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蒙古民族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民族,始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民族历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有自己的信仰和崇拜。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生态文化建设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加强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宣传、培训,以及借鉴国外以及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文化的成功经验,建立公众参与及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如今各地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有什么价值?对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今 《辽宁经济》2011,(10):40-42
良好的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辽宁的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着法制建设、公众生态意识、企业文化及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  相似文献   

6.
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学科普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些困境,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发展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挖内涵、重视科普、严格保护、整合资源和打造特色等五个方面路径,以期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我们看到了伊金霍洛所拥有的神奇与希望,看到伊金霍洛成吉思汗文化的未来。在开发文化资源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文化生态保护的更好?如何做到文化生态品牌的建立以及对文化生态与文化产业的认识?如何能将蒙元文化合理而系统的开发?是伊  相似文献   

8.
届虹  刘红云 《北方经济》2011,(19):71-73
一、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在历史过程中,文化传承就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青海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蒙古族青年的跨文化适应力总体上存在特别显著差异。其中,中学生在各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大学生有差异但不显著;男性有差异但不显著,女性在各维度上有特别显著差异。研究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为探索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力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民族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机制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态哲学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作为一种世界观,生态哲学超越了机械论世界观,将传统哲学范式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包含着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以及生态价值论的生态哲学文化,为人类观察、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生态哲学文化是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只有科学把握生态哲学文化的要义,才能为实现生态时代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支撑。  相似文献   

12.
艺术区是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一种重要形式,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区发展普遍面临从原创艺术生产集聚地向商业交易集聚地转化的困境。文化生态视角的分析表明,798艺术区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生态结构的不断调整,以意识形态和商业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艺术区集群文化的替代甚至驱逐,是上述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则加速了这一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保证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行为的明晰等对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唐剑  江宗德 《特区经济》2010,(4):220-22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我们只有在开发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它进行保护,才能保证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贵州民族旅游业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应用产业发展的三大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在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对公众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构建生态道德文化,用以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这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人文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田红  陈钺 《辽宁经济》2013,(9):80-81
作为软实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因,发展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随着由机械或机电向生物或生态的思维方式转变,意味着人们的世界观及其行为方式,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新发展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则在于强调和警示人类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对资源及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长久趋势。具体到各个地域而言,测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其重要内容.本文将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对1995~2005年生态足迹的测算及动态分析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的优势。加快推进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是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刘克梁 《魅力中国》2014,(22):12-13
宜昌地域文化丰富而独特、神秘而深邃、博大而凝重,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在品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身的程式、格局及突出个性。因此,突出宜昌地域文化特色,把宜昌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归属之争让更多中国人意识到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严峻性。中国的文化生态正面临“危机”,从生态学的角度切入有助于剖析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积累和创新。文化生态安全的保护应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建立起“文化自觉”意识,加大法律制定、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确保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良性发展,方能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