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在均值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一定的加强。实证检验证明,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的假设只在长期内存在,而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失调和波动,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只是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产市场上高估;产品市场上实际汇率长期波动主要源自相对供给冲击,资产市场上短期波动则主要来自自身调整机制和相对货币供给冲击。政策含义表明:资本账户保持一定管制降低了风险溢价,允许决策者调整短期实际汇率波动,扩大波动幅度减缓汇率升值预期,消除资产市场上短期失调;长期波动决定因素使得决策者只能以产品市场长期均衡汇率为升值目标汇率,在需求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供给管理政策实现内外经济均衡。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民币汇率有利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根据已有的研究构造了一个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贵的影响模型,并利GARCH模型对汇率的波动剧烈度进行了估计。并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外育直接投资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从短期来看两之间缺乏显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4.
周建  赵琳 《财经研究》2016,(2):85-96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件(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值)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结合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人民币贬值和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降低都能够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结论,本文分别用汇率变化的“相对生产成本效应”和笔者提出的“成本反应弹性效应”进行了解释。并且笔者认为,在当前人民币贬值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的流入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为扩大我国利用汇率杠杆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缓解“热钱”流入的压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汇率波动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6.
王衍磊 《时代经贸》2012,(8):183-184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日益复杂,汇率波动频繁,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正稳步推进,并向市场化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已成常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汇率波动风险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日益复杂,汇率波动频繁,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正稳步推进,并向市场化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已成常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汇率波动风险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动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199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GARCH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以及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各分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及汇率错位对不同分类产品的影响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因产品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分类产品出口短期内均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货币当局在关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同时,应进一步减少汇率波动及错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GARCH模型和GJR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日收益率的汇率波动率建模,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日收益率存在波动率聚集、"新息"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考验。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过程中,汇率风险的管理相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谢赤  岳汉奇 《经济评论》2012,(4):135-144
长记忆性研究一直是金融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过去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本市场。汇率收益率的长记忆性将影响外汇市场的有效性,汇率收益波动率的长记忆性则可能对汇率风险及汇率未来变化产生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欧元兑美元汇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重标极差分析法、重标方差分析法及小波方差分析法分别考察它们的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序列的长记忆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存在长记忆性,而欧元汇率收益率不存在长记忆性;两种汇率收益波动率都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特征,但人民币汇率收益波动率的非周期循环天数长于欧元汇率收益波动率。结论说明了欧元汇率发展的成熟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相对低效,并为追踪汇市行为特征及制定外汇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分别从总体和分行业的角度,探讨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汇率波动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对中美两国之间总体和分行业贸易收支差额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意味着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中国政府都无法通过汇率操纵来达到扩大中美贸易收支顺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汇率、利率及股价是金融市场中三种重要的资产价格,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将汇率、利率与股价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于2012年4月16日至2016年4月25日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利差变动与汇率变动和股价变动两个变量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汇率变动与股价变动之间虽然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方差分解的结果却表明,一方引致另一方波动的解释能力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并没有对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产生实质性影响。该文从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完善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信号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梅 《当代财经》2007,(2):91-95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的经济运行数据,利用AR-GARCH模型拟合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模型,计量分析了经济增长率、汇率水平以及汇率波动幅度对于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与汇率水平对FDI影响较大,而短期的FDI主要受汇率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11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触及跌停。笔者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短期波动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触及跌停凸显汇率机制缺陷。一、人民币并未出现贬值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行波动,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