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工荒"实质上是民工权利荒,是农民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和回应的"诉求荒".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民工依然未能摆脱低工资、低待遇、低保障、低权利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结构短缺.赋予农民工应有的社会地位,从法律上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具有高流动性特征,频繁地更换就业城市.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发生逻辑及其经济回报.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就业无法获得持续的工资增长,而通过在城市间的流动能够获得工资溢价,从而形成了跨城市流动就业的"推力"和"拉力";"岗位搜寻"与"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是农民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一拓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建设中协调发展的更高层次目标.就当前而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将社会保障作为重点和抓手,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大型水电施工过程中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农民工实行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基本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琴  李开荣 《农村经济》2007,(12):121-123
在经过多年的渐进式的、诱导式的制度变迁以及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工希望在城里定居的背景环境下,本文认为在制度供给许可和农民工有着强烈需求的情况下,可从城市、农村、农民和政府等多个维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的有效性,使已经迁移出去的、目前采取"候鸟式"迁移的农民工适时市民化.这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归族     
<正>城归族,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农民工群体。与"外出挣票子、回家盖房子、结婚生孩子"的首批农民工不同,"城归"们大多是自发回乡、拥有在城市打拼多年积累的资金、经验和眼界,是一批有经历的成功人士和能人。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春节后,"民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爆发,并逐步向中西部的部分城市蔓延.在"民工荒"背景下,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系统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对缓解目前"民工荒"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农民工自身的因素,积极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民工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出生在农村,读书在城里的农村人.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制度保障、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具体举措,切实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初开始,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原本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先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由于程度严重,被有些媒体称为"民工荒"现象.这与早先出现的、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民工潮"现象形成鲜明反差.虽然"民工潮"与"民工荒"表现出来的结果和影响不一样,但它们都是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问题,既是如何让长期在城里的农民享受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也是基于如何"安排"农民进城并享受政府公共服务考虑提出来的。一些研究机构为此很认真地做了大量研究,如一个权威机构估计,一个农民工成为市民,需政府增加支出约8万元左右。有些学者甚至把农民工在城里的生活费用也作为市民化成本提出来。深入而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实际是劳动力大量过剩时期的阶段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去年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余音未了,时下蔬菜批发价又跌至"伤农"惨状,毁菜之举,多处可见,极端者,有菜农因巨额亏损而自杀:另一面,终端价依然"高位",低收入的消费者仍感重负.有网友称:"贱在地里伤农民,贵在城里伤市民,菜价搞成了‘两面针'.  相似文献   

11.
如今,很多农民朋友专程去城里新华书店买农村科技书籍.虽然这样实在划不来,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来城里买书.因为不少地方的乡镇农村书店基本都停业了,农村买书、看书实在是太难了.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规划的战略发展目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民工大规模地迁移到城市中,为城镇化的推进起了重要作用。但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面临着种种融城障碍,无法真正市民化,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存在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其提供与城里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进而更好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地风土人情各异,外地农民工与当地人接触常会闹出很多笑话,甚者还可能引起一些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农民工外出务工要"入乡随俗",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危机中,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产业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农民工作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劳动力,就业形势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阐述金融危机与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了金融危机与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城里做工、生活.本来就应该和其他城里人一样,有理由获得各种社会保障.让农民用土地来换取这些东西,实在没道理. 如果政府在城市搞"二元体制",降低城市"新移民"的社保标准.那就增加了失地农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一直存在着城乡差别,城市中是以财政"兜底"为特征的"单位"保障,在农村,非正规养老制度仍起决定作用,而农民工的社保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都规定了农民工可以得到五大社会保险,但他们参保率却仍旧非常低,原因有二,其一,中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减少雇佣;从劳动者层面看,缺乏保障致使回流和不愿迁移行为发生.目前,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并不认同,有机会尽可能退保,原因有: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过高的门槛迫使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由此文章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改革思路,对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社会保障. 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减少雇 ;从劳动者层面看,缺乏保障致使回流和不愿迁移行为发生.目前,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并不认同,有机会尽可能退保,原因有: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过高的门槛迫使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由此文章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改革思路,对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社会保障. 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是不可能了,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在于"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不仅是当前反危机的需要,也是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城乡二元结构,把经济增长导入良性循环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不能忽视双重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我国城乡存在双重"二元结构",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二元结构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同的户籍身份,以此建立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乡分治".动态的二元结构是基于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主要是农民工,但不只是农民工)两种不同的身份,以此建立城市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市分治",使外来人口处于"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静态二元结构与动态二元结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双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隐性失业问题给中国经济面带来了诸多考验:农民收入下降导致内需启动困难,"三农问题"加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受阻.在短期内我国低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很难重新繁荣,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民工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融入的视角,通过对2014年重庆市农民工"农转非"意愿调查的实证,梳理农民工"农转非"的个人决策影响因素,并检验重庆市关于农民工"农转非"相关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城市就业、生活情况和农村联系情况对农民工将"农转非"的决策都有显著的影响。工作稳定性、家庭收入水平、城市住宅条件、城市社会保障参与度越高,在农村没有经济利益牵绊的农民工往往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因而其"农转非"的倾向越强。据此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公积金体系,并赋予优先分配权;完善土地弹性退出机制,创造和谐就业环境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其"农转非"个人决策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