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和斯密共同研究的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和斯密的分工理论,对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消除脑体分工、城乡分工和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的动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集体生产力Ⅱ的产生源于分工与协作引起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配套投入的节约.  相似文献   

3.
依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素空间集聚理论,展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结构研究。通过城市引力、克鲁格曼指数计算,比较分析城镇群内部城市吸引力和城市产业分布的差异性,通过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集中度指标和不一致系数的测算,分析了山西省城镇群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城镇群规划与要素空间集聚趋势整体一致,城市间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群的要素集聚效应明显,但人口与生产分布仍存在不一致性。研究认为,山西省城镇群发展应该继续明确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特色,引导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城乡产业需要重新进行发展定位,并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调整,以突破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旧格局,引导城市非农产业和资本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民和农村地区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收益。这种城乡产业的迁移与调整应顺应产业组织演进和产业分工的新趋势,进行产业链层面的分工与重新布局,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最终形成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体系、城镇等级体系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此,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间产业分工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微观层面则需要企业加快组织转型与创新,形成城乡间新型的产业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产业转移问题,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处存有产业转移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地域分工的差异,产业必然会转向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国际资本流动,动因是资本追求高额的利润。20世纪以来,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产业转移理论,对于指导我国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乡产业关系是城乡关系的核心.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通过有效的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促使信息、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空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渗透融合、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本文主要论述了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现形式、当前城乡产业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主要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产业多样性来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业多样性的发展路径,培育和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就是要在西部地区依托城市增长极构建空间关联紧密的多样性产业体系,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推动西部地区产业多样性发展,应从打破地域分工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西部经济中心城市构建区域增长极、完善与东中部地区互通互联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培育和完善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由内生力量推动为主导的区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分工为基础的马克思劳动协作观认为,劳动协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产生空间经济性,还是产生社会分工的基本劳动组织形式。其贯穿在从企业(或集体)生产协作的微观层面到产业生产协作的中观层面,进而落实到具体区域的产业活动中,是推动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协作观是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1]。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经济发展[2]。城市群是建立在区域市场整合基础上的地域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必将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张志彬 《经济纵横》2013,(2):121-1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重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重建城市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等视角分析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基础,以及对城市经济增长、制造业发展和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梁军 《生产力研究》2005,(2):160-162
产业集聚理论吸收了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综合体理论等区域发展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集聚经济和区域分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在论述产业集聚的发生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区域经济的产业集聚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理论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处于趋异与趋同并存的嬗变时期,分工与集聚将使产业结构布局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在吸收地域分工、产业集群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导向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基于产业群块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划分构想及政策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7)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餐饮产业集聚有同类型餐饮企业集聚、互补型餐饮企业集聚、链环型餐饮企业集聚、融合型餐饮企业集聚和配套型餐饮企业集聚五种模式,促进其升级的机理有共性,也各有特性。用区位商法分析山西餐饮产业集聚度与全国其他省份、中部及周边省份集聚度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配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级区域形成晋菜餐饮产业集聚格局;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区域形成中外菜系餐饮产业集聚格局;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区域形成文化餐饮产业集聚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分县城乡人口老龄化时空差异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刻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时序演变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县域城乡老年人口空间差异与关联性,并结合空间回归模型对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论为:①城乡老年人口绝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不考虑政策因素带来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乡村老年人口始终高于城市,但增速较缓。②然而,乡村较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速度快于城市,老龄化"城乡倒置"呈现"缩小—再扩大"的阶段性特征。③城市老龄化以东北三省、苏北及川渝为甚,乡村老龄化呈"三足鼎立"之势,以乡城人口流迁主导的城乡差异格局开始凸显,具体围绕长江三角洲、川渝、呼包鄂榆城市群郊县分布。城乡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乡村集聚性大于城市,区域不均衡较城市更明显。④新时期,人口迁移构成城乡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各异,经济因素影响不显著。文章旨在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人口统筹发展指明方向,为城乡后社会主义老龄化理论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解释世界市场的形成、劳动力集聚以及国际贫富差距等现象时,新经济地理学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结论。由于阶级立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析结论存在一定差异性。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国际分工的产物,也是资本逐利本性的必然结果;劳动力集聚的实现是国际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劳动者与资本家利益分配动态协调的过程,是工人依附于资本家的程度得以强化的过程;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及严重的国际剥削是造成国际贫富差距呈现出拉大趋势的重要原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在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当今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杭州城市郊区化问题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周敏 《经济地理》1997,17(2):85-88
郊区化是城市与乡村两大板块的碰撞在城乡交接地带──城郊的作用过程.也即是城市扩散机制与乡村集聚机制在城郊地带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郊区化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研究侧面:如果把郊区化看成是乡村城市化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类型、可以着力研究在城市性因素的扩散和乡村经济社会’父展的双重背景下、城郊地域在功能、结构、景观等方面的城市性状态的增加和农村性状态的减少过程;如果把郊区化当作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较高阶段、则应当着力研究郊区地域变迁与城市本身在人口、经济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衡量某一地区是否…  相似文献   

17.
沈抚同城背景下抚顺市石化工业园区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城化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各自城市的产业优势和特色,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融合.同城化不仅是地域的融合,更是优势产业互补的经济融合本文根据石化产业链的特征结合沈阳的优势产业,探索在沈抚同城背景下如何构建以产业互补和融合为目的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政策导向的石化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蕴含了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配置、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等理论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格局历经了大区协作、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多极发展的变迁。多极经济格局更能体现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区域发展差异,且已然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多极经济格局却加剧了经济竞争。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外向型的外围经济带、以外带内的经济走廊和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以强化区域协作、弱化区域竞争。  相似文献   

19.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产业融合的新趋势是数字时代的鲜明特征。通过分工理论解读马克思的产业融合思想,进而分析对数字融合的适用性,对于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求数字经济政策的理论支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马克思分工理论框架的解读,从分工的理论到实践、工场手工业的混成到有机、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演进、大机器应用的影响等方面,再认识马克思的产业融合思想。其次,分析工业时代不同阶段的产业融合,提出数字时代产业融合新特征。再次,应用马克思分工融合思想,对数字融合发展的本质、界限、前提、劳动力结构的分化“、消灭分工”的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工业化与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偏向政策的根本原因 ,在生产要素投入的产业配置与地域空间配置两个方面割裂了城乡社会经济联系 ,导致城乡矛盾和“三农”问题产生。只有选择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才能打破城乡在产业和地域空间方面的市场分割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