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就业受到户籍制度限制、行政权力干预以及立法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平等现象。要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应改革户籍制度,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违宪审查制度以及完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10):114-115
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日益普遍,性别歧视成为造成许多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以男生居多的工科院校内,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更为明显。本文针对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弱势,提出构建内涵自我、高校、政府与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式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平等就业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保护就业者能够在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和平等规则等基础上享有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同时,国家通过包括禁止就业歧视、特殊群体就业保护、就业培训和就业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就业者享有实质上的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是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和实质上的平等就业权的统一。依法保护就业者的平等就业权,有利于实现就业者的基本人权、进而实现其所必需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洪林 《商业科技》2010,(25):228-228
平等就业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保护就业者能够在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和平等规则等基础上享有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同时,国家通过包括禁止就业歧视、特殊群体就业保护、就业培训和就业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就业者享有实质上的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是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和实质上的平等就业权的统一。依法保护就业者的平等就业权,有利于实现就业者的基本人权、进而实现其所必需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问题普遍存在,我国现阶段就业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公平、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不平等以及不明朗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等方面。其原因是就业公平相关法律不健全、雇主歧视现象严重、传统观念影响。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我国应从立法和政策入手,通过法律手段消除就业歧视,提升女性的自身素质,政府和社会为女性就业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切实保护女性就业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邓崴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268-269
平等就业是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调查招聘广告中的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分析现行保护女性就业平等权法律规范的不足,提出完善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地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妇女平等就业权我国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在内的初步的保护妇女平等就业为主体的促进男女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仍普遍存在。通过分析当前有关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对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促进残疾人就业,对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有重大意义。为此,论述了庇护性就业服务基本特点,实证研究蓬江伍威权庇护工场,分析庇护工场在提供残疾人庇护性就业过程中的优势、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服务质量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女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性别歧视现状出发,分析了造成就业歧视的深层根源,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真正体现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城市融合相关理论,使用2016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城市融合调查问卷数据,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融入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就业质量对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组成就业质量的七个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自我发展和工作收入,说明外来人口融入城市首要的还是靠收入生存以及期望获得长远发展;工作环境及就业平等与城市融入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最终模型却未被列入,说明当前阶段外来人口所处就业状态依旧不佳,工作环境和平等理念尚未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纳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92-93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女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英 《商业时代》2007,(29):70-71
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与司法救济途径的缺失,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难以有效遏制,在女性的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修订和完善保护其平等就业权的法律规定,应按情况分别规定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增设相应的处罚形式;明确规定对用人单位性别歧视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救济途径,许可适用民事诉讼,并可运用公益诉讼形式。  相似文献   

13.
田露 《中国市场》2013,(28):53-54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就业者要突破固有思想观念的约束,实现双向选择。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由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就业职位与就业人员产生极大的不一致性,造成了就业者就业的被动,使得他们无法充分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利,去平等地与就业单位洽谈协商。就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所提出的苛刻条件,尤其是对就业人员资格的不必要和不合法的歧视,给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破坏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宗旨。本文主要从完善就业立法和司法,改善就业环境的方面,重点阐述对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按照城乡一体,逐步建立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转移,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体制和政策性分割,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周宇杰 《中国市场》2008,(31):33-34
平等就业权在整个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实施并不乐观,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实现公平就业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前言:本文以农民工在就业领域中的弱势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指出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币场下,企业雇主对农民工保障的不平等对待、政府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政策限制以及城镇居住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在就业竞争中和心理上对农民工的排斥或歧视等现象是造成农民工就业弱势的三个层面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的途径不应单纯的在短期内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而更应该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针对农民工群体内不同层次的分步骤、有重点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我国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内容具有多维性和系统性,其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从就业统计、就业准入、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归纳概括出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8.
禁止就业歧视的实质是对雇主经营自主权的限制,从而保障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平衡雇主用人自主权和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以确定就业歧视的判断规则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雇主的身份和性质;社会公共利益;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平等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如何切实保障各个群体的公平就业权引起了理论界的进一步思考.在就业领域,就业歧视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实行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是就业促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公平就业是实现人类基本价值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诉求;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途径.完善公平就业立法,应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明确特殊群体公平就业的具体规定,在明确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的同时,必须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以更好的保护公民平等就业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陈倩 《现代商业》2012,(11):286-28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规制就业性别歧视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本文拟从性别就业歧视的角度出发,分析《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影响,并且探讨法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未对就业歧视做出定义、未明确违反就业歧视规定的法律责任等。提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关键还是早日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等,以期推动促进就业法的完善,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