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养老护理队伍中专业护理人才晋升通道狭窄,而普通养老护理员队伍呈现低素质——低收入恶性循环。普遍职业认同感低、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和流失率高,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医养结合的护理需要。放眼海外,发达国家均是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来保证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并维持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我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消除社会偏见,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并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鼓励护士多点执业;从教育培训、就业环境、监管体系、薪资水平等多方面改进,促使养老护理队伍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养老机构的护理员队伍是推进老龄化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宁波作为浙江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养老机构的护理员队伍建设起步早、发展快,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当前宁波市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增强护理员职业的吸引力、促进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提出积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阳市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护理员现状,为提高护理员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自行设计问卷和访谈法,对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一般情况、工作常态、培训情况及需求、工作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员存在年龄大、文化层次低、专业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足、持证率低、人员流动性大、培训少、收入低等问题。结论:应从政府、养老机构、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努力,打破养老护理员低素质、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现状,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护理队伍,适应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比较了德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国养老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参与主体和服务内容等.德国突出了社区养老的特征,日本表现为社区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新加坡由政府主导养老社会服务.同时,分析了我国现代养老社会服务的演进过程和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自立养老四种养老社会服务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养老社会服务未来可行的发展路径,养老社会服务在政府指引下形成政府与社区、机构、家庭、公民个人等多元合作共建局面,实现养老社会服务本土化改进,积极朝向制度化、体系化、机制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99年以来便正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矛盾,对我国老龄化服务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庭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背景下,养老需求持续增加,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产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养老服务也逐渐重视老而富的这一部分人群,他们的积蓄丰厚,消费观念比较新潮,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较高端化。本文对当前我国高端养老产业进行相关论述,重点提出高端养老产业高速发展模式下对地方经济以及地方养老体系产生的影响,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为我国高端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养老需求增加,而养老服务供给仍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供需矛盾亟待解决。依托养老机构养老是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对缓解我国养老服务压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影响养老机构建设的内部因素即品牌化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服务品牌内化是品牌化建设的着力点,不仅能提升养老机构的竞争力,更能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跨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向社会养老转变,对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机构不仅供不应求,而且服务质量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整体建设,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养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有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近年来,虽然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文章借鉴了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化与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
健康养老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健康养老发展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挑战、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健康养老供需现状进行总结,认为我国健康养老发展存在健康养老政策的系统性、靶向性有待完善,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向、精准度有待强化,健康养老保障质量有待提升,健康养老支持的多层次、立体化有待加强。并基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要系统施策健康养老,靶向发力政策落实;坚持立足需求导向,精准供给养老服务;全面落实养老保障,助推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老龄社会治理机制,提升老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振康 《理论观察》2014,(11):126-127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以及生活需求,目前是小城镇最为普遍,也是最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小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在农村老年人口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农村社区养老资源却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养老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更加激发了养老矛盾。以老龄化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支撑,运用调查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总结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政府支持下的民办养老机构迎来大发展,市场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文章通过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内外动因分析,定价策略研究,政府补贴政策来分析民办养老机构定价影响因素,得出在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中,市场竞争显著影响养老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结论。文章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机构服务定价机制,解决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服务质量与价格不匹配等问题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熊玮 《特区经济》2024,(1):38-41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老龄化危机严重,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难点.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为视角,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素作为目前养老方式的评价指标,对比三种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得出居家养老是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最优路径.同时,文章统计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需求率高达79.47%.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居家养老来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路径,以居家养老为主实现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了我国老龄社会阶段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均等化建设是我国转型期服务型政府建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养老需求、养老支付能力是决定养老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当前养老需求的现状,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养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培育专业化人才以及提升老年人群支付能力等,是发展我国养老机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随之增大,要求不断增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养老服务工作在法律法规及政策层面进行多方位部署,已先后4次修正或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设立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专章,为新时代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东  滕思维  王嵛英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13-117
新时代养老服务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在于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供给,但是目前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包括养老服务行业人才供给少、性别比例失衡、专业技术水平低、流失率高等现实困境。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困境,从供给侧角度出发需要政府加大职业宣传与人才政策落实,鼓励高校适应养老需求精准办学,同时要加强劳动教育,塑造养老服务职业尊严,从而调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龄产业已经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对于老龄产业市场发展缓慢、养老服务供给不完善、养老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是老龄产业在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原动力不足,供给主体之间缺乏承接性,从而导致消费者缺乏产业认同感,致使老年消费群体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其进入老龄化时间亦是我国最早的城市,以供给侧理论研究上海老龄产业市场供需可以更好凸显政府在新时代下养老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常玲娟 《理论观察》2023,(11):92-9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过去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应对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而智能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养老困境。我国智能养老服务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使用成本较高、“适老化”性能较差、综合型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统一行业规范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从国家、企业、需求、人才和行业规范层面对我国智能化养老服务进行路径探索。国家层面,应建立与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改善经济水平,缩小区域差距;企业层面,注重智能技术与需求之间的有效融合,建立专项产业基金,降低产品出售价格;需求层面,引入社会工作者作为需求评估者,客观评价参与主体之间的需求和利益;人才层面,培育多学科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社会大众对养老工作者的认可度;行业规范层面,加快建立智能养老行业各种规范,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寿命有所延长,完善的养老政策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医疗水平发展来看,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因为养老负担加重而日益严重,优化的方法来解决社会老年护理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发展"志愿者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减轻社会的医疗养老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