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晋江是福建省最具有魅力的县级市。2005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最发达i00个县(市、区)第13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5位,11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这一年,打造品牌战略中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1枚,中国名牌产品9项,国家免检产品18件,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52项,7个品牌入选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晋江已培育“国字号”企业品牌40项,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187项,分别比2000年增加39项和149项。晋江获“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伞都”等11个“国字号”区域品牌,拥有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可以这样说,2005年晋江市呈现一派:万象更新,百业振兴,岁月峥嵘,情盈人间的好景象。  相似文献   

2.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7,(9):117-120
泉州现代化农业喜创高优特色绿色新路子,农产品食品行业创新创先创优,硕果累累.该市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项,中国驰名商标3枚,福建省名牌产品25项,福建省著名商标24枚,永春芦柑、安溪铁观音、南安福眼获得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3.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6,(1):117-119
公鸡报喜,创先创举。这一年,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项工作值得推崇赞许:提升发展平台,项目有序推进;实施集约开发,招商档次跃升;完善帮扶机制,产业集群优化;凸显科技导向,科技产品提升;健全市场要素,比较优势凸显:强化综合治理,区域和谐发展;服务工作中心,推进党建创新;加强两个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开发区品牌战略,打响前所未有的胜仗年。眼下开发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两枚、“中国名牌产品”三件、“国家免检产品”两件、“福建著名商标”十三个、“福建名牌产品”七件;科技人才造就,在站博士十五名,完成国家级研究项目一个,省部级研究项目三个,获“全国’理论创新学术成果”一等奖论文一篇。博士后工作站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7,(4):113-114
[编者按]晋江鞋博会,华夏鞋都最,饮誉海内外,时代当无愧;九届总销量,胜数翻两倍,鞋企三千家,日售将上亿;鞋材成压轴,批零形角逐,储运成一统,全国为首屈;鞋城成鞋都,晋江人功夫,功夫不负人,事业更上层.鞋企产品优,年产9亿双,鞋类多品种,中外赞时尚;皮鞋、凉鞋,胶鞋、休闲,时尚、登山,运动、旅游,珠拖、旱冰,雪地、劳保,系列产品,质优走俏;技术创新,设备现代,立体扫描,数控电脑;品牌产品,名满华夏,销售总量,中国领衔.19枚全国驰名商标,晋江独占鳌头,9项中国名牌产品,晋江相得益彰,54项国家免检产品,35个福建著名商标;郁郁葱葱,如沐春风,晋江国字号,占全国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拥有较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青岛已有130种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3种“山东名牌产品”,23种“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拥有“中国名牌企业”、“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青啤集团4家企业荣获“全国质  相似文献   

6.
饱读福建省级晋江工业园区主任王金墩撰写的《打造高新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一晋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一文,感触颇深,从中给人们一个惊叹,不久将来定可窥见:一个县级市的科技工业园区从2000年开工建设投产运作,至2008年可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规模、五年大跨越、七年翻五番”的业绩,预见、可望实现工业产值突破四百五十亿。这,似乎是豪言壮语,不,是可喜、可信、可见、可取、可得:再造一个2003年域经济实现CDP380亿、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五位的再一个晋江。凭着这一幅构架蓝图给人们一个启示:爱拼才会赢的晋江人的精神。其恒心、毅力、理想、报负,是事业辉煌的前奏,又是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主观战斗创业哲理的象征;同时,又是一个创业者实现开局有为、志在必得、奋发图强的真谛。而今,这个园区征程,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入驻198家企业中,投资超亿元36家;荣获全国驰名产品、中国名牌产品4家,福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0家;省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包括在建项目)21家;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项目一个、国家“863”项目一个、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个、联合国资金赞助项目一个。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6个。眼下还有亲亲食品、恒安纸业、紫华药业、三力机车、七匹狼服装、安踏鞋业、菲莉家具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园区。美国宝洁公司、意大利满誉鞋机以及日本三井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也相继入驻园区。还有6家跨国公司正在洽谈中。由此,足可预见性地佐证:创业史是创业者写出来的,是否还可以这样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无数时代的弄潮儿、骄子们创造出来的。这应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闽南“金三角”南安,是福建省最大的县级市。2004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不甘示弱,把握机遇,奋发图强,走前头,千方百计,做成效。他们克服前进发展中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努力缓解制约不利因素和影响,群策群力谋提速,一心一意抓发展,取得开局有为、志在必得的好效应。这一年,最值得的一提是:百个工业重点项目投资10.8个亿,其中石材、水暖被省列为重点产业集群。“中国水暖城”完成首期工程建设,入驻221家、企业落地建设22家。环球家具城完成前期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建成16万平方展厅;“中国粮食城”基础设施完成,六个项目入驻;成功科技工业项目区入驻企业117家,年产值5亿;首批入驻滨海17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个亿。该市技改项目69个,总投资9.67亿。“溪石”牌成为中国南安第二枚中国驰名商标,8家企业获福建省名牌产品,4家企业取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5家获省著名商标,8家获省名牌产品称号。8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6家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这些,是2004年南安事业的成就,也是保持工兴企旺的象征,更是百万干群、企业家同心同德,做大做强,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结果。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给奉公敬业者以公正的首肯、重肯、衷肯。  相似文献   

