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袁岳 《商界》2008,(7):1-1
王均瑶我见过一面,后来直到他去世我再没有见过;我也见到过华罗庚教授一次,然后就再也没见过。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大部分的人我们在这一辈子只会见面一次。我曾在很多大学做职业演讲时给在座的同学说,“也许这是这辈子我们之间唯一的一次见面”。当我坐在从北京到洛杉矶的飞机上的时候,旁边是一位大约60多岁的老人家,1米8左右,很有风度,我猜想他是一位退休的商人。  相似文献   

2.
1996年9月20日下午,刚上班就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走进办公室。“老大爷请坐,您有啥事要我帮助吗?”“小伙子,今年那个《光彩》还订吗?”“还订。”原来,王大爷在商业街开一个小卖部,他自己不识字,就叫上小学的孙子利用星期天把每期《光彩》念给他听,两年来二十几期从没错过一期。他说马上又到订下年报刊的时候了,来问一问,可不能错过。他说,从《光彩哪儿学到了不少东西;听到了好多新鲜事儿;了解到许多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也从那儿受到鼓舞,不再感到干个体没面子了。就拿上半年来说,他听到卖食盐还要有专卖证,否则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3.
龚细鹰 《华商》2014,(8):1-1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是个寡言之人,吃饭期间,他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很少插话。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问道:“爸,怎么了?”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我与他合作过几次,对他印象不错。  相似文献   

4.
吴虹飞 《市场周刊》2010,(8):127-127
我决定写点关于艾未未的文,因为我们认识六年了。六年对他来说,不算长,对我来说,不算短。他每次见到我都会请我吃饭。古人说“一饭之恩”,他可不止是一饭了。  相似文献   

5.
日前,记者在舜天西服厂采访获悉,最近一阶段,世界各地的服装大腕纷纷伸出“橄榄枝”:一位长期合作的德国客商要求将供货量从每年20万件套提高到30万件套;加拿大最大的一家男装供应商提出租赁一个车间,专门为他供货;还有美国客商想把机器设备提供给厂里,条件是每月供应一定数量的服装……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告诉一个女孩,吃苹果对身体有好处,她也许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我说,吃苹果可以使皮肤更好、脸色更红润,她也许就会有点动心了;如果我告诉一位男士,多运动可强身健体,他也许会当作没听见,但如果我说,每天5分钟仰卧起坐,可以消除啤酒肚,他也许会去试一试;如果我告诉一个小孩子,喝牛奶有助于身体健康,他也许会当作耳旁风,但如果我说,每天一杯牛奶,可以长得更高,他也许就会行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佐木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退休职工,他唯一的爱女也在丰田公司任职。一天,女儿高兴地告诉他,自己谈了一位男朋友,是大学毕业生,今天准备上门拜见双亲。佐木十分兴奋,换上了自己最心爱的丰田公司厂服,等待新女婿上门。一会儿,只听见楼下几声汽车喇叭声。佐木往楼下一看,只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手捧鲜花,朝楼上走来,心里一阵喜欢;但仔细一看他驾驶的汽车,顿时变了脸色,厉声命令女儿把他赶走,不允许进门。女儿满肚子委屈,老人却声色俱厉:“不爱丰田车,就不配娶丰田人!”从伦理道…  相似文献   

8.
王文正 《浙商》2009,(18):60-62
8年前的土地出让协议如今成了一页废纸,这对于远赴山东文登投资发展的浙商金位海来说。造成的损失不言而喻;而他最大的担忧则是来自重复建设同类市场所带来的弊端和隐患。  相似文献   

9.
张娟 《国际市场》2006,(9):33-35
阳光,从明亮的窗玻璃洒进室内。这是2006年7月的一个早晨。我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的肚子里装着许多学问,但是此刻,我从他的笑容中,更多读到的是慈祥、平和。他静静地坐着,静静地听我说,静静地为我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0.
美国某公司总裁Jemes先生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即便是和他在广州星巴克咖啡馆的一次聊天,也总能让我从他那里学到不少经商之道。 “市场立本、流通盈利、销售为先”:这就是他告诉我的成功“秘诀”:随即,他给我举了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AA制     
在德国考察的一天晚上,旅居德国的大学可学来宾馆看我,还带来一位德国朋友,他居然能说汉语;德国朋友专门在中国学过汉语,而且是当年“来华传教士”的后裔,我立刻想到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话题由此展开,“工具”保持沉默,我的同学慷慨陈词:“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楚桥 《广告导报》2005,(12):72-73
学生管他叫虎哥,也叫他肖大侠;广告学院的院长叫他肖老大。他的学生说他是个扔进人堆就找不到的人,样子看上去既不像艺术家,也不像教师,更不像广告人;然而,他有他的坚持和爱。肖大侠说他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人。有很多柔情的东西。在我看,他更像是他理想的田园里的一位守望夕阳的农夫。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是领导心中处理急难重活的重要人选,是下属心中解决难题的坚强后盾;他是儿子口中的“键盘虫”,妻子口中的“工作达人”;他曾经一年里通宵加班30多个夜晚,十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每天做好工作日记的良好习惯……一直以来,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中用不平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陈更 《市场周刊》2009,(8):62-63
据悉,范跑跑重回都江堰光亚学校教书。有朋友邀我就这件事情发表评论,我认为确有必要谈谈。首先,对范先生重回工作岗位,表示祝贺。道德贬抑、思想批判,甚至法律惩罚,不应剥夺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份正常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台湾广告导演叫萧雅全,片子拍得很棒,几次想与他合作都因他档期不合适未能如愿。那天看台湾《广告杂志》,一篇广告抓住了我的眼球。标题是“积木的可能性,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广告主正是萧雅全的“积木”影像制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座谈会上,刘云山同志讲到有位作家说当作家要搞清楚“我是谁”时,他说新闻工作者也一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笔者深感此话很有针对性。对新闻媒体记者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我是谁”,才会正确理解“为了谁”,才能明确知道“依靠谁”。  相似文献   

17.
宋新宇 《华商》2014,(22):70-70
一次,与一位老板交谈,他跟我诉苦说,他的企业有近十年的历史,一年有几千万元的营业额。前些年公司发展很快,但最近两三年不知为何,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不仅如此,作为老板他还感到越来越忙——产品的设计要亲自去抓,不然就出不来好产品;产品的销售也要亲自管,不然销售不但上升不了,还会下降;生产也离不开他,因为自己不在现场管理,就会出质量问题。他问我,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一度天真地以为类似“返佣”的现象早已杜绝,几年前就此问题请教一位营销员的看法时,他认真地说:“我始终认为对业务员来说,这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而不久前对刚从业不久的朋友随意谈起时,她也用颇为认真的态度回答:“如果客户要,我就给。”  相似文献   

19.
改变     
《电子外贸》2004,(5):1-1
我将要告诉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位牧师和他的妻子在田纳西州的乡村游历,他们在一家餐厅吃晚餐。这时,一位男士走进来,所有的人都好像认识他,他从一张桌子走到另一张桌子,和每个人打招呼,人们很高兴地向他问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入秋,我在香山碧云寺边上的一家茶馆,第一次听闻有京东商城这家公司。和我谈起京东商城的是一位基金投资者,他所在的基金是海淀区的一支国有产业基金。京东商城曾是他的潜在投资对象,他花了数月时间考察,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的勤奋和摆摊练出来的业务能力,在他看来是投资人安心投资的平安符。只不过,投资京东的决议在产业基金内部被否决,今日资本在当年4月以1000万美元人股京东商城,他引以为憾,并极力推荐我去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