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分析在40.5~42.3 GHz和48.4~50.2 GHz频段引入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与频率划分表中各主要业务系统间的共存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静态建模方法,分析了此频段内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对固定、卫星固定、广播、射电天文等业务系统的干扰功率密度随距离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业务的干扰保护准则获得对不同业务的隔离距离,从而证明在一定隔离距离条件下,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不易对同频段的主要业务造成有害干扰,可以在该频段引入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研究成果可支撑我国无线电频谱管理部门对该频段业务的再次划分。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在1668~1675 MHz频段引入卫星移动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段卫星移动系统与无线电探空系统间的兼容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两个无线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参数,讨论了两系统间潜在的干扰链路。针对卫星移动业务终端对二次测风雷达的干扰以及二次测风雷达对卫星空间电台的干扰两条主要干扰链路,采用计算机静态建模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干扰情况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终端密度在50个/km2时,二次测风雷达所需的保护距离为60~80 km,而单个二次测风雷达主瓣方向发射二次测风雷达的功率高于空间卫星国际保护标准达60 dB。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该频段的重新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两个地面站通过卫星链路进行无线通信,设计了一个Ku频段卫星通信系统 ,数据速率是512 kbit/s~4.096 Mbit/s,速率可调步进1 bit/s。选取了一 种较简洁的Ku频段地面 站设计方案,信道的本振为固定点频,调制解调器的中频范围是950~1 450 MHz。对卫 星通信 链 路功率进行了预算。地面站的组成设备,如调制解调器、低噪声放大器、上变频单元、下变 频单元等均选用成熟的商用货架产品,降低了设计风险和成本。本系统研制周期短,通信稳 定可靠,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针对Q/V频段5G基站对非静止轨道(Non-geostationary Orbit,NGSO)星座系统地球站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5G毫米波系统与NGSO星座系统下行链路间的干扰分析方法。结合NGSO星座系统地球站天线指向的时变性,建立了基于时间离散的“拉远式”和“挖洞式”的动态干扰分析模型,并从强度和集总效应两个维度综合评估了系统之间的干扰情况。以OneWeb系统为例,仿真分析了不同保护距离下5G基站对OneWeb地球站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在Q/V频段,当保护距离为50 m时,95%的时间内干扰余量不小于15.38 dB,5G基站与NGSO星座系统地球站有兼容共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Ku频段双工器的小型化,以便适于对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的机载环境使用, 提出了一种Ku频段机载同轴双工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两个同轴带通滤波器构成双工器实 现小体积,采用等效电路对带通滤波器进行设计,采用群时延拟合法利用仿真软件对T型接 头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了详细设计过程。实物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Ku频段同轴双 工器体积仅为70 mm×29 mm×12 mm,插损小于0.9 dB,隔离大于80 dB  ,已在多个工程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靶场毫米波测试中微弱信号(低至-128 dBm)检测的实际需求,通过信噪比分析 ,采用外差式宽带多通道快速扫频复合信道化技术,在W频段实现了-128 dBm接收灵敏 度的测 试系统。同时,设计了毫米波信标源并利用空间衰减理论,提出了一种W频段高灵敏度(- 128 dBm)测试的新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测试距离为290 m、相应的衰减值约为-1 21.5 dB时,可提供一个功率最小达到-128 dBm的W频段毫米波信号源。利用标定后的 毫米波信号源进行外场实际测量,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输参考超宽带(TR-UWB)信号功率谱密度特性的理论分析,发现离散谱的消除和限波 带 的产生能有效降低对同频段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将参考部分随机化可以消除频谱中 的离散谱部分,并优选跳时码产生5.2 GHz频段的限波。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离 散谱得以明显消除,5.2 GHz频段的限波对该频段其它通信系统的干扰降低了30 dB 以上。该方法简单灵活,改善后的频谱特性可以满足传输参考超宽带系统与其它无线通信 系统共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卫星通信信号的多站时差测轨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源测轨方法,分析其定轨精度对系统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四站时 差测轨原理与系统组成,提出了基于四站时差测量数据的自校准统计定轨策略,采用计算机 仿真了同步轨道卫星的统计定轨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当无系统误差时,24 h观测数据统计定轨位置误差约为11 m,预报1周位置误差约100 m;当存在系统 误差时,可用自校准方法同步估计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估计精度约为4 m,位置误差约 为120 m,预报1周的位置误差约为200 m。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次谐波混频技术结合宽带匹配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能有效降低本振源的制作难度,并可扩展中频带宽。应用高频场仿真软件以及谐波平衡仿真软件,研制了两个频段的超宽带次谐波混频器。测试结果:K频段混频器,固定本振频率15 GHz,射频频率在18~26.5 GHz的频带内变化时,变频损耗小于10.7 dB,最小变频损耗为7.5 dB;Ka频段混频器,固定本振频率22 GHz,射频频率在26.5~40 GHz的频带内变化时,变频损耗小于11.5 dB,最小变频损耗为8 dB。测试结果指标与传统的双平衡混频器指标相当,证明了电路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抑制超宽带信号对第二代“北斗”卫星信号的干扰,是实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 机舱环境中应用的前提之一。将虚载波技术应用到超宽带信号中,缩短了舱内超宽带信号发 射 机和“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了机舱物理空间尺寸限制。在超宽带信 号 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超宽带信号舱内传播模型,计算了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 机 门限接收信干比条件下采用虚载波技术前后的安全距离。