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政部发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与金融行业相关的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全面梳理了衍生金融工具、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规则,规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2017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准则拓宽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取消套期有效性评估的量化指标和回顾性评价评价要求,引入再平衡机制,对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进行相关规定.文章就新准则中相关规定的修改部分与2006年《套期保值准则》进行对比,旨在对套期保值的实务操作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崔玉洁 《金融会计》2007,(11):23-2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在系统内广泛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准则,《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4.
套期保值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已经专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然而,在实务中如何有效贯彻实施该准则却面临众多的问题。本文对套期保值会计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对进一步完善该准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性质复杂,本质上是合同,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无论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就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金融会计准则弥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与金融危机相伴而来的巨大冲击之一,是国航、东航等公司暴露的套期保值巨额浮亏(或部分实际亏损)。套期的核心目标是保值,为什么反而会出现巨额的亏损呢?这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企业会计准则25号——套期保值》(以下简称《套期准则》)作用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新近出台的金融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新准则:推进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几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确认和计量,金融工…  相似文献   

9.
2006年,财政部颁布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文章探讨了新旧准则的不同之处和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专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不管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都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这四项准则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金融会计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外资金融机构不断涌入,衍生出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场竞争激烈和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我国财政部紧跟国际套期会计准则变化发布全新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中,针对企业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崔玉洁 《金融会计》2007,(11):23-2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在系统内广泛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较大。商业银行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总体上看使其管理和核算更加科学化,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变更。从目前状况来说,我国涉及套期保值的企业在会计处理上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此次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发布,为参与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提供了一个指引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唐文 《会计师》2010,(12):26-27
<正>2006年2月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第24号是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对套期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做了系统全面的规定。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用了一步到位的策略,直接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实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套期保值准则的出台,对规范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可比性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会计主体质量方面也和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0月财政部于颁布《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字[1997]51号),对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场内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会计处理予以初步规范。2004年7月财政部于发布《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业务会计核算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明确提出将金融工具划分成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并就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规范。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够具体,而且准则内容在理解上存在很多难点,但随着市场发育以及企业风险意识增强,近年来我国商贸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越来越常见,文章结合商贸企业实际案例就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具体核算进行研究,旨在为商贸企业提供一套可供参考操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会计的核算规定较为原则,且门槛过高,难以满足企业实际操作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就套期保值准则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修订建议展开论述,以期企业会计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套期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赵洪霞 《时代金融》2012,(24):41+87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是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该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企业用好套期保值工具,可以锁定利润,降低风险。而且随着期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赵洪霞 《云南金融》2012,(8X):41-41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是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该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企业用好套期保值工具,可以锁定利润,降低风险。而且随着期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套期保值业务引起越来越多企业领导层的关注。2006年2月5日制定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版《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和金融负债的范畴内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套期保值定义,明确了套期会计的适用条件,提高了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我们可以更多通过财务分析来了解套期保值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水福 《浙江金融》2006,(10):25-26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4项准则对银行业影响较大,本文试图通过对实施这纛准则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以及银行业实施新准则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提出我国银行业应对新准则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