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协同和高管治理是客户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个作用渠道,从而证实数字溢出存在协同治理效果。此外,当客企关系性质良好、客企数字差距较大、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引致的数字溢出能够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为缓解企业间供需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发现并验证了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协同治理效果,加深了各界对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学术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江苏省2001-2007年制造业分行业的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后向和前向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外国直接投资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均为负,而前向溢出效应则为正,说明江苏省制造业中内资企业主要从FDI前向溢出效应中受益,而从水平效应方向来看,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的竞争的负面作用超过了其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溢出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产权异质性及行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中更显著。中介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技术溢出积累创新知识,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鉴于此,应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降低技术溢出门槛,充分释放数字化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赋能生产方式变革的具体方式,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产业链受制于人”导致的数字化转型激励不足问题。政府能否通过“数字新基建”的力量帮助企业塑造产业链竞争优势地位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尚未得到回答。本文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产业链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能够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对交易成本较高、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和属于高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效果更显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供需、增强纵向与横向市场竞争等机制提升了产业链竞争力,从而驱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促进内部融资、提升外部关注和提质增效的经济效应。本文为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政府如何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更迭升级与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变得愈发重要。选取2003—2022年入选“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61家A股上市国有示范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由过渡阶段上升到适度阶段,其对国有示范企业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为促进效应;Utest检验结果表明,现阶段绝大多数国有示范企业处于“阵痛区间”,表现为对治理效率的负向影响;数字转型程度“U”型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的国有示范企业的治理效率,负向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国有示范企业的治理效率。因此,管理者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两面性;企业应遵循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政府应科学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持续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年,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水平的开放也为中国企业创新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和人工判断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企业进行认定,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深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参与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此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内生性分析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研发投入效应和创新网络溢出效应促进参与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参与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对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还能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企业创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对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与突破口,也是“十四五”时期深化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文本数据,从女性高管视角考察“她力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她力量”,即女性高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基本成立。第二,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第三,考虑外部资源效应与内部能力效应,政府补贴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而高管学术经历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负向调节效应,说明外部资源与内部知识能力分别具备“她力量”驱动下的互补性价值与替代性价值。第四,随着女性高管比例的不断提升,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放缓,呈现出非线性效应,说明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最优性别结构;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产权、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朱悦  张军涛 《城市问题》2022,(10):64-71+81
构建包括STIRPAT模型、调节机制效应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东部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助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多重传导路径,考察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效果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基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纠正资本错配、强化绿色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途径间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金融通过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本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数字金融发展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10~2020年我国77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38个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271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实现条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且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是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传导路径;市场分割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中产生负向调节效应;随着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特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据此,应加快完善数字知识产权管理框架,构筑“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基站,发挥区域联动治理功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  相似文献   

10.
持续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发展如何赋能企业创新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以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基于不同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数字化驱动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西部、东部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的效果也略强于东北部、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检验及异质性检验等方法 ,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与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其中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发挥中介作用;对不同所有权的企业而言,进行数字化转型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强;相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成熟期企业中二者作用效果更强。因此,企业应加快数字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激发数字化转型积极效应;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实施有差异化的转型战略;政府应发挥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优化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与高铁站点开通数据进行匹配,首次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影响。为解决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县高铁站的开通作为外生冲击识别因果效应。主要研究发现,高铁邻近性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当周边30公里范围有高铁站点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明显加速。机制分析表明,高铁邻近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家的数字技术接触度、缓解数字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和增加与数字技术平台的合作,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企业家学历水平较高的企业、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冲击后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文献成果,更为政府处理好“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效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亮  聂毅桐 《财会月刊》2023,(10):118-125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源与企业创新发展不断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现实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如何有效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以73家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检验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年龄、技术研发、创新环境和行业竞争6个条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探究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转型成功。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组态路径主要有4条,分别是:以行业竞争小为核心条件的居安思变谋转型、以盈利能力强和企业年龄小为核心条件的资金支持助转型、以企业年龄小与技术研发强为核心条件的技术研发促转型、以企业规模小为核心条件的生存压力求转型。同时还发现,中小型企业转型路径多于大规模企业,且行业竞争激励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意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技术发展指数与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省(区、市)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技术能够直接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创新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是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数字技术与工业绿色转型在空间上呈现出“高与高”“低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西部地区;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第三,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门槛效应,越过单门槛值后数字经济正向作用力增强;第四,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数字技术、打造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莉  武航佳  张明英 《财会月刊》2023,(12):137-144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发展,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基于风险决策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微观层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受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和融资约束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较低、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且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受水平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该研究结论丰富了微观层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和企业风险承受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2015—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数字化转型”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这一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创业导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来促进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创业导向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观层面的前因研究及路径机制,对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经济系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翔翔  陈淑云 《企业经济》2023,(12):107-117
数字化转型为房地产企业实现降本提效、适应存量运营模式提供了重要契机,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导致企业陷入了“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的困境。本文利用2009—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房地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房地产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呈现差异性特征;机制检验显示可以通过减少投资机会、提高交易成本和增强投资同伴效应来抑制房地产企业数字化转型。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应积极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预期,房地产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未来存量运营模式的挑战,数字化服务商应提供兼顾行业共性需求和企业个性需求的数字化服务,共同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时代“赢者通吃”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获得良好的市场绩效?本文将数字并购视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冲击,利用2011~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字并购数据,在双重差分法(DID)的实证框架下对数字并购与企业市场势力之间的因果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识别与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并购对制造业企业具有长期持续的市场势力提升效应,且经济意义显著。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并购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强化服务型制造等渠道提升企业市场势力,其中服务型制造强化效应的解释力度最大,是实现企业市场势力提升效应的重要途径。此外,跨境和境内数字并购都能显著提升企业市场势力,但其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交易金额较大、主并企业是非国有企业以及主并企业处在平均市场势力较高的行业时,数字并购的市场势力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本文在数字并购这一独特视角下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绩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信息效应”和“融资效应”,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从异质性视角来看,“底层技术运用”和“技术实践应用”均可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性低的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企业应该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增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以谋求持续稳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