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世界各国为了能够进行经济规模(通常用GDP总量)的国际比较,一般选用相同概念的GDP指标,采用汇率法换算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和用购买力平价(PPP)法剔除各国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进行物量比较。世界银行每年都同时公布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测算的、以美元计价的各国GDP和人均GDP数据,但这两组统计数据差异较大。按两种测算方法得到的我国GDP数据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2008年2月底发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最终结果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终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世界各国价格水平、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的GDP规模和人均GDP等指标,剖析了与以前公布的PPP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表明,2005年PPP比较结果要比以前推算的结果更合理些,但仍存在着一些数据质量问题,应引起注意,要正确理解和使用PPP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产业间、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R&D溢出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行业自身R&D投资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ATFP法得到的生产率数值存在明显的偏误,而LP和DEA法的测算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能够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特区经济》2008,235(8):268-269
采用1992~2005年中国GDP的数据,测算了同期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信息产业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稳定的关系,信息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GDP对信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比较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90年代以来中日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探讨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与中日比较优势变化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机械行业和化工行业,中国相对于日本比较优势的提高是这些行业日本增加对华投资的原因;而在电子和电器机械行业,中国相对于日本比较优势的提高并不是日本增加对华直接投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亚行更新中国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和结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芳东 《世界经济研究》2012,(2):16-20,63,87
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大约每隔5年或6年调查一次,在2005年一轮ICP结束之后,亚洲开发银行应用简缩信息法把中国2005年基准期的购买力平价(PPP)数据更新到2009年。据亚行测算,2009年中国PPP值为1港币等于0.633元人民币,高于2005年的0.606元人民币,相当于汇率的72%。4年间随着价格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币实际购买力有所趋弱,购买力平价与汇率之间差距缩小。本文对亚行更新2009年PPP数据的方法、结果及其问题作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香港《香港经济日报》2005年12月20日】本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将于今天由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本情况,及利用普查数据测算2004年的GDP数据和其对历史数据的修正,随后引来一连串对中国GDP数据的预测,有的更预计中国GDP将因这经济“摸底”而瞬间增加20%,一跃超过意、法、英三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投入产出模型,消除中间投入中进口产品国外CO2排放的影响,计算国内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然后根据现有投入产出表,测算并比较1987年、1997年和2007年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并利用两极分解法对1987~1997年和1997~2007年两个跨期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情况进行结构分解,对比分析效率效应、生产结构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影响;最后立足于行业部门碳排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资本急停预防的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系列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逐渐由交易动机转向危机预防。本文基于Jeanne和Rancière(2006)的跨期模型,根据外汇储备平滑资本急停时国内消费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观点,推导出最适外汇储备占GDP的比例公式,然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的最优水平。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实际外汇储备规模进行统计口径的调整之后再与测算值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在2004年前应对资本急停的外汇储备不足,2004年后开始超额。此外,我们结合资本急停发生时的汇率变动、资本急停发生概率的变化等对模型进行了扩展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本的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1971~2002年间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日元汇率的升值、日本实际GDP的增长与日本制造业的FDI存在正相关关系。日本水平型FDI行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明显;垂直型FDI行业不受汇率波动和GDP水平的影响;以规避贸易壁垒进行的FDI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汇率波动与对外直接投资:1971~2002年的日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日本的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1971~2002年间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日元汇率的升值、日本实际GDP的增长与日本制造业的FDI存在正相关关系。日本水平型FDI行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明显;垂直型FDI行业不受汇率波动和GDP水平的影响;以规避贸易壁垒进行的FDI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2-2007年中国工业及行业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和TFP贡献率的测算与比较发现:TFP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70年代的日本,这种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中国很难具备与70年代的日本相同的能力应对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可能要付出相对较高的增长代价.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23-25
【日本《日本时报》10月24日】最新发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排位表,对82个国家2004年的生活水平进行了比较。令人振奋的是,从2000年到2004年,这82个国家的实际人均GDP平均增长了18.9%。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以这个增长速度,实际人均GDP每16年就将翻一番。  相似文献   

14.
以日本对西欧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额为因变量,将经济规模、出口额、人口、投资环境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引力模型之中,利用引力模型对2008年日本向西欧各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情况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结果显示GDP、出口额、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都能较好地解释日本对西欧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情况。其中GDP、出口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呈正相关关系,人口、人均国民收入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展望中国2004     
《河北经济研究》2004,(2):40-44
国内:对2004年中国GDP的具体增长预测,国内机构和专家并不统一,但预测的范围都在8%~9%之间,绝大多数预测都在8.5%左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根据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索罗增长模型测算: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在9%以上,比实际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2004.年,国民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0484个,合同外资金额745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54.69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1980年至1999年的20年间,中国GDP年  相似文献   

17.
杨莹 《产权导刊》2015,(10):37-40
本文对工商企业的最大债务上限进行了界定,并从偿债均衡的角度提出了对最大债务上限的测算方法。同时解释了将偿债来源作为决定性评级要素,主要是因为企业可用偿债来源的大小直接决定企业债务偿付能力。与其他行业相比,水泥行业更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水泥企业产品比较单一,上下游关系比较清晰,同时对国家产业政策比较敏感。因此本文以水泥行业为例进行最大债务上限的测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环球财经》2014,(11):17-17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将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被第一”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速增长对全球经济能有多大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全面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方法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通过使用1989-2003年日本在中国8个制造业部门的累计直接投资额数据和中日在这8个部门的贸易数据,研究了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日本在华制造业累计直接投资总地来说对中日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我国向日本出口的贡献要大于我国从日本进口的贡献;除纺织行业外日本在华制造业各行业的直接投资存量对各行业的出口和进口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31日是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保准时点。将近一年后,再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国务院第一次经济普查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强说:“此次动用1000万普查员,涉及全国各省市,被国内外称为‘了不起’的普查,迎来了它收获的时节。”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12月20日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介绍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情况,以及利用普查数据测算2004年GDP数据和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正的情况。此次普查结果表明,我国2004年GDP比去年的统计多出了23000亿,超过意大利世界排名第六。一时间,这个新闻引来了中外媒体的普遍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