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连有 《特区经济》2009,240(1):191-192
乡村旅游在北京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验营销对乡村旅游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北京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体验营销的运用。但是,目前北京乡村旅游对体验营销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种种误区。因此,应运用体验营销的观点对北京的乡村旅游进行市场细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切实推进北京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旅游营销的创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作为文化体验载体的特征越来越凸显,使旅游营销成为竞争激烈的旅游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胜出的有力武器。创意是体验经济的高端资本,在旅游营销中融入创意的要素,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范莉娜 《特区经济》2009,(10):172-175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是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中的体验要素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体验要素立足于黔东铜仁地区在乡村体验旅游开发中的实例来展开对体验化设计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体验营销,是一种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本文根据体验营销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引入旅游体验营销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旅游业进行体验营销的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凌奎才  蔡月祥 《特区经济》2010,(12):163-166
本文针对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的资源现状和特色,从乡村旅游的体验角度,通过对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调查与动机分析,设计了乡村体验游的深度开发策略:乡土风情体验、乡村文化体验、乡村劳作体验、乡村娱乐休闲体验、乡村特色餐饮体验、乡村儿童素质教育体验和利用网络,加强游客之间、游客与度假区之间的深度联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武汉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武汉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但是武汉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营销方面还亟待改进。基于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营销分析,对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对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调研,在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武汉远城区乡村旅游的4P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不同以往的经济开发模式,利用体验经济有效联合农村当地资本是眼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方向。本文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对政和县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劣势条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振兴南平市政和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8.
体验旅游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发展体验旅游有利于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西藏的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迅猛,但其产品的初级化特征明显,根本不能使参与其中的游客获得丰富、独特而又值得回味的深度旅游体验.要想使西藏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重视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首先指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阐释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体验真实性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体验真实的相对性,并从乡村旅游东道地居民、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者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最后提出在未来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开发中应该遵循各群体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体验的内涵对体验经济和体验营销命题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4种经济形态的划分并不科学,而可根据顾客价值构成来划分经济形态;体验营销具有创造体验和沟通价值的双重功能以及双重意义;体验营销并未超越传统营销的策略框架,但其营销哲学和策略思想仍有闪光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应该从农村市场的特点出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提供培训机会,创造学习体验;带动农民致富,创造收获体验;重视可户沟通,加强情感体验;调查促销方式,创造快乐体验;把握农村需求,提供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2.
杨冉冉 《特区经济》2021,(1):112-114
在快速的新型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自2012年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来,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相互影响,两者的实施主体与地域空间基本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创意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创意视角出发去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以及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晓斐 《特区经济》2010,(3):157-158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成功的旅游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对这种文化的培育和树立,还需要有成功的营销策略。因此,在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旅游文化如何开展文化营销显得迫切而紧要。本文通过针对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的路径分析,提出相应的营销实施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文化特色的挖掘、无形资源的转换、名人资源的推广、民俗资源的利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最后从观念、利益、形象、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21-126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乡村本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旅游的发展,乡村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质,乡村旅游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处方式都亟待解决。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对恩阳区万寿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万寿村宣传力度不到位但在周围的口碑较好,旅游者对万寿村的主导基因和衍生基因感知度高于依附基因,感知度较低的依附基因进一步影响了旅游者的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16.
对文化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使之兼具观光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和体验型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文章以太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提升文化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的路径和模式。在盘点太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其旅游市场客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区域形象设计,继而通过地区营销组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包装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必将能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内涵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虽已起步,但还处于较粗放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创新意识不够。鉴于此,文章立足开放式创新的视觉下,结合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研究桂、滇、黔三省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