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大创造性、突破性、交融性、创新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决定了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面对技术创新战略协同性不强、产业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和创新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应推进科技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增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性;完善创新责任与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加强产学研合作公共服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守护者;知识产权共享不但存在于知识产权人之间,更体现在公共利益的享有者中;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知识产品所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调整、协调、平衡,维护各种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从而达到有效配置权利和义务的目的;协同创新战略中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的国内视角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私人利益即知识产权人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第二层面是私人利益即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载体。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在对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了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的内涵,探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发展的困境,并借鉴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经验,从多元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3个角度提出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易婷婷  赵文慧 《科技和产业》2021,21(11):269-274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来看,以标准化战略促进创新的主要机制性梗阻为切入点,基于系统内各要素及规则制度的互动关系,构建标准化战略助力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厘清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面对知识流的转化梗阻,构建标准化知识链牵引创新主体联动,以实现知识共创过程的自组织演化;面对资源流的匹配梗阻,布局标准化平台带动创新资源流通,为产业技术研发的多样性共生提供基础;面对政策流的扩散梗阻,供给标准化制度促进创新环境协同,面向各主体间价值创造的开放式协同.  相似文献   

5.
李璇 《辽宁经济》2022,(9):38-4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技术渗透、素质培育以及组织创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当前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存在利益联结松散、组织支撑不强、产业协同不足以及服务体系滞后等困境,阻碍了农村产业融合多重效应的发挥,需要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微观经营主体、发挥产业协同乘数效应以及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路径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知识管理活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文章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构建了知识吸收和知识整合组织学习模式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突出了性别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差异,并借助Smart PLS完成了对436份物流等相关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协同对企业自身的知识吸收和知识整合有显著效力,隐性知识共享对知识吸收和知识整合的影响大于显性知识共享,知识吸收仅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效力,而知识整合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效力;在知识协同、知识共享、知识吸收、知识整合推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男女性别差异显著,从知识管理视角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男女有别。  相似文献   

7.
<正>“长三院”高水平集聚创新资源、高质量转化创新成果、高效率协同创新要素,为新型创新平台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实践样板新型创新平台是高端创新要素汇聚的引力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引擎,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动能。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框架下,新型创新平台发挥市场化运作的制度优势,协同各创新主体,通过社会价值与商业利润的均衡性融合,创造性推进“共创—共享—共益”,为实现共同富裕“输血造血”。  相似文献   

8.
在践行"两山理论"和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广东台山中国农业公园为例,从分析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着手,构建"动力—运行—互动"三维机制来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提出着力构建政策传导机制、多元化产业融合创新、生产与供给消费主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协同合作交流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平台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从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朱军  张文忠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27-130
在职业人才培养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阶段下,高职院校如何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对目前高职产业学院现行问题的剖析,以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了产业学院组织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产业学院实现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单一高职院校资源有限,无法独立承担满足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责,必须构建一个协同共生的产教融合平台,以满足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求。文章阐述了产业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时,应综合考虑组织构架、共享机制、运行效率等因素,着重在校企合作多主体协同机制、循数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开展创新,有效整合校企资源,打通产、学、研、创各个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要内容之一,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从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模型出发,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机制、过程协同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机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过程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践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核心,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战略合作功能区之一,具备自身的优势。本文提出滨海新区应从加强产业对接合作,促进全国先进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合作,促进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加快建设;加强社会领域合作,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3个方面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构建了由经济要素持有者(企业)、科技要素持有者(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要素持有者(供应商、ODM/OEM)等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阐述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的主要合作模式,以及面向合作对象的利益协调机制,并结合案例企业的四个典型创新项目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多要素持有者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及其商品化;建立系统的、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审视技术绩效水平并寻找解决路径,辅以利益协调机制可以调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差异问题,进而改善技术创新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14.
肖冰果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27-130
创新协同网络组织通过优势互补协作创新,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其产出和转化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共享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程度。研究表明:知识共享的前提是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影响创新协同组织间信任的因素包括成员声誉、品牌影响力、结构保证、专有资产投资、沟通和兼容性。而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不仅能促进知识共享,还能正向影响合作绩效以及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鹏  罗福周 《改革与战略》2013,(12):117-119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等基本理论,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在剖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体、基础机制,并在知识创新动态性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包括知识找寻与获取、知识传递与扩散、知识引进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四阶段路径模型。以知识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成长提供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首都经济》2014,(9):11-12
京津冀签署协同创新框架协议 8月1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管理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并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据介绍,京津冀三地下一步还将在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深入开展实质性合作,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一体化、生态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协同创新、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创新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在此环境下,基于成果信息共享服务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利用有效的协同创新可以使社会中的几大主体建立紧密联系,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提升人员素养,实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研究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上,针对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服务自身特点,对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校联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区域联合基金的设立对于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经济保障。通过分析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和运行战略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3个维度,阐述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战略和产业战略,以及从环境协同、项目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辐射和一体化集群5个方面对其运行战略进行研究,为成渝高校联盟依托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开展成渝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创新理论跟踪研究中山大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发现地方政府是创新性软环境的主要推动力,为实现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大涌与周边镇构建区域发展联盟,从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整合资源,共同构建一个协同型发展的创新软环境,建立"新鲜产业空气",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