8.
晋江市地处闽南沿海,是福建省的经济强市,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不断地迈向新台阶。晋江市的经济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在服装、鞋业、食品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晋江是福建经济的领头羊,以“品牌之都”的美名享誉全国,在福建的各县市综合实力排名中,牢牢地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6,(1):102-103
南安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县级大市。在新班子组成后,党政领导,同心同德,胸怀大局,崭新举措。特别以贵无旁贷、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提出“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回眸“十五”看成就:五年间,全市共获3件中国驰名商标、4项中国名牌产品、13项国家免检产品、25件省著名商标、34项省名牌产品,南安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水暖生产基地。南安,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教育“两基”先进地区等殊荣。南安市保持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和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 新任市委书记骆国清在正视问题找差距中,以“造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的论文,博大心胸,以人为本,知仁善任,用人唯贤,熏陶启迪,振奋人心。“公鸡报岁末,狗年万象新”。这是百万南安人的期望,这是全社会的福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0年的创业,造就了泉州开发区的辉煌:在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70亿,财政收入3.4亿,平均增长速度达40%以上,超过全国开发区的平均增长速度;2006年突破工业总产值100亿,财政收入4.2亿,比增24%;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等达35件.  相似文献   

11.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6,(1):107-109
鸡年,是丰泽区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己任,无愧使命,巩固和提高大采州“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扎实整治全区人居环境,加快“三大创新”,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个、科教兴区重点项目29个、重大技改项目15个,7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奖;打造品牌战略,新增大中型企业3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名牌3个、福建名牌3个;通过ISO质量认证企业15家。该区新获“全国老年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三连冠)”,“福建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等荣誉称号。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5亿,年增长15.6%,财政收入9.62亿,增长19.23%,增幅为泉州县(市)区前列。丰潭区,鸡年的成就,是否可以这样评价:平而不凡,异口同赞,熠熠生辉,真实感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鸡年,采州市有三喜:一喜,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十六件、中国名牌产品十八项、国家免检产品三十八项、中国出口名牌八个、出口免检企业一家;二喜,共荣同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珠荣。与此同时,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二连冠”、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三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三喜,采州市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安溪五县市进入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所有县(市)均保持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和经济发展十佳。“十五”期间,泉州全社会基本实现“和为贵、人为本、民为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蔚然成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06,(5):46-47
提起“浪莎”,几乎家喻户晓。“浪莎”牌袜子是浙江省名牌产品。“浪莎”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公司是浙江省“五个一批”名牌产品企业、浙江省四星级企业。2002年,又相继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信息化企业、浙江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浙江省批绿色企业。同时也是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余亿元。“浪沙”的发展虽然也沿袭了其它企业的创品牌、重文化,强服务之路,但确实有他们高人一筹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前沿》2004,(6):U005-U006
贺信 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的辖区企业: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评定,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等11家福田辖区企业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5.
宁德市电机电器产业是闽东的第一大产业,其中中小型电机产量及出口居国内第一位,与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并称为福建区域经济4张“烫金名片”。产业分布以福安为重点,幅射带动周宁、寿宁、福鼎等周边县市的铸造、漆包线、模具等电机上游配套工业发展,并向宁德市所在地等交通便捷的区域延伸发展。目前,宁德电机电器产业被列入福建省30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宁德电机电器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产业“跨越”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后起的经济发展大省,我们既没有发达省份拥有的“系列支柱产业”的优势而走上“领先”发展的道路,又属于沿海经济、开放经济的重要省份,最敏感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产业升迁,因而也不能简单地补“追赶”发展的课。福建产业发展面临的“二千年”问题,迫使我们要走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道路──产业“跨越”发展。 实行产业“跨越”发展战略,是立足于我省经济基础和历史要求的实际,走一条具有我省特色的产业进步之路。 一、福建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沿着配第──克拉克定理演进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大省,福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突出的对台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基础好、潜力大。“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8.5%,居全国前列,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央正在部署全国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福建省也被列入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份。在现有海洋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条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以便为福建省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海洋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更好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6,(1):115-116
三年前,“中国瓷都·德化盛世”与读者见面后,全国反响八个字:创新、崭新、与日俱升。这些年连续四年保持“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连续五届荣获“福建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福建省卫生县城”;多次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近些年,还新获“国家火炬计划德化陶瓷产业基地”、首届“福建省科普先进县”、“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殊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打响“中国瓷都”品牌战略,“冠福”荣获“中国名牌”、佳美、龙鹏、冠福、协发、光洋荣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并拥有国家免检产品3项。福建名牌产品2项;环保工作,不甘示弱,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4%,接近国家一级标准,为泉州前列;平安创建荣获“泉州市创建平安县先进单位”;三产旅游,胜景保护,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等,可谓:万象更新,举不胜举,岁月峥嵘,百业振兴。保持全国桂冠,新获国省荣誉;揽回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同得;强化环保事业,一级达标前列;创建平安泉州,德化榜上张贴;石牛地质公园,国家正式挂牌;戴云胜景保护,国家为之升格。  相似文献   

19.
晋江是中国鞋都,而安踏则是整个鞋都上的璀璨明珠。在我们走访安踏之前,我们已经对这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体育用品生产巨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它的头衔很多,它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从2001年起,安踏运动鞋连续获得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它是明星代言的发起人,和它签约的都是重量级的明星;它赞助的比赛和球队多如  相似文献   

20.
刘胜 《当代经济》2003,(4):39-39
据有关资料,到2002年9月底止,湖北拥有全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6件,湖北著名商标(品牌)205件。经“湖北省精品名牌产品确认办公室”确认的名牌精品329项。从数量上看,湖北名牌确实不少,但从单个产品看,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湖北拥有的惟一的“中国名牌”——“金龙泉啤酒”,其产销量、销售收入、实现利税虽然连续4年居湖北全省啤酒行业第一位,但在全国啤酒行业中,仅居第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