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界的乡郊     
邓键一 《沪港经济》2012,(11):72-73
无论跟香港人还是外国人,以至跟香港的政府官员,要介绍香港的乡郊,让他们明白香港的乡郊是怎么一回事,都不容易。困难在于:其一,讲到香港,大部分人理所当然只联想到纸醉金迷的大都会、车水马龙的皇后大道,“香港”二字,跟农村风貌沾不上边;  相似文献   

2.
薇尔 《走向世界》2007,(12):74-75
2005年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出版发行,一个月后随即再版,一年后又推出增订版,中国台湾著名文化评论家龙应台评价这本书为:香港人了解自己必读,外地人了解香港必读的香港论述经典.  相似文献   

3.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荣幸地参与了《香港大辞典》(经济卷)的部分审稿工作。虽然我本人实际参与的份量并不多,但是目睹着这本巨著的酝酿、制作的过程。作者们的详尽的资料、细心的引述,使得我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急切地渴望着该书的面世,因为这本辞典不仅方便内地学者朋友去了解香港,而且有助于香港人了解自己的香港,了解香港的历史与现在,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历程。这是一本客观、平实、详尽介绍香港的很有份量的重要工具书,一本真正具有“香港味”的好辞书。  相似文献   

4.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5.
笔就一百多年来香港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问题作过反复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历史档案的解密,它的内涵显得愈来愈丰富多采。历史的香港和今日的香港是不可以割裂的,多了解历史的香港,才能够更好地解读香港这部“难懂的书”。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9日】要了解房产通胀心理预期如何引发市场行为改变,可参考亚洲各经济体(包括香港及新加坡)在金融风暴前,也就是从1987到1997年资产通胀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卷首語     
《重庆与世界》1996,(1):1-1
明年七月一日收回香港主權,實現寶島與祖國統一,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僅中國人民關注,世界人民也關注! 本刊所肩負的任務,是要把重慶介紹給世界,使重慶走向世界;把世界介紹給重慶,讓重慶進一步了解世界。對于香港回歸阻國這一重大事件,本期特辟出大量篇幅,介紹香港這個地方的地理、歷史和現狀;介紹香港目前的經濟、社會;介紹幾位有代表性的華人企業家。相信會引起讀者的興趣。  相似文献   

8.
2007年深秋时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一连三天赴京述职,成果颇多,堪称圆满。期间,他拜访国家发改委、商务和金融等多个中央部委,谈及多方面的合作。中央领导除了肯定香港一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还着眼于香港未来的发展,向曾荫权面授机宜。胡锦涛主席强调,今后五年是香港特区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区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温家宝总理提议特区政府留意新加坡的经验,未来要着重“创新、知识、人才和环境”四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在任时信誓旦旦,要将香港搞成科技港、中药港,如今香港却成了大中华区的购物港、名牌港。但有一点,香港从1950年代至今未变的是——香港是个造梦港。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6,(5):10-11
随着CEPA的实施和商务部《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规定》政策的出台,香港特区政府和工商界希望更多的内地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赴港营商。为全面、正确地了解香港的营商环境,了解在香港设立公司、利用香港国际商贸平台和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服务,开拓和进人国际市场,为国际间的投资贸易和合作寻求新的机会。省工商联应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邀请,于2006年3月26日-29日组织了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徐冠巨为团长的浙江省企业代表团一行25人赴香港考察访问和研讨。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是香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开展香港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统战工作,要从广交深交朋友目的出发,建立工作渠道;要依靠亲中力量,团结中间人士,争取少数反对派;加强沟通、对话与疏导,加强对后备力量的爱国、爱港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房地产业在近10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香港经济中最具实力的支柱产业,在香港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中占有很大比重。据了解,香港1988~1989年度中,仅卖地收入就占了财政总收入的24.1%,1989~1990年度.卖地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17.3%。  相似文献   

13.
要维持2004年香港经济的持续复苏,最主要的因素是利率。此外,大量香港厂商的市场就在美国。美国经济繁荣,香港厂商就会盈利,从而带动整个香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情人节,也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当然要热烈庆祝一番,如果你和情人正好身在香港,笔者将有一间餐厅介绍。而这间餐厅的好处是美食当前,历史感无限,并能一览香港闻名世界的夜色,维港两岸的醉人灯火能让你这夜倍添浪漫。  相似文献   

15.
陈宪 《沪港经济》2007,(7):12-12
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邻的深圳,当地政府明确提出了“向香港学习”的口号。尽管上海距离香港的物理空间稍远一点,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依法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和政府廉洁守法等方面,上海同样也有许多地方要向香港学习。  相似文献   

16.
继“九七”香港顺利回归之后,“九九”澳门回归已指日可待。与“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不同,世人对澳门了解不多,澳门给许多人的印象仅是一赌城而已,误以为旅游博彩业是澳门唯一的产业。实际上工业、金融保险业及其它服务性行业在澳门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整体份额超...  相似文献   

17.
名流吴光正:要看到有“两个香港”香港名流吴光正,时而语出惊人。再出惊人之语。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他接着说:“你看到的又是哪一个呢?”在谈及香港现时面临的经济困难与出路时,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一个是“面对全世界的香港”,这个香港非常蓬勃,有无限的机会;另一个是“堡垒香港”,漠视外边,守株待兔。他说,他担忧的是只看到后一个香港的人。他话锋一转说,港人要因时调整自己,自我增值,学点普通话,去闯大陆。他说:一觉醒,楼价升了,股价升了,饭来伸手,这支“歌”现时没有了。今时今日再守株待兔已没有出…  相似文献   

18.
境外上市已成为中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03年初,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经有100多家,而要求到境外上市的企业则更多。据了解,仅排队准备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有近1000家。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首先要了解法律的门槛有多高。拟到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两方面的法律规范:一是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上市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具体地说,我国企业在境外主板直接上市要先在国内获得批准,批准的前提条件是:1.上市公司必须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筹资的用途必…  相似文献   

19.
每2秒就有一笔交易发生,每10秒卖出一支口红,每12秒卖出一瓶香水——这不是什么虚拟环境下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速度实实在在的存在于香港著名化妆品连锁超市——莎莎。每一个要到香港去的游客,几乎都会被周围的亲朋好友关照着到了香港要记得到莎莎去买化妆品……人气之旺不光引得同行侧目,其所创造的所谓“莎莎模式”更是成为各大集团效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认识香港、了解香港,是进一步发展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共创90年代两地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香港大辞典》(经济卷),以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为轨迹,以丰富翔实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达到上述目的的高层次工具书。该书的出版,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