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避税与特别纳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均增设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它从实体法的角度,对关联交易的税收处理以及其他反避税措施作出规定,可以说,是反避税的全面立法。2008年7月9日至10日,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提出的“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成为新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新要求。其中,“防范避税”成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完善反避税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程,建立反避税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深入开展反避税调查,有效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相似文献   

2.
税收总收入最大和反避税收益最大不一致,税收总成本收益最大和反避税调查成本收益最大也不一致。反避税调查应以税收总成本收益最大为目标,以总成本收益情况作为考核反避税调查部门工作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企业所得税法》在总结我国反避税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反避税立法经验,制定了内容丰富的反避税条款,不仅完善了现行的转让定价法律法规,还引入了成本分摊协议、资本弱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外资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法中某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避税的现象及日益突出。因此,强化反避税工作成为当前涉外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涉外企业税收征管中,反避税工作面临着“五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避税能促进“招商引资”记者:有人认为:如果在反避税方面的工作做得太细的话,别说招商,连已经进来的外资都有可能被吓跑,并有可能被戴上“影响招商引资环境”的大帽子。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反避税会“影响招商引资环境”吗?苏晓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6.
避税与反避税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世界各国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税收体系、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各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都不一致.我国反避税问题开始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来,中国反避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反避税行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反避税工作仍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避税与反避税作了简单介绍,然后通过对反避税历史的发展引出我国目前反避税工作的问题和现状,最后对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拳出击维护税权——"十二五"政府反避税方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昌 《财会学习》2011,(7):48-53
三、政府反避税的五大策略与现实评论 (一)政府反避税策略之一:界定“价外费用” 1.界定价外费用的反避税模式 税法规定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都要并入销售额计算征税,目的是防止以各种名目的收费减少销售额逃避税收。利用价外费用避税的实质是纳税人非法分解收入或者转化收入,以实现税负最小化。这里举一个避税案例:一企业对外租赁房产,  相似文献   

8.
自BEPS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成为打击跨境避税和偷逃税的重要工具。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之间形成了大规模信息交换关系,为开展国际反避税共同行动提供了有益支持。但是,鉴于税收情报交换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实践中的各类偏误,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存在的多种现实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在参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过程中,我国既迎来国际反避税治理机遇,也面临税收情报交换合作的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从构建境内外一体化税收情报分析体系、综合协调税收情报交换与其他国际反避税措施、共建“一带一路”税收情报交换反避税合作三个方面,为我国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反避税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加强反避税工作情况的通报》(国税函[2004]942号),肯定了深圳地税局开展反避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本文对深圳地税18年来反避税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也是国内反避税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今后反避税工作的全面提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成本概念与成本构成湖北省洪湖市委党校廖前进众所周知,关于成本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比较流行的和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C+V)的货币表现,即“C+V”成本论。第二种观点;将成本区分为理论成本和实际成本;理...  相似文献   

11.
要有效进行反避税,必须对避税活动有一个准确而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避税活动日趋专业化、复杂化,表现为避税和偷税手段相互交织与使用;境内避税和跨境避税相互交织与促进;跨境避税中顺向避税和逆向避税相互交织;而且在跨境避税中,不同类型外商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关联交易定价规律等。提高反避税效率的对策包括: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全面指导反避税实践;提高税务机关有关反避税的信息占有量;加强反避税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9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全体领导、各司局负责人和中央巡视组全体成员,集中听取了一位来自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反避税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某跨国企业全国最大避税案查处情况的汇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听完汇报后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当即询问,全国反避税队伍中像这样的专家型人才有多少?这位得到总局领导称赞的税务干部就是深圳市保税区地方税务局反避税科科长曾立新。  相似文献   

13.
反避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不仅会对税务稽查、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冲击和变化,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反避税政策的评价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本文对反避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反避税政策效能系数对遏制过度避税的三种政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税收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今年反避税工作重点据《中国税务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对今年的反避税工作已经进行了具体安排,建立健全工作规程、加大反避税调查力度和推进双边磋商进程被放在首要位置。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将加大对无形资产和股权转让等关联交易的关注度,改变当前单纯以有形资产购销和传统简单制造业作为调查重点的反避税工作模式,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和股权的合理作价方式。此外,将特别关注走出去企业的转让定价和受控外国公司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岩 《涉外税务》2006,(12):123-125
法国对法律滥用行为的传统判定标准主要是法律行为虚假测试标准和法律行为目的测试标准。2004年Pleiadea案反映出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在判定法律滥用时出现的新趋势,即在原有标准上新增了“实质重于形式测试”标准。有必要在我国反避税法规中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16.
黄洪 《税务研究》2012,(9):49-52
反避税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内部不同部门、单位的配合,也需要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本文基于我国反避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反避税机制运行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总体框架中的内容提出四方面的优化措施:整合反避税机构、提升人员素质;优化反避税立法,确保其广度、深度和"进度";运用博弈理论,加强反避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实反避税信息基础,创新反避税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审计综合工作的功能□樊章盛韩建柱审计综合工作的主要功能可概括为“三员”,即:调度员、情报员、调研员。一、“调度员”的功能审计综合工作是整个审计业务工作的调度员,也可称为协调员、计划员。其功能主要是对审计任务进行综合地计划、安排、协调、调整。(一)审...  相似文献   

18.
国际税收协定与反避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玉刚 《涉外税务》2007,226(4):35-40
税收协定除对所得消除双重征税外,还有防止偷逃税(“财政逃避”)的重要目的。税收协定和反避税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反避税是税收协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各国谈签协定的主旨之一。本文从反避税角度对协定中可能出现的协定滥用和避税问题进行了列举,并提出适时修订协定、完善国内法规、有效打击跨国偷逃税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财税工作的主基调是“结构性减税”。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结构性失衡。解决“结构性”矛盾是前置条件,与此相悖的所有“减税”欲望都不可能是现实的。2009年1月8日,国税总局下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是中国搭建反避税防火墙的规范性文件,也是一部与国际税收接轨的重要法规,值得企业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高金平  陶然 《税务研究》2023,(4):133-139
一般反避税是税法理论与实务之重要研究议题,一般反避税标准的判断与适用是重中之重。鉴于当前我国税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关于一般反避税标准的规定有多种,对各标准的判断要素缺乏清晰界定,导致实务中争议较多。本文聚焦合理商业目的等标准的概念、内涵、适用、判断要素、应用场景等作具体研究,并对完善一般反避税标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