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规模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最有成效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零开始,到1992年就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3年又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此后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几名的位置上。研究其发展形势、所暴露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浅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范恒蔚 《经济视角》2006,(12):45-46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基础设施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直接回报率不高等特性,使得基础设施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瓶颈”制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现有基础设施的状况还是难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的市场化,成为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纯公益性项目,由于项目无财务收入,不具备还贷能力,只能由政府无偿投入资金建设;而纯经营性项目,基本不属于政…  相似文献   

3.
提高海外投资效益刍议牛家森,罗云华,李光辉自1979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境外投资开办海外企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在境外总投资已达数百亿美元,在海外设立的企业达一万余家,遍布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企业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应在保证基金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分散化投资,来控制投资工具的风险等级,尤其要控制高风险投资工具所占的比重,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较高回报率。作者提出,除了传统的投资方式外,当前值得重点投资的领域,一是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二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四是购买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和信用良好的企业债券。  相似文献   

5.
庞钊珺  张恒 《经济师》2012,(9):12-13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政策,反映出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政投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强化。而在实践当中,我们应清晰地看到,财政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其中有现阶段财税体系事权下沉、财权上升,二者不相匹配造成地方投入不连续、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利益格局固化的沉疴顽疾,还有项目决策不科学以及建设管理上的相关问题等。文章针对财政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较低效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影响投资建设效率的一些重要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内资项目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丹  孙鸿飞 《经济师》2001,(2):157-158
明确提出采用项目融资模式调动社会投资即民间投资进行内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这无疑是我国内资项目建设的一个极好消息。以少量的国家投资带动大量的私有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既引导私有经济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又能引导民营企业走股份制联合的道路,实现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尽管BOT、TOT等项目融资模式最初是出于扩大吸引外资目的引入我国并得到发展,但1994年泉州刺桐大桥等项目的成功说明项目融资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内资项目建设。这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考虑条件都是具备的。本…  相似文献   

7.
BOT投资机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OT投资机制的理论探讨□冯雪珍一、BOT投资机制的运行效应BOT是80年代后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带资承包方式,BOT涉及的领域一般是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础设施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产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投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是一个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过程。近年来,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中主要就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但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在此背景下,应如何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性,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基础设施投资性质的再认识基础设施作为经济术语,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西方,后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它主要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当前,为抵御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国家宜把中部地区作为这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以收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营造区域热点、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有着大量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居民储蓄已达11万亿元并不断增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储蓄率高达40%,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如何把民间资金调动起来,应是政府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启动民间投资,特别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减少在这方面的政策及行政上的障碍,动用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扩大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这些领域。它们包括: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现状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成就突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所取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力度,投资额大幅度增加。不考虑价格因素,1981~2000年的20年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近61倍,基础设施投资额由1981年的126.7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7850.1…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率的逐步下降,老百姓感觉钱不那么“毛”了,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与此相适应,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取消3年以上定期储蓄保值和调低储蓄存款利率的政策。显然,想通过银行存钱实现保值或增值,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了。于是不少人很自然地想到了扩大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微观机制。基于理论假设,笔者使用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模型检验并比较研究了“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技术复杂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均显著为正,前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后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要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合理的投资模式是保证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如何调整投资模式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世界主要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中得到启示。文章在借鉴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世界主要国家投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五条启示:(1)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较少直接干预;(2)国家投资对交通发展具有关键导向作用;(3)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需要扩大投资来源;(4)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分类管理;(5)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模式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13,(1):91-91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获悉,2012年新疆完成全年重点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年度计划几无悬念。2013年,新疆将重点推进领域将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农牧、节能环保和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等。据新疆发改委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裘品姬预计,2013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缪仕国  蔡笑 《经济地理》2006,26(5):786-791
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1993—2003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其中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加快基础设施领域改革,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2年6月,我国已有海外投资企业6758家,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8年起,香港从大陆吸收直接投资每年都超过了25亿美元,2001年将近50亿美元。德国、美国与新加坡也是中资公司的重要投资去向。美国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兴办非贸易性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到2002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非金融类)为299.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对象。然而,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职能范围、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在认识上的一些偏差,都对民间资本现实投资实践活动和未来投资范围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具有弹性特点。从供给机制看,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既互为补充又互相替代,未来我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将取决于民间资本投资效率和政府投资效率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国家决定试行基本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的制度。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之后,1981年,国家决定扩大试点。在此基础上,1985年,凡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全部将拨款改为贷款。1986年,国家又重新调整了拨款和贷款的范围,一部分项目重新恢复拨款。1988年实行基本建设基金制后,原来的“拨改贷”办法停止使用,实行新的财政投资管理办法。“拨改贷”从试点到停止,历经10年,而真正推行实施“拨改贷”只能在1985年以后共计4年的时间。认真思考总结“拨改贷”的成败,对改进财政投资管理办法,探索新的财政投资管理模式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6,(5):57-71
本文构建了廉洁度、公共投资影响基础设施质量的理论模型,而后分别利用我国省际相关数据和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廉洁度、公共投资在基础设施质量提升中的宏观表现及微观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廉洁度越低,企业越可能采取"以次充优"手段,导致基础设施质量越低;公共投资在廉洁度较高时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质量,而在廉洁度较低时,却会阻碍其发展。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相符,宏观结果表明:较低的廉洁度显著阻碍了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而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廉洁度门槛效应,高廉洁度时公共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而低廉洁度时公共投资显著阻碍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企业微观层面的证据支持上述结果,且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缓慢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