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内外润滑油公司的实力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润滑油专业公司和即将成立的中国石化润滑油专业公司具有自身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今后两大公司润滑油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改善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环保、节能、长效的抗磨产品,而不仅是扩大生产能力;外国石油公司凭借其品牌和销售网络等在中国的润滑油市场占有很大优势,但其高成本等劣势也不容忽视。在未来中国润滑油市场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之间,国内两大公司和外国石油公司之间都存在着异常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缺乏战略控制力 石油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这是21世纪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石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随着“走出去”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公司遇到了很多风险和困难。我国理论界和一些学者针对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经营具体战略的选择。(2)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3)跨国经营的经营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这三大中国石油公司和bp、壳牌、道达尔、埃尼、艾奎诺、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七大国际石油公司的2011-2020年的储采比,分析变化特征和原因。结果显示:过去10年,中国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油气储采比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尤其是天然气储采比下降幅度更大;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原油储采比相对较低,天然气储采比相对较高;尽管中国石油公司储量资产中油气占比与国际石油公司大致相当,但天然气产量占比显著低于国际石油公司;原油储采比与油价和资本支出保持正相关,资本支出下降和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天然气储采比逐年下降。建议: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石油公司需增加天然气田开发的资本支出,稳定天然气储采比;中国迫切需要加大原油勘探力度和天然气开发力度;中国石油公司应顺应潮流,积极调整业务重心,实现天然气资源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1.中国石油石化竞争实力 我国石油石化业以三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产业核心,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重组改制后增强了竞争实力。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跻身于世界石油大公司行列: 该公司于1999年实施内部重组改制,将优质资产分离成立股份公司,2000年完成上市,融集发展资金28.9亿美元。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中国石油采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分红比例维持在净利润的45%;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采取了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BP、壳牌、道达尔6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均采用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即使遇到油价大幅下跌和公司经营困难,也保持其股利政策.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分红比例处于前列,但主要由母公司获得,因为其母公司持有上市公司60%以上的股份.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每股股利不高;相比之下,国际石油公司的股利水平基本稳定且稍有增长.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股息率处于同业公司的较低水平.在当前不利的外部经营环境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应积极应对低油价带来的经营压力,降本增效,做大可供分配的净利润总额;在遵守监管机构要求、兑现对资本市场承诺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股利政策,兼顾公司扩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和股东收益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去年 11月 ,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使得我国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努力实现建立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目标。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首要的问题是遵循国际规则 ,采用国际标准。这就要求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面向国际 ,尽快与国际接轨。因此 ,制定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就成为当前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所以 ,我们今年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对"入世"后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满英 《国际石油经济》2001,9(12):22-23,37
加入WTO后,我国石油、石化经营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即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和逐步放开分销服务。面对来自国外石油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1)加强长远战略规划研究;(2)加强与中国石化、中海油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寻求双赢良策,同时加强与跨国大型石油公司的合资合作;(3)建设一支精干的专职贸易保护的人员队伍,建立预警系统,运用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及相关国家的行规和技术标准来保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5月14日,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组成的中国石化联合会国际交流和贸易磋商代表团到访印度。访印期间,中国石化联合会(CPCIF)和印度化工理事会(ICC)在孟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促进双方的友谊、活跃两国间化学工业经济活动、协助双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5日至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深圳举办了2006年中国油品市场论坛,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有关官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三大石油公司和证券、期货、外资企业的老总、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这次论坛。论坛展望全球能源形势,分析国内外原油供需状况与价格走势,研究石油市场的发展和石油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油价回升和转型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国外石油公司转型战略和发展策略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国家气候政策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首要因素,投资者是石油公司能源转型重要的内部推动因素,非政府环保组织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变革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方向指引。国际大石油公司是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但是不同类型的石油公司在转型战略和策略的选择上差异较大。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业务链进行低碳化、零碳化变革和负碳化创新,国家石油公司多数仍是能源转型的跟随者和观望者。中国石油公司面临不同的转型环境,既要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也要理性看待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针对中国石油企业降碳减排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石油企业应结合国内和国际减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政策动态     
逐出理顺成品油价格方向已确定;发改委发出天然号化工特急禁令;二甲醚替代燃料行业产品赫准颁布;国家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魏建国解释加工贸易政策微调  相似文献   

16.
17.
政策动态     
国务院批准履约《国家实施计划》,出口关税政策立足“资源类产品宁愿埋在地下”原则,10类纺织品出口将不受配额限制,央行:我国将采用“原油加成本”成品油定价体系,中国开始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20.
政策动态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须登记备案;发改委拟对高能耗行业扩大差别定价范围;八大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力度;水溶性涂料新标准七月施行;国家再次调整出口退税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将提高石油税和其他资源税以抑制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