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对航天飞行器动态测量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船载外测设备测速数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对测速数据进行误差修正的设想和思路并给出了误差修正公式;同时用实战任务中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考察了此方法误差修正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经各种误差修正后的测速数据参与初轨计算能有效提高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星箭分离前、后两段数据处于不同的飞行轨道,经典的轨道计算方法无法实现两段外测数据联合参与定轨,入轨段初轨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星箭分离时刻轨道半长轴确定精度与测量误差、轨道偏心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站址坐标测量精度、采用分布式船姿船位测量体制以提高姿态测量精度、采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任务海域垂线偏差并对船姿数据进行修正、船载雷达测速数据的东平台影响修正、合理的数据预处理以及采用基于速度增量修正的定轨新方法等多种技术途径,并重点介绍了基于速度增量修正、可实现星箭分离前后外测数据联合定轨的新方法。仿真计算和任务实测数据验算表明,新方法轨道半长轴确定精度较以往传统方法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有利于后续测控计划制定和测控站的跟踪引导。  相似文献   

3.
在“神舟”任务中,航天测量船的定轨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地面测控系统的完成质量。 在分析研究测量船误差源对近地近圆轨道确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海上定轨精度急需 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建立了测速数据的船姿船速修正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检测 算法,实现了测量船复杂误差的精确仿真并基于次序统计量研究了初轨根数的选优问题。这 些技术的应用使初轨计算半长轴外符合精度提高了3倍,为提高测量船定轨精度发挥了重 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船载测控设备对同波束内的非主跟踪扩频目标测轨时测角数据偏差大的问题,剖析了现有设备同波束多目标测轨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角误差电压的角度修正方法,根据此方法分析了测控过程中获取的外测数据,对实测角度数据进行了修正和定轨反演验证,通过多目标测角信息传输方式的改进实现测角数据的实时修正,有效提高了同波束多目标飞行轨迹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态条件下船载雷达误差修正参数标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误差修正参数解算方法,该方法以安装于船载雷达天线的星敏感器测角数据为比对基准。总结了船载雷达标定方法的现状,介绍了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误差修正参数解算原理,推导了船载雷达误差计算公式和误差修正参数解算模型。通过计算雷达相对星敏感器的角度残差,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了误差修正参数的解算。最后,通过静态与动态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该方法与传统坞内标定结果相比一致性优于15″,动态条件下的一致性优于25″,说明该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预警系统资源的特点和导弹跟踪任务的实时性和不确定性,天基低轨预警系统 任务规划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为解决低轨系统动态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了低轨预警系统动态 任务规划模式,分析了周期重规划调度策略,探讨了系统动态重规划中重规划周期的确 定方法,并对其中的弹道预测误差椭球和双星定位精度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建模,为动态问 题建模求解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船载雷达动态标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轴系误差标校方法。该方法以精确的星敏感器地平指向为比对基准,解算船载雷达的轴系误差。设计了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动态标校方案,分析了船摇测量误差对雷达测角精度的影响,推导了天线座垂向变形引起的雷达测角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测量目标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联合测星与跟踪目标时的船载雷达轴系误差分离模型。最后通过联合测星试验对轴系误差分离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动态标校成果修正后的船载雷达方位、俯仰系统残差分别为3″和9″,随机残差分别为40″和45″,满足雷达轴系误差标定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星箭分离前后包括对火箭和卫星测量的多测段数据进行统计优化的定 轨方法。在定轨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基于单位矢量的状态转移矩阵构造方法和有限差分法来 计算状态转移矩阵,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段定轨和联合定轨在两种定轨方 法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星箭分离速度增量与实际情况一致的情况下 ,联合定轨的结果优于分段定轨的结果。在相同测量数据条件下,有限差分法定轨的结果优 于单位矢量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动态条件下通过船载经纬仪和雷达标校电视联合测恒星,标定雷达轴系 误差修正参数的数学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相关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 试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动态标定方法给出的船载无线电雷达轴系误差修正参数吸 收了经纬仪光轴和雷达光轴之间的偏差,有效提高了雷达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中的UT1-UTC预报误差,分析了其对星座定轨的影响,并对预报精度进 行了仿真;给出了基于锚固站的定轨算法,并使用Walker12/3/1星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 UT1-UTC预报误差对星座定轨精度影响较大,107 ms的预报误差将引入168 m的星座位置误差 ;引入锚固站后,这一影响被有效抑制,抑制效果随锚固站测量精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在测量船某型号任务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比对两套外测设备的原始测量数 据,发现方位角的系统误差偏大。针对设备严重超出精度指标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试算, 利用箭载GPS数据进行比对,仔细分析了引起方位角系统误差偏大的各种因素,逐步排查后 找出了问题原因,并由船载设备进行修正。通过排查分析,验证了船载设备零值修正 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为船载系统类似问题的解决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卫星发射入轨段遥外测多种不等精度、不同类型的测轨数据放在一起定轨时的合理加权问题,采用基于微分轨道改进基本原理,推导得到适用于不同类测轨数据联合定轨的动力学条件方程,提出了依据不同测量数据均方差确定该测量元素对应的动力学条件方程权重的方法。仿真验算和实战数据检验表明,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分布于各种测轨数据中的高精度测元的作用,融合后的定轨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主动雷达与惯导设备安装夹角引起的测角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标校方法。采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分别测量目标和雷达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并转换到目标地理坐标系中;同时通过雷达和惯导测量的雷达坐标系下的目标角度、距离信息,建立目标地理坐标系和雷达坐标系的转换方程,计算出雷达和惯导在目标地理坐标系下的安装夹角。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确保差分GPS坐标、惯导输出姿态角和雷达测量角精度的条件下,所提方法能有效和高精度的测量出安装夹角。该方法通过了外场试验标定和机载试验验证,可推广到车载或机载雷达与惯导设备的安装夹角标校中。  相似文献   

14.
卫星标校技术采用低轨卫星搭载标校载荷为地面测控设备标定系统误差,由于国内标校卫星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面具体型号测控设备的卫星标校方法,缺少标校卫星地面系统研究以及真实卫星数据和试验验证手段。针对国内首个标校卫星型号“天平”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设计了系统工作模式,提出了标校卫星任务规划方法,并对精密定轨调度和标校数据处理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标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面向标校用户提供测控设备标校服务,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真实卫星数据和试验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民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欺骗中存在的欺骗信号伪码相位同步问题,通过欺骗建模分析得到了主要误差来源于探测系统定位精度。基于传统单路滑动牵引入锁技术,理论分析了功率损失主要来源于载波偏差。针对工程应用中欺骗信号构造时初始码相位超前滞后的不确定带来的欺骗起效时间二值性,提出基于码片误差滞后扩展处理的改进技术,并利用多路并发滑动优化单路滑动时间过长问题。通过软件接收机、商用接收机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滑动入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欺骗起效时间短、欺骗更可靠的特点。该研究成果可为民用GPS欺骗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对广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税收对GDP的弹性过低,原因主要是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税收增长短期内具有较大惯性,就长期而言还是依赖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广西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调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天线罩瞄准误差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天线罩瞄准误差修正方法。构建了基于一维物理光学法的天线罩瞄准误差的数学模型,推导了雷达导引头测量目标角度和角速度的误差修正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天线罩瞄准误差对目标角速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