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内容:国际一流策展人讨论他们在当代艺术的生产和分配中的角色扮演。丹尼尔·毕尔包曼: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关于国际策展人角色的讨论。策展人究竟是做什么的呢?组织大大小小展览的策展人究竟是什么角色呢?近年来策展人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点是事实吗?策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林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制肘。森林对于城市有什么意义?城市林业有什么作用与功能?怎样发展城市林业以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本刊现以“城市林业”为栏,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期里,我们首先约请了北京市林业局和首都绿化委员会的几位同志谈了有关他们对北京林业与城市发展的见解。热忱希望广大林业工作者和热心读者参与“城市林业”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对农村集体资产这个概念,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知道;50岁以上的人,无论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差不多都与农村集体资产打过交道。可见,农村集体资产其实就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与很多人很近,与很多人更息息相关。但是,知道也好,相关也好,真正能明白集体资产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东西?与哪些人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实行近40年之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又是什么关系?农民在农村集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动机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与来自中国各地的消费者和不同背景的客户的深入互动,并从消费意识、生活方式演进等多方面进行梳理,笔者提炼出中国城市新消费者几大趋势。城市新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对我们打造农产品品牌有什么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着成功.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成功,而我们却总是原地踏步?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又是什么在制约着我们呢?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成功者当然不尽是腰缠万贯,也许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生活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光州双年展体现了延斯·霍夫曼(JensHoffmann)在其所创办的杂志第二期的尾注中所提倡的展览策划的显著特性。霍夫曼强调了策展人争取其自身作为书写者的权力的重要性(《展览主义》杂志的核心价值),此次双年展的艺术总监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也确实这么做了,他从一系列大量的材料和资源中选取出那些非艺术图像、文化物品,以及那些我们狭义上称之为艺术的东西,甚或是过去的展览。吉奥尼为展览提供了一种紧随文本的经验。"万生相"(10000 LiveS也有译,"万人谱")——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更新加速,体制门槛被打破,新人越来越多,我们所拥有的职业安定感还能维持多久?我们的心里是否犹豫躁动?我们还有多少光热可以发散?我们是否依然被需要?当职业危机感来袭,我们该思考什么,该做什么?又该如何挖掘潜能,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8.
《农村财务会计》2006,(1):61-61,53
1.笑和哭有什么共同之处?2.读学前班的小明没有学过外文,为什么也会写外国字?3.谁最喜欢出口伤人?4.一年只上班一天,而且永远不会被辞退还大受欢迎的人是谁?5.小李第一次遇见太太的前夫,如何称呼才恰当?6.水蛇、蟒蛇、海蛇、青竹蛇,那种最长?7.小林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却不断追问别人,为什么?8.什么人打人不犯法?9.什么人为你工作而不吃饭?10.什么桥下没有水?11.什么船不在水里航行?12.什么车到处违章而免受处罚?13.什么东西被你打破了大家都高兴?14.什么笔从不用来写字?15.什么物质你越讲究卫生反而它越脏?16.什么书在书店里买不到?17.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动机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与来自中国各地的消费者和不同背景的客户的深入互动,来自英国的咨询公司——凯度积累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并从消费意识、生活方式演进、人口结构变化三方面进行梳理,提炼成中国城市新消费者十大趋势。城市新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对我们打造农产品品牌有什么借鉴意义?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这个文件对国土规划工作很重要,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应该遵循的带有纲领性的材料。希望有关同志认真领会,并盼望对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1.国土规划的基本任务及指导原则是什么? 2.国土规划怎样去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适应计划工作实行宏观控制的需要? 3.地区生产力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比例和产业结构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区国土开发整治的政策体系的构想。本刊将为讨论提供园地。  相似文献   

11.
今天留宿闻喜县裴社乡乡政府,窗外淅浙沥沥的春雨正敲打着裴社乡的黑夜. 白天我们与保安村的十几个村民畅聊.刚开始听说我们是农业部来的,村民们还有些怯生.但调查组与他们唠家常、问困难,"您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都种了点啥?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自西方开始出现了涉面庞杂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中世纪之前的全新时代,人类的价值观念从对超验力量的信仰转变为对理性与人类自身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应用科学的成果成为这种信仰可以延续至今的理由。尽管,思想界的"后现代主义"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石,但是,今天的世界仍旧在"现代主义"的巨大惯性中前行。"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不仅带来了各民族价值观念的趋同,同时也带来了以人口流动为特征的这一特殊现象。无论在一国内部还是不同国家之间,"迁移"与"流动"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这种流动并非以往的简单地理概念上的迁移,迁移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伴随迁移人口的移动带来了很多特殊"空间"的出现,如"难民营""贫民窟"。这类空间的产生同时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人群在迁移至发达地区或国家之后,因为民族,文化,价值信仰不同造成各种冲突与矛盾。思想与理论的出现总会源自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不幸。如何认识这些冲突,如何定位由流动人口带来的特殊"地域"?理解与阐释这些冲突,必然要求我们反观以往"国家"及"民族"的概念,重新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与地缘政治相关的各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年度策展人     
付晓东Fu xiaodong出生于沈阳,现居住在北京。从"柳暗花明—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乡愁—记忆与虚构的现实"、"失眠"、"如果·爱"到"断舌",年轻的女性策展人付晓东在2008年中持续策划和组织的展览项目,包括和国内数量众多的艺术家深度合作,由此  相似文献   

14.
当代艺术的空间是什么?当代艺术的空间应该如何定义、建构或再商榷?建筑师,策展人和艺术家在这些空间的形成过程中饰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所饰演的角色灵活度有多深、角色间的交换度有多少?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个答案确实成问题:整个范围涵盖了建筑选择和城市规划(物理空间)以及策展决策(艺术与艺术活动的抽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新望 《中国改革》2003,(12):1-1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和排斥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他们是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注意…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艺术的政治经济学网络中,是什么在抑制着心灵的力量?是什么在阻挠解放的步伐?是艺术系统那只无所不在的看不见的手?还是国际艺术市场的行情?是千篇一律的国际大展?还是渗透到我们身体深处的大众文化?艺术家的个体正变得越来越健康而空洞,我们莫名其妙地进入一种后历史状态。如何来清晰地描述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扬州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态势良好,尤其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较快.从扬州的实践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什么叫解放思想.我手头上有一份网上下载的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扬府办发[2008]16号,是一份关于合作社工商登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动机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与来自中国各地的消费者和不同背景客户的深入互动,来自英国的咨询公司——凯度积累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并从消费意识、生活方式演进、人口结构变化三方面进行梳理,提炼成中国城市新消费者十大趋势。城市新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对我们打造农产品品牌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期我们将从人口结构的演变出发,为您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雇工经营私人企业究竟有没有剥削?产生雇工的原因是什么?目前雇工有什么特点?雇工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对宁南县华弹公社金沙大队十四队社员谢庆周雇工经营加工业的情况作了调查.发挥优势兴办加工业谢庆周所在的生产队缺乏水源,人平耕地不足五分,全是旱地.谢庆周家七口人,一九八一年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承包耕地三亩,劳力大有剩余.谢庆周本人曾在华弹粮站搞过粮食加工,熟悉粮食加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提出的"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供应什么,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的要求,与目前供销社的工作还有相当距离。农民到底需要什么?需要供销社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民有哪些新的需求变化?供销社应该从什么地方进行改革和突破?最近,我们在调查了承德县"包村联户"工作后,得出一个结论:"包村联户"是振兴基层社的有效途径。第一,为什么要开展"包村联户"工作承德县有19个基层社。近几年来,很多地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