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会计》科目问:“物资采购”和“在途物资”科目的核算内容有何差异?答:“物资采购”和“在途物资”科目是在企业采用不同方法对存货进行日常核算时所使用的不同的会计科目。在原材料、商品等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情况下,为了反映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需要设置“物资采购”科目进行核算。在原材料、商品等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物资采购”科目,但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商品等的实际成本。问:《会计》教材第68页例2(2)提出: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2.
81年会计制度将“工资”科目改为“应付工资”科目,从资金占用方改为资金来源方,是一项较大的改革。由于“应付工资”科目月终有余额,与73年制度中规定的“工资”科目月终没有余额不同,引起一些同志的怀疑,有人称之为“闷葫芦”(见《上海会计》第6期)。最近《财务与会计》第6期发表的财政部会计制度司二处的问题解答,作了明确的说明。“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记本月实际发生的应计工资总额,也是应分配的工资数,其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笔者认为,这两组会计分录,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上述会计分录难以理解和运用。不少的会计总认为:既然花钱购买固定资产,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就应该是在减少银行存款(贷方)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借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用的会计分录却是在减少存款的同时,减少有关基金等。对这一点,绝大多数会计都感到难以理  相似文献   

4.
谈递延税款备查帐的设置和登记韦晓梅,谢中东,官庄人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要求企业在增设“递延税款”科目的同时,还要设置“递延税款备查登记簿”。有些同行对此深为不解,认为既然已在帐内设置“递延税款”科目具体...  相似文献   

5.
1994年税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事业单位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但1994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仅对企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对事业单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明确。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规定事业单位,应在“结余分配”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在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业单位社会…  相似文献   

6.
《理财》1994,(2)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华入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巳经国务院颁发,现对有关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如下:一、会计科目(一)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  相似文献   

7.
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税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事业单位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1994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没有作出规定。新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规定,事业单位应在“结余分配”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出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同样没有对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作出规定。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1.根据《工会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支出科目应按单位或( )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2.工会所使用的各种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内容和格式,应当遵守《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 )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问:国务院发布了《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又批转了《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请问对教育费附加在会计上应如何核算? 答:国营工业、供销企业交纳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处理,应增设“454应交教育费附加”科目。月份终了,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当月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工业企业借(减)记“销售”科目,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几个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单一的经费核算和收支核算,逐步过渡到准企业化核算和经营效益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如何改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几个会计处理问题提出探讨。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缺陷及其修正方法现行制度为核算固定资产,设置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基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基金;同时规定固定资产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赵西卜  张兰 《会计师》2005,(9):44-45
为了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财政部于2003年9月25日以财会(2003)27号文件发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本办法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方面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说明。一、资产类会计科目1.内部往来、拨付所属资金、上级拨入资金“内部往来”科目核算企业与所属内部…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的折旧怎样计算税前扣除额,是对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据笔者了解,本市事业单位有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也有执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这两个制度都没有利润的概念,只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概念;都不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也不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均以原值计价,为解决固定资产购置和大修理的资金来源,设置了“修购基金”科目,该科目的使用,类似于1993年“接轨”前行业会计制度中的“更新改造基金”。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规定“修购基金”的计提标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规定房屋每年计提2%(相当于折旧年限50年),其他固定资产每年提取5%(相当于折旧年限20年)。但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的最短折旧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专用设备等10年,一般设备等5年。“修购基金”的提取标准远远低于《管理办法》规定的可税前扣除折旧的标准。然而,《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应按税法规定的标准进行资产的计价、计提折旧、摊销。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在计征...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制度规定,有关折旧基金“上交财政或主管部门集中使用部份”会计分录是:借(减)记“应交折旧基金”,贷(减)记“银行存款”;同时,借(减)记“固定基金——国家固定基金”,贷(增)记“固定基金——企业固定基金”。勉思同志认为“上交财政”同“上交主管部门集中使用”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的“上交”,不宜作冲减“国家固定基金”同样的处理。(见《上海会计》1981、第一期36页)我认为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上交”,但是仍可以同样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平衡公式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笔者拟就有外币业务的事业单位在外币汇兑时产生汇兑损益的核算谈一点看法。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外币汇兑损益记在往来帐上进行核算,到年底时,一并记入有关科目...  相似文献   

15.
关联方交易的定价1.会计规范《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没有提到关联方交易的定价。也许为了弥补这个缺陷,2001年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规定》”)。《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规定》明确指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论固定资产的来源如何,一律借(减)记“固定基金”科目,贷(增)记“折旧”科目;同时,借(增)记“车间经费”等科目,贷(增)记“专用基金”科目。如对其他单位投入作为联营投资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这样进行会计处理,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即其他单位投资转入设备等固定资产时,借(增)记“固定资产”科目,贷(增)记“其他单位投入资金”科目,并没有增加“固定基金”,而计提折旧时,却要减少“固定基金”,显然是不合适的。若对其他单位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减)记“其他  相似文献   

17.
我部在2016年12月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 22号,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发布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便于理解,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关于待认证进项税额的结转 根据《规定》第二(一)2项,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根据有关“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及“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先转入“进项税额”专栏,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转出时,记入“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属性(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属性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被设置成为“损益类”进行会计核算,即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和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一旦影响到企业损益时,就应通过“以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 ,()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 ()科目核算县级以上工会为解决下级工会经费不足或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的补助款项。该科目的余额应与下级工会的()金额相对一致。3 《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并盖章 ;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 ,还须由总会计师()并盖章。4 ()科目核算县以上工会用于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储备金。提取时 ,借记()科目 ,贷记该科目。5 工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必须在财…  相似文献   

20.
施工企业由于工程地点分散、经常流动等特点,企业本部与所属单位之间、所属单位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资金往来结算,如材料调转、提供劳务等。同时,由于结算时间的差异和难以实现“零”结算等原因,企业与内部所属单位往往会相互占用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就构成企业的内部往来款。为适应这些经营特点,一些大型施工企业便增设“内部往来”科目,其核算内容和范围基本上沿用了原《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企业对“内部往来”科目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1.核算内容不准确“内部往来”核算的应该是企业与所属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