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意经济,是创意走向市场的开始。时下创导的创意文化产业正是我们现代鞋类设计的新契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过程中,需要借助创意的力量,把文化、科技融合到现代鞋类产业当中。从多方面探讨文化消费意识及生态、环保产品的开发理念及市场需求,为中国鞋类企业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绿色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嘉兴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还处于开发的初级状态,主要有江南古镇特色文化型、节能环保主题公园型、旅游商品创意型三种,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理念不强、发展规模整体偏弱、知名度不高、产品形式不够丰富等.因此,做好嘉兴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应从规划入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古镇文化,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空间,引进和培养“旅游十创意”方面人才,促进嘉兴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利用。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对现阶段李白诗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提出探索文化转译设计方法、构建李白文化品牌、整合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完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策略,以期达到李白诗歌和文创设计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旅游产业与其融合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立足于提升旅游的文化效益与内涵,抓住创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从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旅游文化内涵发展现状入手,对旅游发展中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现实需求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具有民族特质的当代民族性时装的创意与设计,日益引起设计师与学术界广泛与持续的注意,同时成为了艺术、审美与文化所探究的重要问题。这里首先从民族时尚创意问题的重要性、时尚创意研究的视角与层面、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的关系、创意的表现、传播与文化的认同,以及民族元素与文化的意义与精神价值,揭示了民族时尚创意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其次,指出了目前创意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与困境,即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误读、民族元素及其审美表现的浅表化、缺乏对民族文化意义的深入揭示、理论基础的薄弱与方法仍显单一、时尚与社会、文化关联研究欠深刻。最后,就推进创意研究发展所提出的思路与对策是,创意与传统文化关联的深入探究、民族元素与文化的生成性关联的揭示、跨学科研究与创意的自由氛围的营造、基于民族生活方式的时尚审美创意,以及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当代建构。在此需要充分强调的是,应努力通过民族时尚创意与设计的独特表现,推进民族艺术与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承、重构与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匹配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数据库,运用DID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文化产品贸易的促进效应,并基于“五通”指数进行了机制分析,最后基于不同国家特质与不同文化产品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该效应主要通过“五通”机制中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发挥中介作用,资金融通的中介机制尚不显著;该效应具有异质性,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政治稳定安全国家的贸易中更为显著,且相较于创意型文化产品,对劳动密集型文化产品贸易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笔者基于动力机制理论,对创意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创意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的动力作用模型,并将理论分析与长沙市湘绣产业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意旅游商品市场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发展迅猛,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溯源、概念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关联效应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方式的思考,得出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的六种方式,分别是产品服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投资联系、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9.
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既可以促进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容升级和体制创新,为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创造软硬件条件.也可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内地支持,夯实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市场基础。泉台之间现实存在的“五缘”是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理论基础。目前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切入点,应放在动漫与游戏产业、工业设计与时装、休闲体育与旅游创意等。促进泉台文化创意产业对接,尚需在良好环境的创造、相关政策的制定、技术平台的设立、城市转型和提升泉台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 马俊哲:榭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若干思考》指出,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创意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环境、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新型设计,使之赋予新的意境和理念,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创意农业有环境设计、生产创新、产品赋寓、循环利用、科技展示、文化开发等形态类型。近年来,北京郊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为促进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有必要依托北京的科技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以质性研究之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对张艺谋主导的旅游文化创意典型实例“印象系列”进行研究发现:“印象系列”的旅游文化创意具有“名人效应牵引一文化创意为产品一利用符号意义创造旅游产品价值一实景就地展演为知识产权保障”的发展轨迹和特色。从张艺谋“印象系列”特征中归纳此类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通过创意者“天赋”对高社会知名度文化主题进行创意生产并使其旅游商品化的新兴行业,该创意生产需要高科技手段和高资金投入为支撑,并通过原生地展示来保护该创意产权。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生发展中存在资源碎片化、战略近视化、发展手段单一化、体制教条化、竞争手段同质化等障碍因素,其进一步发展受阻。应利用集聚理论来指导提升该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从顶层设计、配套政策、信息联动、智库资源等方面强化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企业品牌效应,产城融合态势渐显,文化创意市场消费出现融合化趋势。同时,针对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原创产品不够丰富、产品创新认知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从进一步协调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大力支持"原创"性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传统旅游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传统概念下的旅游产品售出量低,为此本文提出创意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概念。在充分分析传统旅游概念不足的基础上,从创意转化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城市产业资源和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功能三个方面,完成创意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概念的制定。实例分析证明,游客对于此次概念下设计的旅游产品认可程度高,售出量比传统概念下的旅游产品售出量多,证明了此次提出的概念的有效性,能够满足游客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社区是指以特定文化为核心要素而发展起来的社区。通过分析,提出了文化创意社区构建模型,即提炼文化元素并利用这些元素构建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文化创意社会子系统和文化创意环境子系统,形成文化创意社区。构建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可对其核心价值“复兴强国”进行挖掘,提炼出船政文化旗、歌、形象人物等基本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创意产业、公共文化社会体系和城市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以来,面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旅游景区创新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以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内各旅游景区陆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了文化资源的系统、合理开发利用。但是,我国旅游景区文化创业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缺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经验,并且在体制机制上也尚未健全。以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为例,着重探讨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最新科技手段设计与开发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D打印平台的"旅游商品-网络、现实销售-顾客参与体验、设计师共同设计平台-3D打印平台"旅游商品开发新模式,可以推动凌家滩旅游产品的开展,同时让顾客参与其中的设计将极大地提高消费者的设计热情,有利于凌家滩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化要素与发展创意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成为创意产业相关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宏观层次的"软要素"理论、中观层次的创意城市理论和微观层次的创意集群理论。三个层次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在讨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问题时,除了分析各个城市自身的社会文化环境外,也需要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产品策划创新是企业所有部门参与的对产品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它以产品功能性的满足为基础,以顾客非功能性的额外满足为表现形式,收敛于顾客的利益和效用最大化,即顾客让渡价值。进行产品价值深度挖掘的研究可在产品设计创新、产品策划创新、创造顾客满足及产品创意观念创新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略论文化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商品的价值具有难以计量性,价格则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文化商品经营者在制定文化商品价格时,可根据文化商品因质量、消费区域、消费时间、消费数量、消费对象以及经营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差价竞争策略。此外,还可根据特殊情况,灵活制定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