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出缺口、潜在经济增长率等变量是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HP滤波法估算了中国、美国、日本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并由此算出了三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现中国的潜在产出低于美国和日本,但产出缺口波动幅度要小于两国,而且潜在增长率要高于美国和日本,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分析宏观经济态势以相机抉择的重要参考工具之一。对我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1978年至2009年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情况,对产出缺口划分为七个时段,并给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未来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确定性趋势,我们主要分析这部分确定性趋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判断提供依据。从增长核算角度看,对未来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确定性趋势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由政策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储蓄率变化和由劳动力再配置格局变化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非参数方法以其适用范围广等相对于参数方法的独有特征,在数理统计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效率评估领域应用的其中一种方法为DEA法,又称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方法,在近几年开始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DEA法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初步研究,在对此二者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以DEA法为基础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我国潜在增长率的测算方法,并以此计算了我国2010年的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波动起伏,随着2000年逐步上升至2007年的最高值14.2%,随后在2008年又出现了迅速的下降,而经济增长率下降至9.6%。从其增长趋势可见在随后的几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振荡波动徘徊的发展态势,而在2013年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迅速降至7.4%,也对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因素,对我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未来经济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认真而全面的探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增减情况、现状及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原因,努力从多角度对我国经济存在的潜在增长率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一、最优经济增长率的含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决定》告诉我们,所谓“最优经济增长率”就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增长率。这一意义的最优经济增长率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产率是影响一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全周期和子周期两种视角,利用C-D生产函数对我国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预测了未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呈现科技与资本双轮驱动特征;未来我国将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预测结果显示:2036-205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将更加接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阶段"战略目标,更加适应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6,(2):2-3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向"上中等收入"行列,但因此困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中国也日益凸显。从国际上看,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步入高等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难题,但也是一个国家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重大变革时期。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入手,深入分析中国为什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战略,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2.
30多年来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这三大红利的逐步衰减,中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的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大进大出"式的循环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宏观调控中始终面临某种两难选择:是为了保持较快的增速而牺牲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是为了未来增长的协调与可持续而容忍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这种选择的前提是政府有条件使经济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以此缓解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导致的种种风险。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已经不可避免,这也标志着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到了尽 相似文献
15.
16.
国外研究普遍认为,外部需求减弱、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以及人均资本下降等因素将导致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外部冲击和成本冲击作为影响潜在增长率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样值得关注。对于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的变化程度,不同机构、不同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大都介于5%-8%之间。许多观点认为,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有潜力可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不平等状况的改善,中国未来潜在产出增长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改革,特别是结构化改革,成为影响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2005~2015年浙江省市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依据劳动增强型的结构时变弹性模型,测算浙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发现,浙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三者变化的幅度不明显;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的资本存量产出弹性日渐高于东北部地区;浙江实际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增速变动不仅受潜在经济增速变动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需求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改革、需求管理优化和区域发展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15)
由于受到外部需求减弱、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以及人均资本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面临下降的趋势,所以,必须对中国潜在的GDP增长率进行更为准确和科学的测算。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制定十三五规划,科学设定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同时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快填跨越至中上等收入国家。在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与经济增速缓慢甚至停滞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充满活力。增速放缓的原因,一方面是周期性结构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改革和调整发展方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