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基础,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将从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概述入手,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二者经济融合发展策略展开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共同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应从强化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引擎、营造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价值新网络等方面去推进智慧产业的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且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有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传统产业集群向智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关于智慧产业集群实践中存在对智慧产业集群范畴理解不到位,实践多,理论研究少,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等问题。本研究在部分地区智慧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从理论角度对指挥产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进行界定,并提出了包括基础层、核心层和服务层三个层次的智慧产业集群构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充分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生成产业信息,并以信息流通为先导,黑龙江省可以极大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可以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延伸广度和深度,实现降本增效。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手段,构建现代供应链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融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发展:融入科技形成智慧(现代)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商业,进而实现智慧生产和智慧生活。实现一二三产业间横向融合发展:产业协同形成无界(跨界)产业,包括农村产业、城市产业、农城(城乡)产业,进而实现区域(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凡  孙思远 《致富时代》2016,(4):165-167,169
信息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促进智慧产业的发展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围绕促进智慧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本文将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统一起来,把智慧城市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并非单纯的政府投资,以政府力量为基础,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建立开放式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生态圈,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爆炸等诸多难题,而中国又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新城区的开发必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智慧城市必将在其中发挥作用。伴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应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创新应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网络、信息网络、智能网络,不断提高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爆炸等诸多难题,而中国又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新城区的开发必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智慧城市必将在其中发挥作用。伴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应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创新应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网络、信息网络、智能网络,不断提高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万强 《市场论坛》2020,(2):33-3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慧化的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逐渐突显,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融合也成为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部门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找出存在问题,加强工作实践,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等多方面挑战。在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应用也不断地运行,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不断与民生的各种需求相对应。本文从齐齐哈尔市信息服务实际出发,主要从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三方面展开应用研究,在分析与查找原因之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智慧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智慧产业PEST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智慧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及时性,并针对具体问题对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政府的战略性政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渐行渐近.现在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近两年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社区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大热点,它将极大的丰富便利人们的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楼耸立,城市社区规模逐渐庞大.建立O2O的线上、线下新型服务模式将成为智慧社区的着力点,为每家每户分配一个账号,以实名制用户的方式登录系统,完善个人及家庭资料后,建立以兴趣爱好、岗位特长、需求属性等双向沟通、信息互动为主要模式的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从纯上门单向走访到网络平台上双向互访的转变,使社区服务更加精细化,社区管理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经济社会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并形成了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即智慧经济。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在传统的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中脱颖而出,虽然正式起步不久,但已经表现出了诸多变革性的成就。因此,对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内涵、功能及其关系研究有利于更全面深入普及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逐步实现信息化。国家也在加大智慧园区的建设力度,并将其作为信息化与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构建智慧云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服务。面向产业园区的智慧云服务平台,能够优化产业园区的资源配置、改善园区的运营效果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严峻形势,“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目前我国对智慧养老产业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存在老年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养老产品和服务供需不匹配、养老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稀缺、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要全方位提升老年人数字信息素养、促进智慧产品和服务的精准匹配、着力培养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立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11月8日,首届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上海)论坛亮相工博会,该论坛被誉为目前中国最为专业、规格最高的关注“智慧城市”话题的产业盛会。来自产业园区、专业分析机构、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的多位资深专家从各自角度分享了来自全球和国内的最新案例经验,可谓一场实至名归的“智慧”大碰撞。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助推器。近年来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这为温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分析了移动商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及融合发展之路,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温州市移动商务发展的对策,即夯实基础、打造平台、扩展应用、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可以有效促进智慧交通、智慧政府、智慧环保、智慧学校、智慧港口、智慧能源、智慧社区、智慧医院、智慧物流、智慧生活、智慧企业、智慧银行等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城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城市生活带来便利,打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高科技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智能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 文章从利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来扩大绿色产业,协同各方面发展研究,提出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信息共享与管理策略和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建设终极目标是要解决城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里子"问题与城市精细治理、ICT技术应用等"面子"问题,指出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中应"表里兼顾""内外兼修",同时提出应特别关注智慧城市业务数据采集与应用分发,利用大数据支撑城市大脑建设,从而达成城市智慧愿景,文章可作为当下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