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个想成就大业的企业管理,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才理念。这种人才理念包括诚挚的爱才之心,准确把握人才的识才慧眼。吸引人才的聚才机制和人格魅力。用人所长、以绩论人的用才之道,宽大为怀的容才雅量,善于谈话沟通的知才技巧,挺身护才的胆识。不断育才的远见,以及出以公心荐举真才的美德。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人才开发和善于用人的重要意义;充分揭示了“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一古而不老的科学论断。在当前改革开放日新月异、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领导者,除了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健康的身体外,还必须具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洞、识才之眼、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和育才之责。一、爱才识人知人善任 爱才识人,就是不仅要认识人才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要独具慧眼,善识人才。这一点三国中的刘备对…  相似文献   

3.
《求实》杂志评论员文章:“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7,(11):11-12
<正>习近平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  相似文献   

5.
常双燕  赵洁民 《经济论坛》2004,(15):155-156
鸦片战争的风雷,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从训诂考据的沉思中抬起头来,回首中国历史的沿革,面向中国社会的现实,正视西方世界的强大,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魏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时代新风,打破“中国中心论”的观念,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特别是他认识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指出:“得一后夔,天下无难正之五音;得一伯乐,天下无难驭之良马;得一颇、牧,天下无难御之外侮。”国家人才充实了,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和财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魏源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俯瞰的想像     
唐志军 《商周刊》2011,(3):11-11
如今中国已形成的区域发展网状格局,荡气回肠的妙棋,使各区域真正融为一体,还需下番苦功才是。恰好像一个蕴含无限张力的棋盘。如何走出协调发展,并最终成就国家复兴大业梦想。  相似文献   

7.
浅析企业人才资源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霞 《经济师》2004,(10):13-13
当今时代 ,所有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赢得人才 ,才能赢得优势、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赢得企业长盛不衰。所以 ,人才资源是第一宝贵的资源 ,自然也就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因此 ,企业必须树立起人才强企的观念 ,大力挖掘企业内外人才资源 ,让人才发挥最大效益 ,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发现人才王岩叟曾有一个颇有见地的话 :“天下非无才 ,取之不远 ,采之不博耳。”古语又云 :“天生我才必有用” ,应该说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才能 ,关键在于能否被发现。在我们周围 ,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某人曾在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  相似文献   

8.
王光明 《经济师》2001,(1):172-172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人才,是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各位开明的君主在成就大业的同时,无不与其求贤若渴、招贤纳士、重用人才有关。在世界经济即将进入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时期,尊重知识,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将又一次成为焦点话题和热门话题,县支行作为农业银行的前沿阵地又将如何在使用人才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呢?笔者就此拟文,仅为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一、在竞争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既然人才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发现、选拔人才呢?笔者认为,首先是优化重组县级支…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对资源要素的再组合和再提升过程,只有提升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匹配度、融合度,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是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而人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二者密不可分。当前,乡村产业人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乡村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关注。乡村振兴需要产才深度融合,以产聚才,壮大产业人才队伍,以才促产,发展乡村产业经济,产才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领导是一个单位的核心。作为领导能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使用人才、是否懂得用才之道,是一个单位各类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因此,作为领导必须研究用才之道。如何把握用才之道,笔认为,在具体操作中应从知才识才、用才容才、育才举才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经贸实践》2005,(7):1-1
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特征:天人调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古人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人调谐思想可以通过营造和谐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人的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突出人才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只有把人的发展、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那么这个企业,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才有发展,才会在激烈的竟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挖掘人才,用好人,管理好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步入市场经济以来,企业文化的竞争就一直与产品和价格、人才一技术和资金的竞争并存,只是其表现较为间接和缓,竞争的结果往往要经较长时间才得以显现,到近期才得到较多管理人员的重视。建设项目因属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人才的作用非常突出,对人才的要求颇高,所以建设项目的管理层往往是大量集中人才之地。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从事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劳动者的心理与思想意识状态对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极大,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承担责任、协调关系去管理的人与一个心不在焉、遇事推倭的管理者,其作用会有天壤之…  相似文献   

14.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本文围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与服务、高级人才培养等,探索构建人才工程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发展已经使人才市场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21世纪是个崭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也山越来越激烈。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是人才市场最早的耕耘者之一,他们一直怀着一种神圣的理念从事者为人才服务的事业。他们认为,为人尽其才服务是神圣崇高的职业、内涵丰富的专业、功德无量的事业、大有作为的产业。韩光耀说:作为为人才服务的专业机构,我们愿天下怀才之士人尽其才,愿各项事业在人才竞争中走向繁荣,在寻求机遇、迎接挑战中,我们愿为您的事业的发展献上一份真诚。早就…  相似文献   

16.
《发展研究》2004,(10):1-1
科学人才观同科学发展观一样,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人才工作经验,顺应人才发展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人才观对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育才、聚才、用才等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科学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孙会玲 《经济论坛》2005,(20):83-85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活跃的流动性并且能自主决定配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发生流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规则,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正常的、规范有序的流动,才实现了人才资源趋于合理的配置,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才问题是党十八大所提出的竞争核心之力,把天下的人才都汇聚而用,才能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几乎所有城市的共识.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战略议题.人才政策有利于人才引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医院的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财赋者,邦国之本,如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财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治国安帮、强国富民的重大问题。文章以和谐社会为背景,分析和谐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爱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