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不处处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处事方式。近年来西方管理理论与方法在中国遍地开花,对中国的管理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民族性格。首先,中国人是很重视面子的,而且不喜欢被别人管,更不喜欢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管。只有根据中国人的思维特点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达到合理的状态,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儒家经典《大学》强调先修身而后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只有修养好自身,才可以管理好家族和国家,最后天下一统。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修己是管理他人的前提,安人则是修己的导向。换言之,管理是一个"内圣外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修思禹  赵福帅  赵国瑞 《英才》2012,(10):144-145
有句古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个现代词汇叫"共赢"。两者的意思都是想说明,借助别人的帮助,懂得团结协作,才能最终成功。曾经,我们喜欢强调商场如战场,而如今,随着市场规则的健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你死我活争夺的结果更多是两败俱伤,而心平气合的取长补短才能让大家都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职场导航     
《经营者》2001,(11)
<正> 身在职场小处不可随便对不喜欢的老板也要尊敬当你不喜欢你的老板时,如果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那么终将影响双方关系和个人前途,因此,对这样的老板也应采取应有的尊重行动。就餐点菜时不要犹豫不决有些人在与人一起去餐厅时,常常无法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另外,有些人还会有好不容易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后,又要求取消而另外再更换其它东西。此时,如果是女孩子,则会给人留下判断力不足的坏印象。如果是男士,可能会被人瞧不起。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最近冒出了离职的打算,别心急,读一读《职场色商》,或许你会改变主意。这是一本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职场"内观自身,外观他人’的书。书中提及,人们之所以辞去某个职务,更多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某些人,而不是因为某些工作。此外,不同性格的人之间发生冲突,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对方的优点。这几年,乐嘉的性格色彩学狠狠喧嚣了一把。初见《职场色商》一书,人们第一感觉可能是"又一部跟风之作"——封面设计似曾相识,也是把  相似文献   

5.
弥拉 《英才》2004,(6):122-122
女作家的名声不知什么时候被搞坏了,因为有女子常常口出惊言:“男人是喜欢被女人掠夺的.男人的本性是被女人控制。”  相似文献   

6.
张庆生 《政策与管理》2011,(11):126-126
我的朋友“加肥猫”,据说是青岛很有名气的文化人,据说特别喜欢文艺女青年,也特别被文艺女青年喜欢。这个神仙虽然不是房地产圈子里的人,但常常给我电话,讲他的一些对房地产的惊奇发现。  相似文献   

7.
理想与道德     
选择朋友和合伙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陷于误区,常常被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所诱惑,而不了解他是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并不一定是合适的搭档,而有道德底线的人一般可以共事。  相似文献   

8.
本色     
一个人说另一个人:那人很本色。这是夸奖。人与人交往,谁都希望对方示真而不饰伪,所谓"推诚相见"是也。买东西,谁都喜欢本色的东西。馒头增白,木耳染色,黑豆着墨,粽子翠绿,枸杞子艳红,烦人。被化学药品或制剂浸染,有毒有害,得仔细甄别。与人交往,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人在物都有不本色的时候,不良商家以"色"骗人,坏着良心是为赚取利润;而人的不本色,缘由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9.
粗粮扎嘴、柠檬发酸、大蒜太冲、苦瓜太苦……很多食物的"口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它们却是被营养学家们推崇的保健食物。难道食物也是"良药苦口"吗?营养学家们道出了个中缘由。热爱甜美、精细、香浓的食物,不喜欢苦涩、粗糙的食物——其实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这种口味就已经形成了。这也不能怪人们挑剔。其实,上述这些保健成分,也同时有一些副作用——在摄入量过大的时候,会妨碍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领导者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个性,什么样的优点,什么样的缺点,自身有多大的价值,有多大的潜能,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准确把握自己,避短扬长,与他人有效合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自己尚难把握的领导者,又如何去操纵他人,驾驭组织呢?  相似文献   

11.
高慧 《价值工程》2010,29(26):144-144
"中国有一千万人喜欢看FLASH,有七,八十万人喜欢做FLASH"这样的数字已经表明,一个有着大量需方和供方的市场已经形成了。只有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应,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平面动画制作职业技术人才。本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思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Flash动画制作》课程开发的理念、思路和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一些人惟恐被人遗忘,不断地添加身外之物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而有的人,因为自身的充实不需要任何堆砌之名。他们因为让人"忘记",反而更加令人铭记。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卫生行业尚没有"幼儿养生"这一说法。当被问到"招的医护人员是否都有医疗从业资格"时,该按摩师表示,"不管有证没证,都是经过培训才上岗,对儿童绝对有保健效果。"据他透露,现在很多人师从"老中医",公司就非常喜欢这类有"行医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周围喜欢"窥探"的人很多,例如某某人和领导关系不-般、某某人家庭不睦等等-些比较隐私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往往被称为办公室"八卦".而制造八卦者则被称为"八卦男"或者"八婆".  相似文献   

15.
只有专业而善良的中国人才能成为最优秀的经理人。 现代人不喜欢“善良”这个形容词。女人被称善良表示不够漂亮,没有特色;男人被称善良表示没男子气;主管被称善良表示管理不果决,部属被称善良表示冲劲不够。总之,善良不是个好的形容词。奇怪的是,同事们却会用善良来对媒体形容我。媒体总是纳闷着,一个像狮子一样的人,怎么会用善良来形容呢?  相似文献   

16.
在港台娱乐媒体上,他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他的绯闻常常伴着他的每一次音乐制作;在大陆他制作的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凡人歌》、《当爱已成往事》、《让我欢喜让我忧》等等,被无数人传唱。谈及生命的起起落落,随你喜欢不喜欢,但这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17.
你是让人喜欢还是让人讨厌的上司?在你还是个小下属的时候,你的老板是不是有些毛病让你无法容忍?你的中层经理是不是业绩出众,却常常受到下属的抱怨?很多经理人都喜欢说:“领导是门艺术。”不过多数人都很难身体力行地将“领导”艺术化,能做个让人喜欢的上司已经不容易了,千万别再给自己贴上“讨嫌”的标签。《中国新时代》杂志日前对本刊读者俱乐部中的300名经理人进行了调查,并列出最不招人待见的10个经理人“恶习”,身为上司的您,不妨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似文献   

18.
北辰 《中外企业家》2005,(7):110-116
美国经济这块面团,如今的酵母素是什么呢? 小企业抖机灵,或许跳成"大力神" 美国人向来富于创业精神,很喜欢兴办企业.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及通讯技术方面的升级换代,使制造业和各种花样翻新的服务行业高速发展.而这次冲浪的是一些新型企业家.他们多是各名牌商学院的毕业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见识进入工商界,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且多数在大公司任过职.他们是不满足现状,跳出来创"新天地"的人.  相似文献   

19.
敲门的学问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去敲自己家门的人大多是户口本上被称之为户主的,而决定开门与否的人,虽然名份不够却执掌实权,丈夫主客兼容的地位通过敲门这一环节被显现出来.说起来,这也许是男人的社会属性所造成的,有事业心的男人在外边忙事业,没有事业心的在外面找乐子,喝酒、打牌或其他的什么,但不管是忙事业还是在外面找乐子,在敲门这个问题上都是一样的,必须经过妻子开门这一关,"敲"与"开"之间的学问极大.  相似文献   

20.
读书有道     
我们品茶时,常常会说到茶道。喜欢文化的人又总好品茶读书愉悦情怀。因而我觉得这虞书品茶中也是有“道”的,也就是“书道“吧。而且这“书道”还引人入胜,自然之间,就让人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流连忘返而“乐不思蜀”的境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