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冉 《中国电业》2007,(5):24-25
伴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而诞生的国家电监会,一开始就致力于电力监管组织体系、电力监管法规体系和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监管能力逐步加强。2007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的高调发布,昭示着电监会监管能力日益增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电力监管必须加强,这是必然规律,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根据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2004年要把区域电力市场基本建设起来,相应的电力监管机构也要建立起来。目前,东北、华东、南方以及华中电力监管机构已经组建,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与此同时,必须以区域电网为中心,做好区域电网的发展规划,建立区域电网发展平台,在区域电网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在电力供需形式仍然偏紧。输变电设备、发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等不利情况下。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取得显著成效。电力监管在法规建设、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与推进。下半年。电监会将继续巩固成果。重点致力于完善市场体系、法规体系和监管组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广西电业》2006,(6):8-8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总监谭荣尧强调,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要借鉴国外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监管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力市场与监管能力建设。国家电监会今天发布谭荣尧日前在“二00六电力市场专题研讨会”上所作的演讲。谭荣尧表示,目前,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5.
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要求在“十五”期间实现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国家电监会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制定《电力监管条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监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7号)文件精神,国务院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授权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而现状是,电监会履行监管职责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根据上述国办发〔2003〕7号文件的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行使行政执法职能。实际上,电监会是行使行政职能的…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31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了“中国电力监管体制建设研讨会”。电监会三位新任副主席亲自到会,中编办和政府有关部门、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能源基金会、普华永道公司以及国内经济、法律和电力专家学者计5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能定位、机构设置、监管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会议紧张有序、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新组建的国家电力监管机构民主、开放和透明的工作作风。关于政监分离问题多数专家认为,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电力监管委员…  相似文献   

8.
赵九斤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1):24-26,28
为了有效实施电力监管,在全国建立监管组织体系是必要的。在总结国内外相关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我国建立电力监管组织体系的两种基本模式——三级垂直模式和五级两段模式,并结合我国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不同模式,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中各级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分配、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并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推荐五级两段模式作为近期监管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贵阳电监办作为国家电监会派驻贵州履行电力监管职能的电力监管机构,在成立之初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寓监管于服务”的监管理念,始终坚持以“服务贵州电力安全和谐发展”为目的,推动贵州电力又好又快发展。“寓监管于服务”客观体现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将“监管”体现在“服务”的过程中,在“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监管”。在电监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阳电监办始终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10.
继东北和华东之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启动建设的第三个区域电力市场——南方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4月9日,国家电监会在广州召开南方电力市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电监会主席柴松岳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主持会议。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南方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