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虚载波技术将 安全距离从48 m减少到1.8 m,仍然能够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误码率要求 。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了误码率与安全距离的关系,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该方 法对舱内超宽带信号干扰有抑制效果,在机舱超宽带无线通信环境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指挥控制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数量多、工作频率范围窄,相互之间存在严重的邻道干扰。针对近距离电台间邻道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功率谱解析的分析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信号原功率谱密度函数与展宽延拓后功率谱密度的严格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邻道干扰产生机制,进而分析不同邻道的干扰强度,得到了邻道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式,推导了进入接收机的信干噪比(SINR);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相差在0.5 dB以内,为进一步有效规划指控系统频谱和提高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Ku频段的同频干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就中国入世后物流业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借鉴欧美国家政府推动其物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宏观上阐述政府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方略: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构建统一的大市场;政府政策扶持物流业,推进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鼓励支持物流教育与研究,培养现代化物流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天线副瓣辐射与机载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互干扰问题,并对通道干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传统时分制解决方法的不足,即当一个电子设备工作时,与它会产生相互干扰的其它设备必须停止工作。进而提出了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解决此问题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就禁止信号法分析了其效果和可能对设备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问题。其中,陷波法适用于频率稳定、窄带宽的脉冲多普勒(PD)雷达,禁止信号法对于精确测频系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对于短波多载波跳频通信系统,跟踪式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模式。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部分子信道干扰与符号误码率的关系,通过仿真获得了最佳跟踪干扰的部分时间参数,结合OFDM频谱结构与干扰频谱关系,推导了高斯信道条件下部分频带干扰和多音干扰时系统误码率,分析了短波FH/OFDM通信系统抗跟踪式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跟踪干扰时间窗口对误码率的影响与部分频带干扰因子和信干比有关;在部分频带干扰与部分时间干扰之间,存在等效的干扰效果区域;多音干扰因子越大,系统所受影响越大,跟踪干扰时间窗口对误码率的影响与多音干扰因子和信干比有关,针对OFDM符号的多音干扰影响要远大于部分频带干扰的影响;跳频与OFDM技术的结合、提高载波跳速、减小跟踪式干扰对OFDM符号的影响,也是消除多音干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相控阵雷达与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干扰抑制性能优劣问题,对集中式MIMO雷达与相控阵雷达的信干噪比和改善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两种体制雷达的干扰抑制能力并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集中式MIMO雷达通过提升信干噪比输出增强了干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恶劣环境或人为干扰等因素而导致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部分阵元失效,使得其接收数据缺失及其协方差矩阵秩亏,从而导致子空间类算法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性能恶化甚至完全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接收阵元失效下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MIMO雷达DOA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MIMO雷达协方差矩阵中以接收阵元数划分的子方块矩阵具有Toeplitz特性,利用正常工作接收阵元的协方差矩阵元素来恢复相应的缺失元素,从而重构出完整的数据协方差矩阵,提高阵元失效MIMO雷达的DOA估计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Ku频段接收前端的高本振抑制设计方法。归纳并分析了高频本振信号的泄露途径,针 对性地进行相应的电路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对泄露信号的高抑制度。最终研制完成的Ku 频段接收前端对本振泄漏信号的抑制度最大达到96 dBc。5套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分析与 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判定雷达间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的效能评估模型,并在 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与天线 增益等六大参数的定量关系。最后,针对两部雷达间的干扰情况做了算例分析,仿真实验结 果 表明:降低天线副瓣增益、增加雷达间距离以及提高受扰雷达压制系数均可以获得较好的雷 达间电磁兼容性。这种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用于雷达间电磁兼容判决的模型,能够真实 、定量地反映出雷达间的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机载雷达接收的杂波回波呈现出具有多普勒带宽,这个带宽取决于平台速度、波束宽度和波长。因此,慢速目标的回波可能会隐藏在杂波频带内以致难于检测。由于飞机的飞行动态特性以及风力影响引起飞行路径的扰动会进一步降低MTI的性能。从早期研究者的论文中已证明,线性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端接上空域时域FIR滤波器可以自适应补偿平台运动的飞行路径分量,从而大大提高了信号与杂波加噪声之比(SCNR)。这种滤波器是指TAS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六端口测速测距基本原理,设计了X频段的微带六端口结,采用ADS软件搭建 六端口测速测距雷达系统,结合六端口结的测量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雷达系统具有较 高的测量精度和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