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曾被誉为创富传奇,他曾是湖北首富,他曾被看作是民营航空的希望,但如今,他却沦为阶下之囚,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2.
江宜仁 《大众商务》2006,(12):47-47
叶志浩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企业家,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当笔者采访他,问其成功的秘诀时,他坦率地告诉我,是细节助他成功。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在生活,以及与人相处,他都非常注重细节。  相似文献   

3.
赵雍先生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山东汉子。他高高的个子,举止豪爽又文质彬彬,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山东大汉形象完全不同。他是濮阳市以至河南省书画界的“形象大使”。这是我过去对赵雍先生的初步印象。今年夏秋两季,我陪老妻到濮阳医院医治耳疾,赵雍先生多次去看望我,他还拿他新近画的画让我提意见,交往越来越多,对他的为人和他的书画艺术也由熟悉到钦佩。今天,赵雍先生拿来他书画作品集的出稿征求意见,藉此赘语几句。  相似文献   

4.
平民笑星     
《企业家天地》2004,(9):20-21
他是一位从市场里冲出来的相声界“黑马”,他是饮誉全国南派相声的领军人物,他是从歌厅里走出来的相声演员,曾有人出1万元看他一个相声段子,他就是平民笑星奇志。大家都以为奇志是湖南人,其实他是地道的沈阳人,他生在沈阳、长在沈阳,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可怎么就变成了南方笑星了呢?原来奇志当兵到部队,后来当了长沙的上门女媚,到了湖南后开始说相声,由于他成名在湖南,所以人们都以为他是南方笑星了。  相似文献   

5.
德鲁克关于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思想几乎涉及他的所有著作,因为这是他对“人的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思想是他近半个世纪思想沉淀的结晶,也是他晚年最为关切的问题。整理该思想,将其系统化、条理化,是本文写作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爱心如细发     
余毛毛 《新智慧》2007,(11):I0011
他是一个倒霉的男人,倒霉到刚装修好这套准备用来结婚的房子,但却没了结婚的对象,他的未婚妻跟别人走了。所以这套房子不再是他向往的爱巢.而成了囚禁他感情的监狱.他急于卖掉这套房子。  相似文献   

7.
案例陈述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少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处事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到点了。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原本9点的活动,他却说9:30,经过核查,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  相似文献   

8.
王君是北京某公司的老总。他原来是江西某师专的一个学生,毕业后。分配在一个乡里当老师。一年后.他辞职带上200元钱来到北京某民营公司打工。因为他头脑灵活,能力较强,跑业务赚到了5万元钱。他是个不甘心一辈子打工的人。他决心独闯世界,让这5万元像原子一样产生裂变。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他经营的是自己的企业。过去,凭着自己的年轻、机智、经营有方,他的企业运行顺利,为他带来了滚滚的财富,他因此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别墅和汽车。  相似文献   

10.
王文婷 《大众商务》2006,(8S):34-34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帮助他?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进一步为他着想?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关心他?[编按]  相似文献   

11.
王贞虎 《全国商情》2007,(11):88-88
他是个新加坡侨民,拥有上亿的资产。提到他的大名,家乡人无不自豪,因为家乡是个穷村,至今村民食不果腹。 有一天,传来他回乡的消息,村民们欢欣鼓舞。然而他回乡后,村民却大失所望。按照常理,久未返乡的游子在外发了财,回乡后总该为家乡人“打点打点”,可他没有,30多年未见面,连家乡他惟一的亲人——堂兄,向他“借”点钱建房他都一口回绝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看看大片娱乐一下,偶尔打打球”,这是程兆荣平时的放松方式,而在大部分时间,工作就是他的全部。我想“火人”或者“飞人”更适合描述他平时的生活状态,对于天天都忙着带团队的他来说,火车和飞机才是他真正放松休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王强  乔军 《新智慧》2006,(12):45-46
他用400元资本起家,赚取了100万元的财富。 他23岁,热情大方,做事千练,年轻有为。 他是众多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的财富榜样,他又像广大投资者的“天使”他是谁? 他就是声震全国,闻名文具业的卡通文具大王顿天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新智慧》2007,(12):81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相传在塾馆求学时,他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才华,塾师见他聪明伶俐,便格外关注起他来。  相似文献   

15.
陶维孔今年四十二岁,是浏阳市澄潭江镇四伙棚煤矿的矿长。他的爷爷是烈士,父亲是浏阳第一批义务兵,受父辈的影响,1980年,他也穿上军装迈进了军营。也许是部队铁的纪律,练就了他铁的意志,那股不屈不挠、自强奋进的个性,一直渗透到他的生活和事业中。  相似文献   

16.
李乐 《大众商务》2008,(11):32-33
孙卓伟名片上的称谓是北京华工科贸集团的总经理,但他却告诉记者,他几乎是北京拥有最多体育场馆的“老板”。当然,他手里的“体育场”与鸟巢、水立方没法相提并论,他的体育场,更多的是由工厂厂房改建而来的“群众体育运动场所”。  相似文献   

17.
魏信德 《新智慧》2005,(8):I0006-I0006
郑板桥是清代开创了一代独特风格的书画大家,特别是他的字,最受当时文人墨客的推崇。但他特别廉虚,从不炫耀,有一个他题字不留字的故事,特别能说明他谦虚的美德。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8,(7):85
197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82岁寿辰,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生日。在这一天,一位远道而来客人给他祝了一回寿。然而,客人带给他的消息却使他不高兴,甚至愤怒。那天,西柏坡村老支书的女儿,小名叫小樱的农村妇女,一大早就代表她父亲来给毛泽东送礼。  相似文献   

19.
刘洪 《大众商务》2007,(2):55-55
新疆奇台县有一个生意人,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把他称之为“老广”。人们之所以称他为“老广”,原因有三:一是他为人厚道,结交很广;二是他从不与人计较,胸怀宽广;三是他来自广东,对“老广”的称呼,他很高兴,干脆把自己的商店也起名为“广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郭梓林 《新智慧》2005,(14):41-41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不久。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化氛围实在太差,而他不适应权力斗争。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在家里等着原来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