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筹泡沫也是泡沫,而且是危险性更大的泡沫。不错,说蓝筹泡沫也是泡沫,本来是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大白话。可是,在中国股市,偏偏就存在这样的怪论,认为垃圾泡沫才是泡沫,而蓝筹泡沫就非但不是泡沫,反而是什么宝贝似的。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之所以盼望海外蓝筹回归,看中的正是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但海外蓝筹在回归A股市场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就是带着泡沫归来。随着中石油A股发行回拨机制的启动,又一只海外蓝筹完成了向A股市场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进入2021年,A股市场随着"抱团"股的松动,蓝筹股泡沫被推到了投资者的面前,成为2021年股市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称,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来了,更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就"蓝筹股泡沫来了"的说法来看,还是比较符合"抱团"股的现状."抱团"股基本上是一些白马蓝筹股、行业龙头股之类.而就当下的"...  相似文献   

4.
从风险逻辑角度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效应、虚拟价值、不稳定性及危害性,房地产价格泡沫投资博弈获利会产生"真实金融风险",但市场恐慌激活的"潜在金融风险"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主因.当经济由高增长转向正常增长速度时泡沫风险矛盾凸显,房地产定位要及时从支柱产业转变为保障性产业.泡沫膨胀与泡沫破裂都将导致财富转移加剧分化社会阶层,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比金融风险更可能导致市场恐慌甚至形成金融危机.泡沫膨胀与破裂双向风险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难点,泡沫膨胀是破裂的根源但也孕育着更大泡沫的破裂,因而在泡沫萌芽时期就应采取市场手段持续抑制泡沫膨胀,在泡沫矛盾尖锐的短期时点只能用非市场手段"稳房地产价格稳到底",而长效机制是推进房地产改革、去投资属性和构建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理财》2010,(12)
澳大利亚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今年早些时候就曾在内部警告说,澳住房市场可能存在泡沫,存在房价骤降、泡沫破灭的风险。鉴于政府和央行一直否认住房市场存在泡沫,这一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产生基础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市场基础价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可以说,地价的升值特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A股市场“泡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泡沫"是一个与投资机会成本相联系的范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股价在短时间内迅猛上涨、各类人员非理性入市、股市剧烈波动。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不仅可以界定其内涵,也可以通过将股市的真正收益率与全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的比较衡量其"泡沫"程度。今后几年内,中国股市的"泡沫"还将继续增加,要防止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要防止国际游资对中国A股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北京赢得奥运会主办权着实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而一些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更是乐观预计奥动会"将给中国经济插上翅膀",然而,一些专家警告说,要慎防奥运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9.
石洋 《国际融资》2004,(5):36-38
近年来,泡沫经济已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人们的梦魇.有人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说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大泡沫。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深交所副经理王健就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存在着许多泡沫,许多股票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而其他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尽管是投机盛于投资.但属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中国的一种必然现象.还谈不上什么泡沫。  相似文献   

10.
在舆论对股市泡沫和A股市场高市盈率的一片争论中,中国远洋以98.67倍的发行价通过监管审核,按市场炒新惯例导致近200倍PE的二级市场定位。此后,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中国石油四只蓝筹的A股发行市盈率分别达到了32.91倍、33.03倍、44.76倍、22.44倍。而以价值投资闻名的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的最高价也只是在15港元附近,比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还低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产生泡沫的四个因素 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股市的泡沫?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证券市场的收益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分红,还有一种就是资本利得.由于股市分红很低,现在中国的股民就是在靠资本利得赚钱.所以股民狂热地希望股价不断地上涨,但股价上涨又会不断地吸引更多的股民和资金进来,这样就会一轮又一轮地抬高股票价格.可是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实际的业绩支撑,于是就产生了泡沫.中国股市产生泡沫的根源有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今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房地产泡沫问题的讨论也日渐升温,但对当今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众说纷纭;经济学术界以往也对房地产泡沫问题有过大量研究,主要是根据房地产的数据与宏观经济的一些比较,而得到房地产是否产生泡沫,本文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的具体数据和更微观层次的分析,得到房地产泡沫的具体模型,对房地产的升温具有更佳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大数据发展迅速,让人们不禁思考目前是否正处在另一个"网景时刻"的边缘,又是否会迎来大数据的泡沫时代?我们是否处另一个"网景时刻"(即催生一个全新产业的融资活动)的边缘?早在1995年,网景公司的IPO就开始使网络泡沫膨胀开来。在网景公司出现之前,电脑是重要的文字处理器。当然,也有人将它们作为记账簿,或者拿来玩单人纸牌,不过文字处理仍然是人们最常使用的功能。网景公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互联网"淘金热"并改变着旧金山的容貌,使它再一次成为快速致富的新兴城市。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的关系,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不仅关系到未来宏观政策的取向,也关系到数千万股民和数亿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流动性过剩是客观存在,但是否由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了资本泡沫,则不能在这两者间直接划"等号".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来,银行为人做事也难:前两年,贷款增速慢,有人责怪银行“惜贷”。今年,贷款增速快,有人说是“泡沫”贷款。到底是不是“泡沫”?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性房地产泡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的区域性房地产泡沫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在区域房地产价格较高的城市,泡沫比率通常也较高.总体而言,一线城市的泡沫比率最高(14.57%),二线城市次之(7.78%),最后是三线城市4.72%),并且各线城市的泡沫程度有逐步放大的趋势.对泡沫比率的面板回归结果认为,针对房价上涨过快过猛的利率调...  相似文献   

17.
近来,无论是政府机构,研究院所还是新闻媒体,都在频频报道中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数据,运用FranklinAllen和Douglas Gale提出的"资产泡沫与代理问题"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格泡沫"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谨防房地产泡沫酿致金融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多国经验表明,房地产泡沫易导致金融风险,从而对经济产生致命的打击.房地产资产价值的预期性及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两个根本性原因.该经济规律也适用于我国.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发展势头过猛,与之相伴的是金融风险隐患.具体体现为:房价过高,且一路攀升,局部地区出现泡沫;房地产业贷款过度依赖银行及假按揭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等.我们要认真汲取国际经验,严把信贷闸门,谨防房地产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0月起,各省市推出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楼市政策主旋律由"去库存"切换至"稳房价",政府也展现出了抑制高房价的决心。我们不禁要问,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究竟如何?一系列暴风骤雨的政策出台后,我国的房地产泡沫能否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20.
刘文逸 《证券导刊》2009,(15):57-60
这个时候将投资标的聚焦"蓝筹300"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大盘短期内涨幅较大,或面临调整的风险,但占据半壁江山的权重股波澜不惊,而市场是需要这种稳定的,布局大蓝筹实质上就具备了防御的功能。其二,蓝筹大多权高位重,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