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对寒地水稻育秧大棚温室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能实时在线控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土壤湿度等参数的系统.通过软件决策令温室中水稻育秧环境参数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最优值.采用总线式RS-485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
新型增温燃料是对农村大棚安全越冬生产制作的一种燃料,它体积小、热量高、耐保管.500克重的燃料可燃烧一小时,不用任何设施,在100立方米空间塑料大棚内,可增温4~6℃(温度可控制),该产品不是易燃易爆品,而且无毒、无危害,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燃烧时,火焰高度是燃烧物的3倍多;增温时施放的二氧化碳属物理肥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棚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强度也随之增强,从而起到高产、优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增温燃料是对农村大棚安全越冬生产制作的一种燃料,它体积小、热量高、耐保管。500克重的燃料可燃烧一小时,不用任何设施,在100立方米空间塑料大棚内,可增温4~6℃(温度可控制),该产品不是易燃易爆品,而且无毒、无危害,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燃烧时,火焰高度是燃烧物的3倍多;增温时施放的二氧化碳属物理肥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棚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强度也随之增强,从而起到高产、优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5,(26):26-28
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室,而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大棚内的环境由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因子构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温湿度检测、实时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等功能,为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本系统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将数据采集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集于一身。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分析湿度、温度传感器所获数据,并结合作物自身的成长规律来控制其环境条件。这样既能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全面、实时、长期的监测,又能对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实时智能控制,从而使作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更好的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要求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因此,政府狠抓菜蓝子工程。在我国北方,大力发展塑料大棚等温室,使北方居民在冬季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大棚内气温较低,当温度低于10℃时,作物便不能生长发育了,因此必须及时提高大棚内温度,以确保作物能正常生长发育。北方的冬季,在白天或连绵阴雨天,也常常会使大棚内温度低于10℃,也必须及时增温。目前这种临时性增温,通常采用点燃木炭、电炉子、液化气等,来提高温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业温室大棚分布形式进行归类,阐述了农业温室大棚远程监测平台的设计方案。在研究分析无线自组网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光农业温室大棚的分布特点,将嵌入式技术,Zig Bee技术,GPRS-DTU技术以及相结合,设计了农业温室大棚远程监测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完成数据采集、组网、远程监测等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7):108-110
针对目前温室大棚使用运行中出现的人工强度大、测量与控制精度低、产量与质量不稳定等现象,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开发温室大棚的远程测量与控制系统。文中首先讲述了温室大棚物联网总体架构,详细地设计出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物联网体系结构,继而讨论了传感器节点与协调器节点的硬件设计,最后论述了温室大棚物联网系统的软件详细设计并讲述了系统实际应用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大棚栽培由于限制了棚内外气体交流,往往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偏低,会严重制约叶片的光合作用。怎样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生产上除了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通风换气。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以外,还可采用以下两种投资小而实用的方法。自然发酸法在适时通过换气、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在果树株间挖宽30厘米、深40厘米的沟,内铺塑料薄膜,形成槽状,将人粪尿。畜禽粪便、杂草秸秆等填入沟内,加水适量,使其自然发酵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及棚温都有良好的效果。化学反应法由于碳酸氢技与硫…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传统温室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布局复杂、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ZigBee无线通信技术,S3C6410作为微控器。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显示,系统的自动化操作。通过对温室大棚内空气、土壤温湿度的监测与智能控制,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传统温室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布局复杂、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ZigBee无线通信技术,S3C6410作为微控器。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显示,系统的自动化操作。通过对温室大棚内空气、土壤温湿度的监测与智能控制,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1.
市场风向标     
施用气肥棚菜高产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在大棚内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据测定,如果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1000ppm,黄瓜可增产15%,番茄增产30%,辣椒增产25%,芹菜增产43%。1.增施有机肥法增施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采用TI公司(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单片机MSP430G2553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温室大棚的精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等。系统的应用使温室大棚人工管理这一复杂的监测任务变得简单、准确化。该装置集多项功能于一身,首先,具有简单的控制键盘和可视化的液晶显示模块,便于参数的设定与人机交互;其次,具有丰富的采集处理单元,可实现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采集和反馈;最后,还具有智能控制功能,能根据实时采集的参数决定是否执行灌溉、通风或是改变光照度等操作,确保农作物生长在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太阳塔     
《广东质量》2003,(5):85-85
想获得廉价的绿色电能吗?澳大利亚找到了种简单的方法。首先,建造一个8100公项的温室大棚。然后,在温室中央建一座高1000米的巨型塔。塔的作用与烟囟相似,温室大棚里的热气沿着塔上升,带动汽轮机发电,其产生的电能将足以满足20万户澳大利亚家庭的用电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王璐璐 《科技与企业》2014,(16):386-386
正我区黄瓜的栽培茬口较多,简单分为春大棚、春露地、夏秋露地、秋大棚、秋冬茬温室、越冬茬温室、冬春茬温室等。具体播种和定植时间取决于当年的气侯条件和保护设施。露地春黄瓜一般在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或直播。春大棚根据覆盖物的不同可在2月下旬~4月初定植。秋大棚多在7月中下旬或8月初直播。秋冬茬日光温室一般在8月份播种,9月上中旬定植,1月中旬结束。冬春茬日光温室一般从11月中旬到来年1月份播种,春末夏初结束。越冬茬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育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平度市西郊区后戈庄村农民毛岩,在短短2年时间里,先后发明多套温室大棚种植配套设备.这些设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国内和国际评比活动上获奖.经权威机构评测,在目前国内大棚温室配套设备研究领域中,毛岩拥有的专利多,其科研成果转化快,经济效益好.他的研究所也因此成为国内专业温室设备生产研制基地.  相似文献   

16.
《秘书工作》2011,(1):54-55
碳排放交易市场指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年1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  相似文献   

17.
S山东省平度市西郊区后戈庄村农民毛岩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发明研制成功多个填补国内空白的温室大棚配套设备,同时获国家专利,新产品批量投放市场后,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并在国内外获奖。经权威机构评测,他是目前国内在大棚温室配套设备研究领域中拥有专利最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新疆财会》2008,(2):68
一是发展设施农业补助政策。2008年伊宁市计划新建温室蔬菜大棚6000座,对农民自建大棚给予3000元/座的补助,对于连片达到200座以上的温室基地,财政承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学院+基地+农户+企业”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品之窗     
大棚多功能热风机 由山东省平度市西郊区后戈庄村东山温室设备厂开发研制的火山牌大棚多功能热风机,正式投放市场。 该机是新型大棚快速升温专用产品,它以煤炭块为烘烧热源,具有高效节能、加热均匀和散热迅速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的活动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这个排放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所谓的二氧化碳减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在全球碳领域中,碳标准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组织(公司、企业)的碳足迹.目前所使用的是ISO14064-1: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温室气体散发及去除的量化、报告的企业指导性规范》,主要针对六种被规范的温室气体,对一个组织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和盘查;另外一块是针对产品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