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它与正式组织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把聚焦点都放在了正式组织上,对非正式组织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非正式组织问题的提出、特征、影响等问题分别给予阐述并得出,要正确地对待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正式组织而生的,它对组织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正式组织不同的是正式组织更多的是正式契约的结合体,而非正式组织则是心理契约的结合体。通过借鉴双S立体文化模型,将非正式组织按社会性和团结性维度进行分类,讨论心理契约与不同类型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希望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有一点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正式组织而生的,它对组织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正式组织不同的是正式组织更多的是正式契约的结合体,而非正式组织则是心理契约的结合体。通过借鉴双S立体文化模型,将非正式组织按社会性和团结性维度进行分类,讨论心理契约与不同类型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希望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有一点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妮 《商场现代化》2012,(31):98-99
非正式组织伴随正式组织的运转产生,是企业中的客观存在。同时,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运作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影响。因此,研究非正式组织存在哪些特征,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了解和认识,企业才能更好地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梅奥等人从霍桑试验中意外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起,对于非正式组织对其所在的正式组织造成的影响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与正式组织特征比较中,浅议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6.
权威包括正式权成和非正式权威,人们通常重视正式权威的存在,而忽视组织中管理者非正式权威对其权力的有效实施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非正式权威的定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管理者忽略非正式权威产生的问题,并探讨了管理者如何树立非正式权威从而使自己的命令得到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7.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文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商场现代化》2006,(13):59-60
本文通过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分析,指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可通过文化进行协调。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两类,主要是利益冲突和情感伤害。通过正式组织文化和非正式组织文化之间的协调,可以使这两种冲突化解,从而使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达到平衡状态,两者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立芳 《消费导刊》2009,(15):111-111
行政领导者对非正式组织要进行科学管理,要尽可能地克服其负向作用,发挥其正向作用,最终顺利实现预期的行政目标。具体地应重视对非正式组织领导者的引导工作;增强正式组织吸引力;抑制人情对公务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领导理论与非正式组织理论,阐述了正式组织的领导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正式组织的领导成为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途径,从而论述了领导者在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组织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存在。所谓非正式群体,简言之,是指由于组织成员的人际交往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群体。一般而言,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既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也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阻碍效应。本文旨在通过这两种效应的分析,指出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基础,为企业管理者的人本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解释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民营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普遍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非正式组织紧密化程度的不同、非正式组织成员交往中角色符号家庭化、非正式组织的负面影响明显等特点,充分反映出了我国现阶段民警企业的制度缺陷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的直接影响.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制度缺陷,是非正式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民营企业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企业中正式组织的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它的研究,努力协调好企业与它的关系,使占统治地位的企业正式组织伴随着健康发展的非正式组织共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其对公共部门管理带来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把集群分解开来,研究其内部企业的微观效率和竞争优势,或者从整体上考察其对所在区域空间的经济意义,这是不够的。本文将中小企业集群视为一个完整的、却“无正式管理的整体性组织”,从整体上认识其组织结构,并讨论其本身的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协同创新日益成为新产品开发活动的主流范式。据此探讨协同创新中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控制治理机制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内正式控制和组织间信任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而组织内专业控制和组织间合同控制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和组织间控制之间的互动效应显著提升了新产品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组织是区别于正式组织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具有不固定性,覆盖面广,且凝聚力强等特点,在行政组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管理得当,非正式组织会发挥积极作用,对提高行政效率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反之,则发挥着消极作用,阻碍行政组织高效有序地运行。因此,采取合适的方法对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使其与行政组织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组织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关于组织能力分析的有用思路.企业社会资本为动员和利用企业内外的资源、弥补正式制度缺失、组织知识创造提供了便利.本文从上述方面论述说明企业社会资本对促进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能力提高的贡献,并提出其对现代中国企业组织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茜 《消费导刊》2009,(4):218-218
本文试图分别从人格与正式组织的特质出发,试图运用个人组织匹配推导出正式组织中存在组织人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于2月20日至22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特许委员会年会上传出好消息 ,这个世界特许领域的权威组织正式吸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为其正式会员。国际特许委员在1999年的年会上就曾针对中国成为其成员国的具体事宜进行过讨论。此次正式吸收中国为其成员国无疑对促进中国特许经营事业的发展 ,更多的借鉴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际特许委员会吸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正式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的划分。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它的产生并非经由法定程序,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特定的目的,因此往往被领导者所忽视,但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不可小觑。在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组织内部的和谐,不仅体现在领导者对正式组织和机构的有效管理,使相关机构和人员密切配合、沟通协调、目标一致,以实现组织目标,而且体现在领导者能否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