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经济转轨不断深化的宏观背景下,辽宁省就业总量变化和就业结构变动同高速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经济转轨对辽宁省就业问题所产生的冲击和长期影响,并提出了促进辽宁就业合理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和评价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本文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辽宁省总的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符合奥肯定律,但拉动效应不大;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最强;第二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入手,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辽宁经济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5年间,劳动投入是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来看,辽宁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常态内涵研究辽宁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方案给辽宁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总结新常态下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新常态下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扶持、企业合作、技术开发三个层面阐释新常态下辽宁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启示与建议,进而寻求新常态下如何实现辽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规划方案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丹红 《商业时代》2008,(13):102-104
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促进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例,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雪茹 《商场现代化》2016,(30):165-166
传统的产业结构积弊之深让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困境,基于辽宁当前的经济现状,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方针,分析辽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指出辽宁经济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几大问题,然后在人才、投资、政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方略,为实现辽宁经济健康永续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辽宁省1990~2008年的FDJ与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表明: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辽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双对数模型求解就业弹性的方法为基础,结合1992-2006年间黑龙江省就业人数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对黑龙江的就业弹性估算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有限.黑龙江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的关系,大力发展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由一元化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上配置的均衡,以此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呈现一致性。这并不完全是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而是影响就业增长其他因素的负效应抵消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部分贡献,也有经济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宏观政策等因素。应采取增加劳务输出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单纯GDP取向、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实现经济与就业一致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就业具有一定的弹性,有研究表明,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但是随着就业政策的调整,大量就业事实反映调整后的弹性就业素质仍然偏低,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率.由于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解放生产力解决离散性的失业率效果不大,因此,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周期性的失业仍然存在.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整的是围绕投资...  相似文献   

11.
王昱婷 《中国市场》2010,(36):29-31
为了弄清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利用辽宁省1988—2008年的年度统计数据,从进出口总额、进出口规模、贸易伙伴等方面对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利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0对GDP和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辽宁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此外,本文对于如何发挥辽宁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目标.文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短期内表现出非一致性,但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河北省经济增长并未拉动就业增长,而就业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河北省建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联动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中存在着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从宏观总量的角度看,消费需求较投资需求具有更高的就业提高作用,且长期最终消费支出的就业弹性要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缺陷在于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需求,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却大于投资需求.正是这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陷阱,导致经济需求无法持续提供就业需求,从而在长期形成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局面.为改变这种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增长方式,从政策层面来看,应该考虑的是采用更高工资水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而形成新的就业需求.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在短期内可能形成对利润的挤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将形成收入分配差异的优化,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形成持续的就业需求,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与两个重要贸易伙伴日、韩两国的经贸往来对辽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辽宁与日本韩国进出口贸易和辽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与日本韩国进出口贸易与辽宁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最后对加强辽宁与日韩的贸易往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GDP增长的关系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最主要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就业弹性越大,表明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吸纳的就业就越多,反之则相反。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就业弹性会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也很复杂。  相似文献   

16.
李连根 《商业研究》2003,(22):54-56
我国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就业高增长,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就业弹性不断下降,政府必须协调经 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建立就业 预警机制。提高就业密度和提高就业弹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辽宁省农村的总体经济结构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了几点辽宁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业复苏既是实现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也是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近年来高增长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弹性却在不断走低,而中国就业增长缓慢是内生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中的。为了促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就业复苏,就业增长应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先目标。同时,应在城乡统筹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加大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0-2009年间省级非农GDP和非农就业人员的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具有相异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地区,其就业弹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导致了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这个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初衷。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理解就业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实现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