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三、违反涉外税务审计程序造成的审计风险。 涉外税务程序是涉外税务审计内容的重要表现,如果违反涉外税务审计程  相似文献   

2.
连荣博 《中国外资》2013,(7):199-199
近年来,税务机关的稽查力度不断加大,稽查手段已由账面稽查转变为稽查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税务风险已成为企业总风险的主要部分。近些年来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重视也在逐步加大,内部控制流程中也对税务流程节点进行了控制。本文考虑可在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加大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审计,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达到提高税务风险意识、防范税务风险的目的,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的一道"守门神"。本文从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税务内部审计两项工作出发,以寻求两项工作的结合点为主要方法,浅要分析探讨税务风险审计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壮大,资金链条的不断加长,财务状况会较之前相对复杂,容易出现更为繁琐的税务状况。税务机关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对企业财务以及税务状况进行严格审计。当前我国税务机关税务审计制度仍存在问题,本文从税务审计概念的界定入手,分析税务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而提出风险管控方法和措施以实现纳税征管过程中税务审计的具体职责。  相似文献   

4.
刘柳芬 《财会学习》2022,(5):106-108
在市场经济的多变环境中,企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运营风险,企业要从内部的税务审计着手,加强对税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推动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顺利展开和运行,从企业内部的税务审计风险防控着手,提高企业的内部风险防控水平.本文对企业内部税务审计和税务风险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结合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内部税务审计作用,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企业...  相似文献   

5.
李丽芳 《财会学习》2024,(5):137-139
在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审计视角的独特性使得其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税务风险意识的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税务管理被财务管理替代等问题,都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定义了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各种类型。阐述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并从审计的视角出发,识别和评估了企业税务风险。提出了在审计视角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包括提高内部职员的综合素质,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与改进机制,以及建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以期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福凯  钟山 《中国税务》2014,(11):54-55
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企业税收管理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应率先摸索出一条通向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新路。税务审计是税务机关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结合企业整体税务风险状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审核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杨媛媛 《财会学习》2016,(18):159-160
随着互联网环境日益成熟,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税务审计作为我国税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风险也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税务审计对规范企业税务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权益、提升机关税务服务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目前的理论研究,多局限于问题-策略类型研究,鲜有聚焦于税务审计的意义研究。鉴于此,本文着重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对税务审计详细的阐释;二是说明在我国应用税务审计的意义;三是税务审计在我国有哪些具体应用。期望通过以上三部分的研究,为国家、企业的税务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杨悦 《财会学习》2016,(23):159-160
作为经济监督工具,审计向人们提供了审慎对待企业经济业务、独立思想以及严谨处事的方法;作为监督财政的工具,税务审计能够给纳税人带来一定的威慑力,也是企业税收风险自查的规范性要求.本文从税务审计视角分析企业的税收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税务审计工作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税务审计的风险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难题.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创造和谐的税收环境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就当前税务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防范企业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是企业亟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由企业税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入手,探讨了我国加强企业内部税务审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开展内部税务审计工作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巧玲 《中国金融》2004,(21):40-40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对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搜集审计证据,最终形成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在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两种模式之后,现代审计的发展已步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审计经过了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发展成为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和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确定一个预期风险水平值,然后通过对固有风险(碾)和控制风险(CR)的确认和评估,据以确定检查风险(DR),并根据检查风险确定实质陛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蹇丽 《金融会计》2011,(4):62-64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在董事会领导下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以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实现审计职能和定位的转变。即紧紧围绕董事会的战略目标,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从战略决策层面、机制体制层面和内部管理层面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审计建议并督促整改,  相似文献   

15.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制度审计中抽样的随意性问题,克服了以评价内控为基础的制度审计方法下,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和不足,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它要求审计人员以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作为审计工作的主线,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一、影响内审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审计方法的影响1、审计方法模式滞后的影响。国外现代审计方法早已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而我国仍停留在帐项基础审计的思路上,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审计风险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7.
恽嵘 《上海会计》2002,(11):52-53
正当审计风险滋事国内外,扰乱经济秩序、危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地位之际,关注并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更有其迫切性。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估作为制订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从而全面地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从制度层面来看,独立审计制度根源于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注册会计师总是处于企业股东、债权人及相关利益人的法律诉讼与承担责任的风险之中,必然要以风险评估作为一切审计活动的出发点。从技术层面来看,会计信息系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税务审计的深入开展,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创造和谐税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税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通常做法,探讨相关举措,提出了加强我国税务审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风险基础审计也称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模式的最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上许多大的会计公司和企业内审组织纷纷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审计模式,以缓解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审计资源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0.
浅议涉外税务审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亚峰 《涉外税务》2007,232(10):76-77
涉外税务审计是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税收管理工作。本文阐述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管理与服务、效率与程序之间的关系。同时建议应从提高对涉外税务审计工作的认知度,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税务审计的信息化水平和完善涉外税务审计制度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涉外税务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