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镇化水平44.9%,比1982年的21.1%提高23.8个百分点,25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10年-15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14,(10):8-11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全析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在2010-2030年将增加2.68亿,这个数字将是同时期全球城镇人口增加值的五分之一。203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9.4亿左右。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预计2040-2049年间中国城市居住人口会逐渐下降。省市地方官员已经设置了不同的城镇化目标,但流向城市的人会选择机会或工资更多的地方,不关心政府官员的偏好,因此地方城镇化目标很可能落空。全国各地的城镇化趋势会有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以广东为首)会出现最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从2010年到2030年增长超过11240万;中部地区以同时期7120万的增长紧随其后;东北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没那么快。文章《2030年的中国城市化》将为大家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敬请阅读。  相似文献   

3.
要闻     
我国城镇人口接近6亿城镇化水平已达44.9%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约5.94亿,城镇化水平达44.9%,从1982年以来,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目前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约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4.
胡宏 《中国西部》2013,(18):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农村人口6.57亿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关系,科学应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一词这几年在我国很热,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都像一阵狂风吹来了。这股城镇化浪潮表面看是金融危机对策的结果,实际上是中国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按照经济学家钱纳里"标准模式":当人均GDP在800—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为50%—60%左右。实际上,我国在1999年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2011年的10年间,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未来10年,据专家测算,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自2014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之后,12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要正确预测我国未来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的增长,首先要正确评价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状况,建立一个反映实际的预测基础。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上海经济》2014,(10):2-2
"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维克多·雨果语)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如此。人们不难感知:一个城镇化的新潮正在中国奔涌。根据"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全析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在2010-2030年将增加2.68亿,203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9.4亿左右。然而,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人口老龄化、劳力成本增高和投资回报降低已经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倍受压力;  相似文献   

9.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有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城镇化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发动机"。而伴随着每年上千万的农民进入城市,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浩大的城镇化运动,并且从中不断获益。新型城镇化的红利已可预见,但如何加速实现,使其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历程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但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场城  相似文献   

10.
正短短三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51.27%,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经有118座。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令世界为之惊叹,但人口众多的超大城市的纷纷涌现,却暴露出10种"城市病"。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11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这标志着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城市的恣意扩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我国许多城市的"城市病"进入集中爆发期。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201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8274万人,增长1.7%。从城镇化的构成来分析,农民工是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也必将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内容。西方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我国的城镇化背景是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政策下的“二元结构”,是基于城乡差距基础上的“推一拉”效应。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约18%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4%,28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从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城镇化率从30.5%提高到44%,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平均有约1700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城镇化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利用我国1991年至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城镇化动态演进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城市软实力指数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驱动作用。以2002年和2012年为重要节点,将城镇化阶段分为早期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影响城镇化率的因素呈现出明显的结构特征,不同阶段对应的发展驱动力不同。在初期阶段,城镇化率主要依靠商品市场经济发展驱动;在高速增长阶段,城镇化率的提高依靠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来驱动。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期阶段,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软实力水平。此外,海陆统筹可持续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城市环境和文化活动等城市软实力的提高会推动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而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目前各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5.
韩博  许海霞  汪涵 《改革与战略》2015,(1):14-17,3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核心。文章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交互项共同影响城镇化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人的发展三者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存在并且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以来,中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80万人。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成了现阶段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城市化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呢?文章从经济因素、产业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十几个指标中去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影响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二三产业发展、进出口总额和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乡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现状:流动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大约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城镇化高歌猛进驶上了快车道: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51.3%,10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配置中,人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最困难的因素,因而推进城镇化的本质,就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但如何实现好这种人的城镇化?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城镇化呢?笔者认为这要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的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跃升到了2012年的52.6%,并在2011年就实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城镇人口超越农村人口的这一根本性跨越。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2013年6月公布的《国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不同情景下,我国城镇化未来格局分异。认为,我国人口城镇化将在2032年左右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届时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人口城镇化的区域格局上,据模拟,东部地区城镇化增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32年左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0.2%、28.7%、21.0%,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总数分别增长59.0%、54.7%、40.6%,城镇化水平分别增加+1.7%、+0.2%、-1.9%。研究结论可为未来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