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1年沪渝两市房地产税改革至今,已有五年,关于房地产税的热议却仍是居高不下,新财政部长的上任更是将这一议题推向高潮.本文采用供求理论和四象限模型对房产税作用机制进行论述,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上海市进行实证研究.理论显示房地产税对于房价在短期有平抑作用,长期效果不显著.实证研究发现宏观因素对于房产税的影响很大,同时房地产税与房价呈现微弱正相关,说明房产税对于上海市房价的调控作用不明显,房价受宏观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针对房价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部分,重点考察预期冲击对房地产部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首先,预期冲击会显著影响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并通过房地产部门将波动传导到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其次,会引起对非房地产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再次,对非房地产业的实际变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在长期则较为有限;最后,房屋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在整个样本期的大部分波动.此外,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分析显示,在存在预期冲击的环境中,对房价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所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以我国1994年至2011年的最新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房价变化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样本区间划分为三段,分别研究了新住房制度雏形建立以来、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以及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而言,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三段时期都呈正向但较微弱;房价促进消费的效应在长期要大于短期,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渐强的态势;对于金融危机以来的样本区间,基于Bootstrap方法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短期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以及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8,(2)
文章主要对广州市六个区共18个样点楼盘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地价、房价及租金市场数据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开展地价与房价、房价与租金的变化情况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从长期来看,广州地价、房价和租金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广州市郊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从短期来看,郊区主要表现为,地价的变化带动房价的变化;而在中心城区,则主要表现为房价变化带动地价变化。同时,长期来看租金与房价、地价的互动关系较弱,但其三者间确实存在均衡关系;但短期内,郊区房地产租金会比中心城区的波动大。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税、市场结构与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住房流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购房者和开发商的住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考察了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情形下房地产税与房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市场结构,提高房地产税均导致房价下降;住房市场垄断性越强,房价越高,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越大。笔者对1996-2008年中国33个大中城市数据的检验发现,市场结构对房价影响大于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增长率每增加1%,房价增长率将减少0.03%;勒纳指数每增加1%,房价增长率将增加0.16%。房地产税与市场结构相互作用将使房价上涨,但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对住宅开征房地产税,将对房价上涨有一定限制作用,但不能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而增强住宅市场竞争性、降低开发商垄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回调与宏观经济新常态并行,房地产主要指标与GDP增速的波动特征相似.本文构建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反映房地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均衡动态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对GDP具有显著的弹性影响与长期均衡作用.自房地产显现回调以来,房地产投资与房价仍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且短期影响显著增强;但商品房销售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明显减弱.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信贷和土地成交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其影响系数较大.同时,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偏离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这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4个直辖市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房地产价格与信贷规模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直辖市房地产价格与信贷规模存在协整关系,且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正向的;第二,短期内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存在影响,且上期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房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税能否化解土地利益分割的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淮 《财经科学》2005,(1):159-163
本文认为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立足点不是刺激"房地产泡沫",而是长远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因为征收房地产税的目的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抑制腐败"、"打击投机"和"平抑房价",过分夸大房地产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因此,虽然征收房地产税的意义重大,但用于短期调控是不妥的,只有完善经济制度建设,才能切实化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益分割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因果检验:1998-2006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文章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利用我国1998-2006年的房价和地价的季度数据建立误差纠正模型(ECM),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房价和地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短期而言,房价对地价没有影响,而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长期来说,房价和地价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要控制房价,短期内关键是抑制地价过快上涨;长期则要通过合理安排土地供给,加强住宅的建设规划引导,从而避免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的消费函数,并将财富划分为房地产财富和非房地产财富,利用我国2003—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房地产财富的短期和长期消费效应。实证表明:我国房地产财富的总体短期消费效应为0.11,长期消费效应则为0.29,消费的习惯形成系数则为-0.97;但从地区效应来看,房价较高的省市并未体现出较高的消费效应。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是健全中国地方税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城镇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对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房地产征收统一的物业税存在法理上的障碍。中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必须立足于城镇土地国有制的背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关系,应将现行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分解为一次性收取的土地补偿金和分年度收取的土地年租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建立以土地年租金和房产税为主体的地方财政收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Many theory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conclude that house price can reflect economic fundamentals in the long-term. However, by using China’s panel data of 35 main cities stretching from 1998 to 2007, we find that there is no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 price and economic fundamentals. House price has deviated upward from the economic fundamentals since government started macro-control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We consider that the mechanism between the house price and economic fundamentals is distorted by China’s real estate policy, especially its land policy. Meanwhile the policy itself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xplaining the changes of China’s house price. Then we estimate the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on house price and the variable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real estate policy. The result shows: land supply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house price; financial mortgages for real estate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house price; and the area of housing sold and the area of vacant housing, which reflect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housing market,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house price. We also find some differences in house price influence factor between eastern and mid-western cities. Finally, we propose policy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总量宏观分析的视角,提出了金融变量与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冲击—传导机制”假说,据此用中国的数据构建金融状况指数(包含房价的FCI1和不包含房价的FCI2),再对金融状况指数(FCI1和FCI2)与房地产指数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产价格中房价比股价更能反映一国的金融状况;在引入金融状况指数的金融变量中,利率与房价的相关性最强;房价和利率对总产出的影响周期更长。国房景气指数、房地产投资指数和房价指数对FCI冲击的响应显著,并存在不同的表现。由于房价对居民财富、金融状况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显著,货币政策理应干预房价,必须精准把握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的力度以及注重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和国家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房地产业税制的改革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在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业税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优化建议,但对房地产业税制优化环境的研究非常少。作者认为对现阶段房地产业税制优化的环境进行分析,是目前进行房地产业税制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税制优化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人文和技术等环境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在我国房地产业税制优化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适合"、"应该"和"能够"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哲 《经济与管理》2011,25(12):59-64
近几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税收政策,对抑制房价过快上升起到了很好的"刹车"作用。但这些住房税收政策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我们应从民生和税制完善的综合角度而不是单纯地以房地产调控角度设计住房课税体系。  相似文献   

16.
FDI与房价     
本文在存量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外资参与的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考察了外资对房价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需求环节外资流入将导致房价上涨,开发环节外资流入将导致房价下降。本文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6-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和FDI数据,发现开发环节外资(FDI)对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另一方面,FDI与房价的影响是非对称的,FDI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房价对FDI的影响。因此,为抑制高房价,在对需求环节外资(“热钱”)严格限制下,应鼓励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此外,收入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城市化越快,房价越容易上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异军突起、畸形发展、房价高企的民生背景,探讨当前的房产税改革是否能够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解决房价高企问题,纾解民生困局,最终化解财政风险、培育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研究过程表明,第一,鉴于房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的特殊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复杂性,房产税改革过程本身就步履维艰。第二,我国社会经济、人口、城市化等因素的中长期发展,可能使房价丧失长期上涨的动力,从而使房产税丧失其未来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政府对房产拥有者征税,税收负担其实更多地落在了购房者身上。中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过度投机,降低商品房价格的作用不明显。应改变住房需求弹性,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本文首先定性地比较了各地房价的波动,发现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进一步,本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形式的paneldata模型讨论了房价区域波动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各地区房价波动差异的原因,尤其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结论如下:无论是房价的长期趋势还是短期波动,信贷规模对东、西部地区影响都比较大,中部地区较小,表明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对调控东、西部地区的房价是有效的。实际利率对各区域影响差异不大,且影响较小。人均GDP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中部地区房价影响都比较大,表明中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房价的预期变量在东部地区对房价的短期波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