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地级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从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便控制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并且均存在显著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但不同区域的空间收敛速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空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维度,空间正义是社会正义和空间的一种联接。对空间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是分析社会不公正的关键之处。城市权利的寻找是对城市空间的再造。全面分析空间、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的概念和理论发展对认识和解决中国城市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新洛 《商》2014,(14):112-112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重构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过程存在明显的“机械——社会达尔文”式发展倾向,本文试图依据城市空间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对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以“功能分区,人居混合”为特征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以及“小聚居,大混居”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并提出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困境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蔓延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存在普遍的城市蔓延现象,这种蔓延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并未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同时分析了产生城市蔓延的原因,指出除了交通成本、收入等影响因素之外,中国的城市政府过于注重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土地使用政策促进了城市蔓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城市蔓延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存在普遍的城市蔓延现象,这种蔓延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并未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同时分析了产生城市蔓延的原因,指出除了交通成本、收入等影响因素之外,中国的城市政府过于注重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土地使用政策促进了城市蔓延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社会空间视角的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当代中西方城市发展中的空间剥夺和城市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即确保空间作为资源其分配机制的公正性、确保空间作为城市发展机制主体参与的公正性以及确保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空间福利.然后指明了本土城市发展空间正义的三条路径,包括建立城市发展规划决策的公共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的监督机制以及坚持城市发展规划的福利取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等,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供读者参考和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和曼彻斯特在海洋时代迅速从蕞尔小镇发展为大城市,上海是外部“人为地”强力推动的结果,曼彻斯特则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上海城区依黄浦江边的外滩为基地呈“摊饼式”向陆地推进,而曼彻斯特以放射状联结多中心的方式扩展;在经济功能上,它们分别以“多功能”与“单打一、专业化”出名。比较这两个城市的空间扩展和经济功能的变迁,探讨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规划要重视旅游文化空间的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分为整体旅游形象、旅游文化分区、旅游文化片区和旅游文化吸引物四个空间层次。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发展是上述四个层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6年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城市的创新指数,从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空间差距和空间极化四个维度出发,综合采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系统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创新力呈现点-面扩散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创新力空间分布上的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格局与创新力增速上的东快西慢、南快北慢格局并存;中国城市创新力出现了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高-高集聚范围由北向南逐渐延伸;城市创新力具有较高的空间集中度,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南方、北方两大地区的总体差距则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中国城市创新力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横向极化与纵向极化并存,并且纵向极化速度远快于横向极化.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聚概念出发,通过对集聚经济的分析,研究在集聚经济约束下,基于区域城市体系发展利益的最大化,产业在区域各城市的定位问题。以求实现区域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由东至西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圈层式空间结构。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为起点,定量考察其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要素禀赋、运输成本、区域开放度、政府作用力有显著影响外,集聚经济、空间依赖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从城市集群发展、创造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及完善区际交通网络等方面,重塑我国中小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对区域城市旅游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联合体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中,旅游交通网络、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是其重要的联合发展内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促进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城市旅游带、城市旅游圈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层次、72个指标的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最后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前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结合当前我国的城市空间景观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如何塑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结合当前我国的城市空闻景观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如何塑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董林青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86-287
20世纪末,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病"日益困扰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城市面临资源短缺,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步入人们的视野,标志着中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时期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8.
陕南山地城镇镇安县由于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镇。因此外来人口不断扩张,城镇总人口持续增加。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建筑密度、总建设量不断扩大,给原本用地十分局促的山地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以及种种交通、停车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因此本文通过讨论城市发展从摊大饼式到拉高城市高度,提升环境质量,以及通过空间管制、奖罚机制的建立、建筑底层架空等方式,来达到未来镇安县城未来的健康发展,成为适合人居的理想山水居住城市。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内发生和展开。一方面,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和聚集,形成了经济的具体空间结构;另一方面,既定的空间结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文章通过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梳理,比较分析了三个主要的空间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聚集、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空间经济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淮安的文化资源优势,指出了淮安城市文化消费发展的现实问题:城市文化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力有限;文化消费市场不够成熟,市民消费意愿偏低;媒体传播力不足,文化消费氛围薄弱;文化消费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有待加强。论文认为淮安发展城市文化消费应坚持项目带动和空间集聚策略、创意策略、品牌延伸策略、整合策略以及联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