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风险的控制体系是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的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控制方法的总称。下面就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谈一下我个人对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的认识:(一)《审计法》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最根本的立法保障。我国《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审计与被审计方的法律责任。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更重要的是《审计法》从根本上保障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的同时,也就从根本上控制了审计无法可依所带来的审计风险。(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一系列的审计规范,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张冰 《甘肃审计》2003,(12):11-11
审计风险,即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探索防范审计风险的途径,其目的就是保证审计质量,以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本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谈谈以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雅 《浙江审计》2001,(8):27-28
主要指由于审计本身原因对风险形成的影响,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缺乏专业审计知识,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内部审计过于注重协调,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审计人员控制审计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风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在新的环境下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变化,以完善审计风险理论。本文从探求审计风险的内涵入手,认为审计风险是指整个审计职业面临的风险。由内在风险、外在风险两个有机部分组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重点对审计内在、外在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陋控制情况,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荆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本文从审计重心、风险评估方式、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等方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审计风险     
吕博 《当代审计》2000,(5):13-13
本对审计风险的内涵、成因和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风解,主张通过运用网络审计、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开展审计风险预测等办法去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分析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企业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所谓风险基础审计,又称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审计风险为基础,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审计模式。一、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1.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变得愈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其经济业务事项愈益繁多且复杂。2.在社会对审计服务要求方面:人们所关注的既包括差错又包括舞弊行为,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所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发表审计意见,并加强了对审计人员责任的追究。3.在审计职业界方面:随着社会公众对…  相似文献   

9.
智海琴 《甘肃审计》2003,(12):16-16
审计工作实践表明,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是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如果忽视审计风险控制,不断出现审计质量问题,轻则引起复议,重则引起诉讼,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损害审计形象,危及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高度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维护审计生命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有效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就必须在认识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类型,剖析其产生审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刘芳 《事业财会》2004,(3):50-51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的几例审计失败案例,社会上对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审计人员对审计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入手,提出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采取有效的、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从而达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山东审计》2002,(9):17-18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国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日益复杂,社会对审计职业的依赖越来越强,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相应地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实质性审查的可信性,笔者认为,实施风险基础审计是最根本的途径。什么是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在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统筹运用各种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形成具有合理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那么,风险基础审计相对于制度基础审计,是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呢?笔者认为不是的。风险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风险日益受到审计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以使审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的。但注册会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做出评估,将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遵循审计准则。不能保持职业谨慎态度和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就有可能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加之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使审计风险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特征的分析,探求社会审计风险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解读我国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审计月刊》2007,(1):40-4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该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变化上。新模型以审计风险二要素取代了原来的三要素,对此理论和实务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重大错报风险还是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部分构成,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另外一种看法是新模型虽在结构上较原来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扩展,充分强调经营风险的评估的重要性,有了本质上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但新模型的提出对实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为了能够对广大审计人理解新模型有所帮助,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任期经济责任人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高任人应员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造成被审人和与之有关方面的损失,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 任期经罚责任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非自身能控制的因素,它不但增加了审计风险,而且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直接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内部因素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靠自身的作用能够控制的因素,内部因…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近些年来,由于个别地区和审计部门对发生审计风险认识评估不足,防范措施不力,审计诉讼案件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了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地防范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