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升高、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发展壮大甚至生存的困境。电子商务以“全天候、全方位和零距离”的特点,改变着传统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对帮助我省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了。作为这份刊物的老朋友,我常常为它的覆盖面的拓宽和信息量的增加而高兴。《江南论坛》复刊于1993年,正值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的重大决策之后,又值邓小平南巡讲话一年后。此时,上海经济驶上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有力地拉动江、浙两省的经济整体提升。江、浙两省对发展策略作出调整,开始主动融入上海经济圈,相继提出依托上海,接受辐射,联动发展的省际发展政策。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有呼之欲出之势。历史上任何的经济变迁,总是呼唤文化上的策应和支持。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轮廓初现,江苏人尤其…  相似文献   

3.
中山积极探索实践以“一网式”审批为带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优良政务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必须顺应我国推进经济转型以及对外国际接轨的时代潮流,突破块块为主、壁垒分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五个“统筹”的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形势和历史条件下,我们学习“三创”精神,把握思想内涵,理解精神实质,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做到以“三创”精神为动力推进地税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7.
周谦 《江南论坛》2003,(12):18-20
强化发展意识——为推进“二次跨越”、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创造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书柜上,摆放着一本平凡的书:1988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没有特殊的装璜,没有刻意的艺术设计,连书名也是那么平淡的。然而,在她身上却记录着广东经济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征程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87年10月下旬,党十三大举行期间,中央与国务院领导人提出广东省要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  相似文献   

9.
《意见》指出,工业(特色产业)园区是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充分发挥工业(特色产业)园区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管理需要出发,就全面推行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的项目准入管理,进一步提升工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特制订了“准入门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樊荣强 《新经济》2003,(6):36-43
当年“可怕的顺德人”以激情和机智成为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但今天,顺德人在后改革时代的利益格局重新分配中革掉了自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顺德,因为自恋、陶醉而迷失在前行道路上的鲜花和掌声中,丢失了自己的新奶酪。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复刊10年了,回眸10年历程,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我们走了一条“跨区域传播”之路。跨区域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媒体显现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规律。它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传媒领域的一种反映。经济的全球性整合和区域性整合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必然要求文化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在经济整合、文化整合、社会整合的背景下,地区性传播如果囿于原来的一隅之地,既不能把本地信息传播到外地去,也不能使当地的受众认知外面精彩的世界,就会变得抱残守缺,封闭自锁。于是,一些地方性传媒不再孤守一地,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涵盖面,从而声名远扬,同时把越来越丰富的外部信息推介给本地的和外地的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12.
苏锡常地区村书记队伍成长的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鸣 《江南论坛》2011,(1):18-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农村村级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3.
从苏锡常看长三角,行政区划与圈域经济之间的顽强冲突,乃是当前组建都市圈必须谋求解决的关键性矛盾。苏锡常是江苏省域内的城市群密集地区,同时又是在大上海的强辐射下,处于长三角大都市圈域内。在这里组建苏锡常二级都市圈,所遇到的行政区划壁垒难以突破的难题,更有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高平 《江南论坛》2004,(9):28-29
苏锡常同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三市地缘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苏锡常的民营经济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经济发展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的,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培育、90年代的稳步前进和进入新世纪后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苏锡常民营经济发展与各市的经济基础、发展路径、社会环境等方面紧密相连,其发展各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是主要动力,工业化的程度通常作为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在当前经济与社会形势急剧变动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走出一条具有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肖锐 《江南论坛》2009,(9):15-17
所谓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创造性产业,是在现代网络传输等高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从产业结构上看创意产业就是在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是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姜庆余 《江南论坛》2004,(10):37-38
事业兴衰,人才是关键。中央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有效推动经济和社会伞而、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无锡新区的人才工作中,就是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通过全而推进“人才工程”,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无锡新区组建十多年来,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人才兴区”的发展战略。加强“第一资源”的建设,在体制机制、政策运用、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地优化了人才环境,加速了人才的集聚。至2003年底,全区  相似文献   

18.
无锡地区有不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诸如以无锡泥人为代表的民间文学艺术,以无锡排骨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它们不仅极大丰富了无锡的文化发展史,也成为无锡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招牌”。目前,这些传统文化大多已产业化,而在产业化过程中,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19.
20.
苏州的发展已越来越令世人瞩目。2003年,苏州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02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已名列第五位(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77万元,可折合57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409.9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大中城市名列第六位;完成进口贸易额656.6亿美元,仅次于深圳、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