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以旅大租借地作为其在中国大陆上扩大侵略的桥头堡,而且以“铁路附属地”名义深入辽、吉二省,在南满、安奉两路沿线强行制造了一个殖民地,就如同旅大租借地延伸到东北腹地一样。这个绵延上千公里的满铁“附属地”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侵略的基地,而且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经济扩张的重要基地。1907年4月1日满铁开业时,在从日本陆军手中接收铁路和煤矿的同时,也接收了铁路沿线的大量土地。其中既有原东省铁路  相似文献   

2.
一战时期,依照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借款”政策,王子制纸通过借款给吉林省政府的方式,创立中日合办的华森制材公司,顺利获取吉林濛江县森林利权。华森制材公司创立后,因设卡征收山价和林界纠纷,先后与日本主导的鸭绿江采木公司和大仓财团名下的丰材公司产生冲突,显示了日本殖民体制的内部矛盾。一战结束后,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与中国反日运动的影响,日本在东北的林业公司经营困难,所以王子制纸和大仓财团携手合作、改组华森制材公司,并以共荣起业株式会社的名义,联合旗下其他木材企业,统一经营吉林省林业,借以强化日本林业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争夺林场权的力量,成为日本用经济手段侵略中国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以这一事变为开端的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它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日本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半个世纪前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妄图在三个月内实现其蓄谋已久的“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由于蒋介石政府推行消极抵抗、积极反共的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土地。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将我国东北变成立的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历史不能忘记,特别是在今天,国际上仍有那么一些人在竭力掩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罪行,制造谎言,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的谬论。低毁中国人民正义的抗已斗争。本文就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原因作以下剖析,旨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一、日本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笼.导致日本国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186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降临了日本这个资源贫脊的岛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而向外侵略扩张便成了明治政府对外政策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日本主义”是日本1890年代初兴起,在1900年前后盛极一时的一种国家主义社会思潮。它的出现和盛行,突出地反映了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深入分析“日本主义”的实质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近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形成期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舆论动向,究明近代日本向外扩张侵略政策的社会思想根源。这对于进一步探讨战后日本几十年来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攫取中国东北部分铁路特权后,即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同时依托“满铁”开设大和旅馆,并资助其他旅馆,扩大日本旅馆的覆盖范围.日本利用开设旅馆这种隐秘的手段在中国人中传播“大和精神”、宣传“大东亚共荣”思想,妄图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使中国东北人民接受日本的统治,进而达到侵略整个中国的野心.这种隐秘手段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军票流入黑龙江到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实现对黑龙江的货币统制,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货币主权的侵略不断加深,给黑龙江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银行为工具对外进行经济扩张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地区中华儿女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在这场民族战争中,女性并没有被排除在战争和政治活动之外,她们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国洪流的真正原因是民族危亡的国情、中国封建制度之压迫、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中女权主义的传播以及女性个人情感等诸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赵颖 《中国经贸》2005,(7):i0022-i0023
老虎滩头,远望大连这个美好的城市,想想1899年的时候,俄国人给大连起的名字是“达里尼”,其实来自于中国人对于这个美丽港口——大连湾的谐音。大连在近代历史上长期遭受俄、日帝国主义的侵略蹂躏,原因还是因为这个美丽的港口。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竞争铁路建筑权益,经常取作它们侵略压迫中国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们挟持中国政府,通过有名有实或无名有实的方式,直接、间接控制经营中国铁路,加速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铁路这种运输工具,在当年,不只是对中国近代政治(包括军事、外交)、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而且对远东国际关系等,都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中国近代铁路问题,从一开始,即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发表的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的论著,数逾五百种。研究的重点,远的不论,单就最近四十年间说,呈现这么一个迹象:在头一二十年中侧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活动由来已久,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就在关东州境内实施过移民,但因移民人数不多。且活动范围仅限于关东州内,故并没有对整个东北的农业经济带来多大影响。“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于是,多年来的悬案“土地商租权”等问题已不再构成对日本移民的束缚,日本可以肆无忌  相似文献   

12.
教会学校是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它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教会学校在西方竞技运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作贡献的阐述,从而肯定了教会学校在促进西方竞技运动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会学校是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它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教会学校在西方竞技运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作贡献的阐述.从而肯定了教会学校在促进西方竞技运动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3,(10):10-11
于光远1915年7月5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和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转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三年级。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蹂躏,于光远放弃了成为一个大物理学家的梦想,参加了1935年底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继而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投身到抗日救亡的事业中,1937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开始了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资料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18日至21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东北三省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及中日关系史研究工作者。七位日本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会议期间,中外学者畅所欲言,就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以及战后中日关系与日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地讨论。它既是对近两年来我国中日关系史研究成果的检阅,同时也是对中日关系史研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的事.近来很闹。国外是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内容曝光引发的批判浪潮。“与日本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比.新历史教科书更加严重地歪曲历史,试图使日本在上世纪对亚洲国家的帝国主义侵略合法化。”韩国民众在日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示威,焚烧仿制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俄文系列图书暨东北田野考察报告作为俄国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文献,也成为日本侵略东北时期重点收集的资料之一。“满铁”图书馆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情报搜集与政策研究中心,也是20世纪前半期世界上最大情报文献资料库之一。“满铁”注重俄文图书的收集,其中,中国问题研究图书占比约三分之一,而在中国问题研究图书中尤以历史、地理类书籍为主,该类图书聚焦中国东北经济、地理、铁路等问题研究,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将当时俄国人对我国东北问题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外学界,对于学者研究东北被侵略的历史,以及中俄文化史、中俄关系史及中国东北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且呈现出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资本输出特征。日本是基于何种资本输出理论来进行对外投资的?为什么中国成了近代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本文试从经济史的角度,通过对近代日本的资本输出特征、资本输出的典型——在华日本纺织业的形成和发展背景、日本纺织资本对中国市场的认识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对近代日本的对华资本输出原理做一个历史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李艳萍 《魅力中国》2014,(5):262-262
邓小平“机遇说”的产生有其重要前提和主要源泉。重要前提是深沉的历史意识和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交织汇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的被侵略、被蹂躏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发展时机表现出强烈的义愤与痛惜。他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说:“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闳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多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90页)邓小平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历史是非常清楚的,他指出:“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欺负中国的列强,大概是十几个,第一名英国,比英国更早,强租中国领土澳门的是葡萄牙。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在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日本占领了中国不少地方,台湾被它占领了五十年。中国有很多地方划为它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北方,很多大城市都有日本的租界。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一九三二年在中国的东北搞了个‘满洲国’。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团结群众、动员群众、武装和教育群众,使统一战线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成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武器。正如毛主席所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奉行着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的一霸。多次参与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已经占领中国台湾等地,但灭亡中国之心不死,“九·一八事变”就是实现它总的战略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