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1)
土特产品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能够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宝贵财富。土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突出"土"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与地方特色。土特产包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在包装的形式上,应综合实用、艺术、民俗等特点。衡阳土特产包装设计应考虑土特产包装的社会效益,实施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品牌发展战略,在设计方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包装设计,仅仅从商品的造型、结构、功能以及色彩等专业设计角度出发已经不够,还要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需要为中心的包装。所以,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研究的结合显得越来越重要,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要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心理并融入设计,只有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才能使该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同类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越来越小,而产品的包装装潢在商品竞争中显得日趋重要。为了成功地塑造品牌形象,提供营销沟通的有效途径,企业应重视产品包装策划。企业品牌形象包装设计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重要的第一步。而人们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识刚开始基本着眼于影响其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上,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因此,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对于创造名牌产品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地方特产由于销售区域过于狭小固定、产品创新力弱、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于特产的消费大多是旅游、出差时的即兴消费,而非持续消费。结合可持续性消费与文化特产植根性背景,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特产为对象,考察这些具有地方文化植根性特产的消费行为和市场特征,旨在为我国地方特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消费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主导。糖果作为一种大众休闲食品,品牌影响力更是在销售中具有重要作用。包装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桥梁,因此,包装对品牌价值的提升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品牌糖果的包装特征,进而找到运用包装手段提高糖果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时尚的中国与走俏的土特产土特产,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无须解释,一般人都知道土产就是"土生土长"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特产乃土产中具有独特的品质、独特的风格风味或独特的加工技艺之产品。土特产虽"土",却因可供人们食用而使其市场面超越了产生它的一方水土;土特产因为"特",更被作为一种地域标志性产品而享有特别的市场声誉。当下在时尚的中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9,(12)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发展至今,已经在大中专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在企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教育教学研究体系中,标志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份额,然而,纵观现在的市场实际需求,在整个品牌视觉形象建立的过程中,标志似乎越来越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形态各异的品牌角色,日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营销推广的作用。面对这一市场现状,高校专业教学体系中如何正面商业角色的设计开发,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从本土化的文化发展状况出发,建立在本土化的市场需求角度进行商业角色的开发也是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最佳经济效益的载体,成为了一个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品牌延伸已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着重从消费者角度,运用认知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了影响品牌延伸决策的消费心理因素,为品牌延伸决策提供消费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念中,品牌似乎只与普通消费包装产品相关,很多高科技公司并不精于此道,但摩托罗拉是少数例外之一。曾担任摩托罗拉个人通讯事业部下属用户解决方案部的副总经理Rick Darnaby认为:企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立一个良好品牌会受益颇多。过去,我们常在消费包装商品对于品牌的价值上做大量的分析,也通过有品牌的产品与无品牌的产品和低档次品牌的产品进行边际比  相似文献   

10.
郑直 《品牌》2014,(12)
本文从探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所在。最后,针对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理念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消费者进行购买选择的重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品牌代表着质量、消费理念、象征性意义和个性化的价值观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消费来实现自身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分析消费者在品牌选购过程中的心理,开展全方位的品牌营销,可以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朋友跑来咨询土特产如何拓展电商市场的问题。笔者对农产品颇为熟悉(很多特产本身就是农产品或者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对特产电商也有过思考与实践。最近,笔者发现生鲜电商很火。其实,很多生鲜产品也属于土特产领域。在电子商务的实践运用中,生鲜电商与特产电商颇多共通之处。为了省却朋友们以后频繁的咨询,我把特产电商运营需要特别注意的五个问题敲成本文,权作交流。笔者认为,了解并探究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投资特产电商或者生鲜电商,还是从业人员而言,都有着正面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一:风味注定小众市场。所谓的特产,就必定带有很典型的当地性本土化味道,或辣或甜,或软或硬。生活中,每个消费者喜好的口味其实是从小习惯自然养成的,如闽南特产偏甜,四川特产偏辣等。也就是说,地方特产因为风味的问题,往  相似文献   

13.
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消费者进行购买选择的重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品牌代表着质量、消费理念、象征性意义和个性化的价值观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消费来实现自身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分析消费者在品牌选购过程中的心理,开展全方位的品牌营销,可以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商用车企业及品牌逐渐增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成熟的商用车品牌,对商用车生产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目前商用车品牌建设及发展实际,以及市场对自主商用车品牌的认知度,在商用车品牌建设中,我们不但要找准商用车产品定位,还要认真划分消费群体,做到根据消费群体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品牌建设策略,同时也提高品牌的差异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因此,商用车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环境的变迁正逐渐改变我国居民的消费心理与习惯,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从必需消费升级到商品消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本文基于消费升级从消费心理角度对农夫山泉17.5°橙品牌形象如何塑造进行研究,进而针对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塑造、品牌包装设计、品牌文化缔造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与讨论,最后为塑造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酒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产品,也是最具民族性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白酒产品和白酒业也不断“与时俱进”,他们不仅在产品口味、包装等产品核心的层面时尚化,更在品牌的传播与塑造方面时尚起来。以下我们特别从2006年纷繁复杂的白酒企业事件营销和传播运动中,选出如下几则皆具代表性的“时尚典范”,组成“时尚秀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吉林省食品行业的品牌为例,分析了吉林省食品市场消费集中的四大行业品牌竞争的基本态势与特征;概括得出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了吉林省食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地方产业集群与区位名牌簇群①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吉林省食品行业品牌培育的基本战略模式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包装色彩设计与产品视觉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品销售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包装色彩在产品视觉营销中的作用,并结合日常生活中各类产品包装的色彩设计特点,分析了产品包装色彩与产品特征、消费心理、形式美感、品牌及文化几个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将色彩生理、色彩心理以及色彩的形式美法则等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包装的色彩设计中,充分发挥包装色彩设计在产品视觉营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伍荣 《中国工商》2002,(8):154-155
传统观念中,品牌似乎只与普通消费包装产品相关,很多高科技公司不精于此道,但摩托罗拉是少数例外之。曾担任摩托罗拉个人通讯事业部下属用户解决方案部的副总经理Rick Darnaby认为:企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立一个良好品牌会受益颇多。过去,我们常在消费包装商品对于品牌的价值上做大量的分析,也通过有品牌的产品与无品牌的产晶和低档次品牌的产品进行边际比较,  相似文献   

20.
浅论奢侈品品牌形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 《市场论坛》2009,(7):81-82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具体到奢侈品品牌形象的研究,奢侈品的消费除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品牌文化所带给消费者的总体感觉和知觉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从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建立成功的奢侈品品牌,在总结国外成功奢侈品牌营销经验的同时,也从企业的角度,探讨并提供探索性的研究及营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