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进  张慧聪 《欧亚经济》2023,(5):56-75+125-126
乌兹别克斯坦的贫困问题与经济转轨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独立初期该国经济一度陷入缓慢发展阶段,加之转轨后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贫困问题开始成为社会问题。乌兹别克斯坦的贫困问题具有典型的人群分层特征、地域差别特征并与失业率正相关。自米尔济约耶夫执政以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减贫战略和减贫政策,主要从经济改革入手,努力增加就业,抹平收入分配鸿沟并在社会福利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和社会救济,贫困状况正在得到有效改善。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全球减贫合作框架内,减贫国际合作也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参与减贫国际合作,加入了一系列减贫国际机制,以此推动国家减贫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合理评估“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对回应外界质疑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时空估计策略回归分析中国援助项目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多维贫困的影响,发现中国援助总体有效降低了附近居民贫困程度。机制分析表明,中国援助不仅能够通过调整居民就业结构,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表现增加居民收入,还能通过提高公共资源可获得性改善居民福利水平。进一步地,当地受援强度、项目类型、受援国政府治理和自生能力差异均使援助减贫效应产生异质性。本研究推进了对中国援助有效性的认识,为进一步优化中非国际发展合作机制以提高援助减贫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亿多人口成功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的贫困状况呈现出新的态势,正处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共存的一个双重性阶段。云南迪庆藏区作为云南省藏族居民聚居的重要区域,其贫困状况充分体现了这一双重性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坚持经济发展,脱贫在前,推动经济建设和精准脱贫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云南迪庆藏区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既然如此,这一重大贡献到底是哪些?本文试图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视域中探索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消除中国的绝对贫困、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本、积极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实践的重大贡献;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既是对西方反贫困理论的颠覆,也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新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困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与中国邻近、中等收入水平以及与中国双边互信程度高的沿线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就业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挥减贫效应的重要影响渠道。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外国直接投资减贫效应的研究,同时为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以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减贫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13,(19):F0002-F0002
为纪念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为世界各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经验提供交流平台,“2013全球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于10月17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bhijit V.Banerjee和Esther Duflo最近出版的《穷人经济学:关于对抗全球贫困的激进再思考》一书。该书以上百个公共项目和政策的影响评估为基础,在减贫和发展哲学、穷人的行为特征和所处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以及与发展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治理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均做出独到的分析,就怎样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提出富有洞察力的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可以从该书中就如何增强减贫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诸多启迪。同时,阅读该书对了解发展经济学前沿课题,掌握国际减贫发展的动向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老挝的贫困问题不仅是其本国要务,而且与中国"走出去"跨国合作和减贫项目及其影响相关。老挝的贫困既有深刻的经济原因,更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呈现出"贫困主体以农村为主,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区域性贫困明显,北部贫困率较高,同一区域内阶层性结构性贫困明显"的特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面向老挝减贫政策对接,必须重视选择对减贫贡献率高、影响深远的跨国农业项目,发挥参与主体和宣传媒介的积极作用,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尊重对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深化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沟通,达成可持续性互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多维贫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6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A-F 测度方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分解,着重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农户家庭住房、生活燃料、受教育年限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财产性收入、受教育年限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大,在农户脱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农户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显著,而且在高维贫困上的减贫效应更大,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级特征等也都对多维贫困产生影响。因此,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贯彻落实“互联网+”扶贫政策,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农户的“能力贫困”问题,有助于实现贫困户脱贫及脱贫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2014年开始推动PPP改革以来,PPP政策框架已经形成,项目实施初见成效,PPP项目融资模式已经成为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基础设施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更是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PPP模式为深化体制改革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为全球增长动能、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22,(19):57-58
<正>自去年以来,象山县立足海洋渔业区域特色,把渔业安全治理的实战实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平台+大脑”支撑,着力打造“数字孪生渔港”项目,努力构建渔业安全治理全国性行业标准。该项目不仅破解了传统信息化手段下无法解决的渔业安全治理“看不见”“分不清”“管不好”等一系列难题,还实现了多项技术理论、算法模型和制度成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他为全球减贫事业以及中国自身消除贫困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具有全球视野、博大精深,是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和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武器、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发展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生活、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网统管”作为破解城市发展瓶颈、转变城市传统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建设新热点。本文以近三年采招网“一网统管”中标项目的统计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自“一网统管”提出以来的发展特点和态势,并结合先进地方经验,提出推进“一网统管”建设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各地探索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0月17日,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主办的“2011全球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今日在京隆重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政府官员、决策者、发展问题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减贫。国务院副总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与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HelenClark)女士出席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国际消除贫困日,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和联合国驻华系统,从2007年起,在每年的10月17日举办国际减贫与发展论坛。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改善民生与促进可持续减贫”。其目的在于关注目前的发展挑战,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改善民生,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值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作为藏区发展的前沿地带,农耕藏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对于该地区的贫困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对农耕藏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案例研究发现,藏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农耕藏区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在城市非正规部门,从事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摊经商活动,并获得了明显的减贫效益。然而,农耕藏区生态环境脆弱,可利用资源匮乏,公共服务设施差,人力资本水平低,留村居民和转移劳动力均面临巨大发展困难。作为新阶段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农耕藏区贫困治理需要创新扶贫机制,以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提升其服务水平为重点,对贫困村民和转移劳动力实施综合性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提高减贫质量对我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守住脱贫成果至关重要。金融普惠作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否有助于提高减贫质量仍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从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金融普惠对我国农村减贫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可以同时降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并且对多维贫困问题严重的农村家庭有更大的作用;区分不同贫困和不同金融服务发现,金融普惠可以显著降低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及生活质量贫困,对健康贫困的影响则不显著;银行营业网点与金融服务点渗透、以及储蓄、贷款、保险及数字金融服务使用可以提高减贫质量,而其他金融机构渗透、信用卡使用及银行服务评价的作用相对有限。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金融普惠减贫质量效应的环境条件,发现村庄市场及制度环境和家庭需求环境改善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普惠的积极作用,相反则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最后,文章检验了金融普惠的影响机制,发现促进农村家庭人力与物质资本积累、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文章结论为我国提高减贫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工具,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实现...  相似文献   

20.
合作性世界秩序:欧盟的全球治理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共体 (欧盟 )在一体化的实践中 ,始终禀承以合作和互谅的精神寻求联合 ,使一种新的合作文化得以产生。欧洲人认同这种新的文化 ,并信任其在国际事务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基础 ,欧盟主张通过非军事的 ,特别是社会经济手段以及法律化和规则化机制化解冲突 ,实现多国合作 ,认为这是积极转向国际稳定政策的重要前提 ,从而形成了欧盟的全球治理构想———合作性世界秩序。它倡导多边主义 ,尊重全球制度 ,承认文化多样性 ,与“新帝国主义”战略有明显区别 ,然而 ,二者在本质上却差别不大。合作性世界秩序体现的是一种规则霸权 ,但仍为发展中国家问题的解决或至少缓解提供了合乎现实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