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概述了攀西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开发中的不利条件,分析了目前资源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利用效率偏低、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等该区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该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并重、走集约型深度资源开发道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资源开发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水热充沛,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大宝库;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独具特色,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基地之一,有植物资源7000多种,其中食用植物500多种,药用植物3924种,环保类植物310种,工业用植物2000余种,动物资源1111种,很多野生、半野生的原产品,是可供人类利用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中草药材;环境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3.
湿地之韵     
《林业经济》2013,(20):3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  相似文献   

4.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野生乡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植物园有观赏价值的野生乡土园林植物133种,根据特点将其分为观赏蕨类、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对其中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突出的植物进行重点描述,对该区野生乡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列入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重点扶持的灯盏花、石斛黑节草)、薯蓣、食用菌、南瓜、亚麻、八角等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初见成效。灯盏花野生资源引种驯化与规范化栽培基地建设分别在丘北、文山、砚山3个县建设4个试验示范基地,面积80多亩,产量233公斤。石斛野生资源引种驯化与人工种植基  相似文献   

6.
在对曲阜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曲阜观赏植物资源现状;该区观赏植物资源可分为古树名木、栽培观赏植物和野生观赏植物3种类型,其中野生观赏资源有63科150属236种;对曲阜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片口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对四川省片口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资料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归纳分类,基本掌握了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有野生药用植物567种,隶属于121科317属;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喜 《致富之友》2001,(6):13-13
我国西部地区跨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地貌多样,生态复杂,野生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天然的食品资源,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绝少污染,开发野生食品的前景十分广阔。一、保健饮料的原料在西部黄土高原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具有复杂而独特生境并蕴藏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深海是迄今为止人类探索较少的区域,也是地球上未被人类全面系统认知和广泛开发利用的地理空间。当前资源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深海生物资源更具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且已成为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然而,随着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其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如相关法规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为剖析深海资源养护与管理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而从国际合作角度完善深海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本文将阐述深海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的历史演变,以确保在探讨其所在问题及据此完善的国际合作制度有充分的可靠的事实依据,以此使深海生物资源得以科学的养护与管理,并实现中国开发和利用深海生物资源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其在世界范围内濒危野生动物贸易管制及其资源保护方面意义重大,珊瑚资源作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及经济价的生物资源,一直受到CITES广泛关注,近年热度成升温趋势。本文就我国珊瑚资源分类情况、资源保护情况及CITES公约履约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珊瑚履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在此基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巴塘县是甘孜州和四川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地,拥有丰富的铅锌铜银资源.同时特殊的地质、地理和人文环境又造就了巴塘"高原江南"的美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必加速巴塘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两种资源存在分布区域的重叠性,编制时间的异步性,由此制约了规划的实施.为了协调两种资源合理有序开发,避免两者在法律和操作中的矛盾,采用动态调整区域轮廓的方法实现该县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和谐开发,同时就多种资源开发空间格局和时间序列协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是欠发达山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政府主导模式不可持续、市场主导模式有待健全,提出四川秦巴山区应采用政府与市场结合、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可持续生态补偿模式,设计补偿原则、方式和标准;针对四川秦巴山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提出协调共建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通过建立区际横向补偿机制、完善资源产地补偿机制、强化生产企业环境责任、实行补偿清单式管理等举措,推动实施可持续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3.
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加速了水力资源的开发,四川省占有全国水力资源四分之一的经济可开发量.水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了四川省发展水电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用循环经济原理来指导四川水电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强调 ,在新形势下 ,应从强国富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新时期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作了全面的论述 ,认为地质工作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为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法保护矿产资源和规范开发利用的秩序、为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服务 ;要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要为工业化进程提供足够的矿产地作为物质保障 ;还要为全社会提供相关的公益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水库旅游是水利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决定水库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尤为重要.以湖南酒埠江水库为例,通过对普遍存在的水库水资源量不稳定、不同水资源利用目标冲突、水资源的污染等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探讨了该类问题对水库旅游开发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加强水资源量的管理、强化水质管理、灵活开展旅游建设开发、拓展旅游开发利用资源范围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川西北沙化地区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环境恶化,尤其是土壤沙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川西北沙化地区的生态补偿进行量化,有助于了解当地资源环境现状,对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全面统计该地区主要消费品人均消费量,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依据各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数据,通过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参数测算该地区的人均生态容量。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川西北沙化地区2011~2015年的生态补偿进行了量化。[结果]该地区2011~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1~2015年人均生态容量明显降低。总体来看,该地区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生态状况良好,但生态盈余额逐年减少。[结论]该地区今后需要从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和缓解生态容量降低的趋势入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当地居民的节约意识,努力开发可再生资源,以维持川西北沙化地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顺应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力求打造秦巴山区对于世界与中国的价值地位,就要在了解秦巴山区旅游行业中游客需求、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独有特点、旅游产业的业态及构成,优化秦巴山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协调性,不断开拓绿色循环发展道路,探索绿色支撑体系,以便促成推动秦巴山区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对于实现四川秦巴山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秦巴山区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掌握该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进行了水资源量的平衡分析,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的水资源量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还较低,用水量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还较小,从总量上看还有较大的利用空间;现状条件下,各分区供水量和用水量是平衡,但2020年,各市均存在月可供水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情况,必须采取管理和工程综合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减缓缺水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