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雨涵  任拓 《城市建设》2010,(3):376-376,378
中美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美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关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存在的障碍及其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分歧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美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美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关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美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美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存在的障碍及其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处于困局之中,为推动中美关系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必须发掘新的合作增量,重新拉近中美经贸合作的纽带。其中,能源合作是中美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领域。中美两国通过能源贸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既有利于缓解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也有利于推动两国资本更加顺畅的双向流动,更有利于形成中美两国密切的产业互补关系,推动两国在经贸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未来我国一方面要加强与美国能源合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能源进口多元化、推进能源进口人民币定价、关注能源价格变动、创新能源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我国能源风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美能源关系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在美国"能源独立"背景下发展中美能源关系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增进互信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稳定、加强两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方面合作和搭建更多的能源交流与合作平台,等等。  相似文献   

6.
赵殿玉 《经济师》2008,(2):24-27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密切,范围不断扩大,两国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能源下游领域的合作机制。由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进口量快速上升与国际油价的飙升,中美两国在能源上游和中游领域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如何确保中国能源战略的安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十分紧迫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美国的能源战略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是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动的新合作领域。金融危机后,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但双方利益出发点有所不同。随着合作的深入,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无论是合作理念的矛盾或是实际贸易  相似文献   

8.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和"去美元化"的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背景下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功能偏离、人民币金融交易功能的缺失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绊脚石.能源兼备物质与金融属性,在弥补人民币定价与金融交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探讨能源合作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通过数据分析中国与中亚间能源合作现状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了提高跨境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额、扩大人民币对外投资额、建设中哈霍尔果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等以能源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韦磊 《经济研究参考》2012,(20):12-18,51
随着中国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能源问题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智库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关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智库近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中美能源摩擦;第二,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与世界其他能源富集区的关系。围绕上述方面,智库主要评论了中国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行为影响、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及其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智库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6月18日闭幕,双方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并宣布正式启动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形成了本次对话里程碑式的两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论述中国能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强调发展新能源技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中国21世纪能源可持续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演变历程,分别从中东、中亚—俄罗斯、亚太、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阐述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美国能源市场的供给水平、供给结构、需求水平、需求结构和能源的进出口贸易水平及其结构,用大量的数据将美国能源市场的概貌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美国能源供给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一般变动趋向。最后,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政府对能源市场的干预政策,显示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能源产业的调节职能与所使用的调节手段。这些对发展我国的能源工业和能源市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市场的上游价格已完成市场化并与国际接轨,而终端零售市场价格却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有证据表明,政府的这种管制很可能是出于对于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的担忧.政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也对国内炼油、发电等下游企业进行补贴和税收减免,以缓解企业压力.从长期来看,这种管制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势必将影响居民的长期福利.但在现在的经济局势下,立刻解除管制必然会对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政府应该通过鼓励能源企业用户进行节能设备的投资,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价格干预,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市场化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分析荷兰《2011年能源报告》,可看出该国能源政策的要点是既要朝着低碳经济过渡,也要为保经济增长而适度使用燃煤和天然气;在巩固其在天然气领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保持荷兰在西北欧能源枢纽地位。通过以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和智能电网为例,凸现荷兰在这几个领域里的独到之处,借以说明该国能源政策的产业技术背景。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加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加拿大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还是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本文着重介绍了加拿大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战略、科技规划和科技行动、相关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有关作者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21世纪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上升和对国外油气依存度的加大已是必然趋势。鉴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波动,能源问题又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点,有必要对我国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际能源运输系统是当前实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途径,它主要由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构成。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线路长、环节多、整体性强、受攻击门槛低,它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脆弱性;而来自于途经国家政局、大国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方面的威胁加剧了这种脆弱性,并导致了国际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国际社会应当从世界经济的全局出发联手建立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消除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它的威胁,以确保世界经济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The procedure described allows comparison of various energy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hose using fossil fuels, solar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The procedure allows a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each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urplus of energy beyond the output that could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process energy (i.e., the energy needed for self-reproduction). The analysis includes all energ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mmitted to the process, throughout the entire economy.To quantify the feasibility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 input-output ratio was calculated for 44 processes. The calculations exclude fuels transformed directly into energy output. Adjustments were made for differences in quality, end use, and time of use. A low ratio means that the process should receiv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or else should be dropped from consideration. 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a feasibl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may decline with time because of a resource scarcity, indicating a falling desirability. Highly desirable processes, ones with ratios that show the least signs of declining, should also be compared for future us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lative effects on labor needs, capital requirements, the demand for critical material,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Policy conclusions are hampered by an unevenness in the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data. Nevertheless, a useful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energy analysis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能源非常短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严重不足,煤矿已经关闭,核能禁止使用,电力仍需依靠进口。据意大利新技术能源与环境委员会(ENEA)最新统计,2007年意能源对外依存度为85.6%,远远超出欧盟的平均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意大利传统能源的生产、进口及消费情况,同时对意大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