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策划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是把它当作某种具体的方法、手段或经验,而没有将它上升为一门科学,相对应的新闻理论国地基本呈现为空白状态。新闻策划的实践迫切需要新闻策划理论的指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蔡贵方的《新闻策划要述》(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问世,意义非同寻常。正如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社长刘向东在本书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新闻策划要述》“既为新闻策划的讨论作了一次归结,又为新闻策划的新一轮的理性思考作了一个发端,还为迫切需要新闻策划理论作指导的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而未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凡失实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的客观事实,凭着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意志去报道“新闻”。就新闻界自身来说,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应辫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轰轰烈烈关注盛大如何强抱“美人归”,新浪如何反“联婚”的时候,由于职业习惯,笔者却十分关注媒体如火如荼的动向背后,悄然隐藏着的静水流深般的东西,关注隐含在这次收购与反收购战背后的一场高手过招式的新闻策划较量,关注挥舞在“盛大VS新浪”收购战背后那柄媒体公关的“无形之剑”。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外宣工作的过程中,精心策划是根本.通过对本地的新闻资源进行大力的发掘,通过良好的新闻策划让新闻做出特色、做出水准,为当地党委与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名企业的谋略策划晓芹策划是谋略的结晶,成功是先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策划已成为企业竞争不可或缺的手段,备受广大企业家的重视。1.IBM“人机大战”的新闻策划。制造新闻,引起新闻界的关注,利用新闻媒体自觉地对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是企业策划的高级形...  相似文献   

6.
赵景文  王爱兰 《经济师》2004,(8):160-160
文章分析了企业新闻策划的概念和特征 ,并探讨了在企业新闻策划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新闻已从过去依附于政治新闻转变为新闻报道的主体,经济新闻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基础新闻.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经济新闻的报道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变化;经济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的变化使经济新闻报道从过去单纯的"经济宣传"中走了出来而表现出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功能诉求主要体现为:传递经济信息,提供决策依据;传播经济知识,剖析经济现象;解读经济政策,推进制度创新;守望经济环境,监督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安剑承 《经济师》2003,(1):270-270
文章分析了企业新闻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就企业应怎样策划新闻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扬 《江南论坛》2003,(5):50-51
近年来新闻界最醒豁的一个事实就是:全国许多地区的报业竞争风起云涌已经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短兵见刃的比拼越来越多而透过报业大战的烟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价格大战”还是“改版风潮”,各家媒体均不约而同地把提高新闻质量的注意力与着力点主要放在了社会新闻这一块:刊载社会新闻的版面扩张了,辟出的社会新闻专栏固定了,着笔社会新闻的品种多了,社会新闻的报道面拓展了,第一时间抢社会新闻的意识和手段更新了,等等。社会新闻受到如此重视以及它在版面结构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似乎前所未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新闻究竟写什么和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2010,(12):61-61
传媒人评点《大策划》一书收录了《华商报》这些年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新闻策划案例,在《华商报》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在《华商报》很多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和策划中,这些案例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回过头来看,正是这无数个沧海一粟的案例构建起了华商的新闻体系,价值观,以及华商文化。——华商传媒集团董事长张富汉  相似文献   

11.
张姝 《经济师》2012,7(3):55-56
新闻导语通常指新闻报道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包括六大新闻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过程和原因.导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新闻中大部分显著的特征都体现在导语中,而且中美文化的差异必然对新闻报道的方式产生影响,因此新闻导语是反映文化特殊性的一面很好的镜子.文章收集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的50篇中国新闻报道和The New York Times,Los Angeles Times,USA Today中的50篇美国新闻报道,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尝试通过探讨六个导语结构要素在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组合方面的特点,揭示其后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二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英语报刊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工作作为新闻工作开展的第一步,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不但影响着新闻的质量,还会影响着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探索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策略,需要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记者具备高素质,还需要能够在采访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下面就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坚持“三贴近”对于强化党报的亲和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价值论的角度论述了媒体热衷于策划的原理,并结合杨丽娟追星事件分析了法律的缺位以及媒体如何补位,最终对媒体在做策划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连丽萍 《大陆桥视野》2013,(18):127-128
县级电视台作为重要的基层新闻宣传与信息交流平台,如何做好新闻选题策划,提升新闻采编质量和电视节目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源于西方的现代新闻学理论,时下还比较流行界分“软新闻”与“硬新闻”。将“经济新闻”,皈依在“硬新闻”范畴。美国前不久曾出版的新闻教科书《印刷媒体的报道》这样定义:通常那些去写人类共同兴趣的新闻报道,它们的主题可能有些不太应时,或者不甚重大,但决不枯燥。主要为愉悦,通告消息并非绝顶重要。它从感情上吸引受众,不以理智上吸引读者为主。而是使读者欢笑,或者悲泣,喜爱或膳恨,嫉妒或遗感。这类新闻,便是“软新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为我国媒体发展带来巨大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无情地将其推向市场。纵观我国整个传媒市场,可谓群雄逐鹿,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一些新闻媒体由于过分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制作宣传虚假新闻、低俗新闻,严重地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令人担忧。媒体应如何规范自己,如何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一、媒体公信力及其重要意义媒体公信力,即媒体被公众信任的程度。在我国,媒体公信力包括两个层面:其一为其“公”,指的是媒体要以国…  相似文献   

18.
李治江 《大陆桥视野》2012,(10):134-135
平民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媒体本位”为“受众本位”,树立受众意识,改变过去那种“你听我说”、“你播我看”的报道方式、用平民化的视角叙述新闻,成为新闻故事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过去的报道中,我们一度忽视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今天我们再次对新闻“故事化”进行探索,就是让我们重新挖掘新闻报道的细节,用新闻故事实现新闻报道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有以下特点:以市民为本位,全方位地幅射都市生活;以生活为轴心,多角度地展示都市经济形态;以服务为目的,适时地满足都市经济生活需要。都市报要真正迈入主流媒体,应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传受互动,打造“整合型媒体”。  相似文献   

20.
国内对经济新闻的定义有"经济事实"说、"经济信息"说和"经济选择"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最新发展较之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定义上更能解释经济的本质.联系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新闻的定义应该是: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