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个性、感性活动、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其实现路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重要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表现。为了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价值,我党应延续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价值理想并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万佳 《北方经贸》2011,(8):31-32
中华民族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人民军队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核心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观是民族、政党、军队的思想基础,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受市场经济、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时代的呼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莹 《消费导刊》2010,(5):140-140
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是对人所作的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的人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从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与当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学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证,和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基本内容的概述。进一步论述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因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之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社会活动,并以新的方法来观照,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解放应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其规定性应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在当前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领当代社会与当代人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切实地反映了新时代下全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根 《江苏商论》2010,(5):107-10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休闲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社会和谐的休闲价值观的特点是结合中西优秀休闲文化,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人民群众休闲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休闲中追求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获得休闲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群众的休闲价值观将有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执政理论、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立场和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等,继承和发展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结合中国实际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根本性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中华文化发展规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契机...  相似文献   

10.
杨平 《商》2014,(35):65-6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言近旨远,简洁凝炼、寓意精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谱写中国梦的筑梦、追梦、圆梦三部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论述为明晰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价值指向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人学思想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应以“育人”为目标,以“资助”为路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深化知行合一型资助育人,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型资助育人,构建受助学生与自我、社会的和谐关系;完善持续发展型资助育人,促进受助学生个性创新阻止代际贫困。  相似文献   

12.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曲靖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阐释解读、践行养成、结合融入,不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向纵深推进,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并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亟需面对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从而进行优化创新。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及实践意义出发,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探索创新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要刊要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是每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而不同价值土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个体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个人梦的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就社会层面而言就是要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的公正与法治建设需要律师发挥法律人的作用,彰显职业精神,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一些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造成价值取向混乱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高度关注。高校应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正确处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教育学生走"复合型"人才的成才路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培育大学生富有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直是人类思想中最重要,人们最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析人全面发展的根源。现实人对自由的追求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因;社会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外因。若将现实人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就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今天,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问题,主要是因为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论并以此为哲学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当代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期在"中国梦"视域下弘扬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基于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共同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压力是社会环境氛围或社会问题反映在人的思想层面,影响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取向的一种精神产物,对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和意志品质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对青少年来讲,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发育发展养成阶段,对社会认识、了解不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受社会现实和一些社会压力的负面影响,极易在人生正确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行为方面出现偏差。文章就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对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培育发展影响较大社会压力和其产生的表象原因及深层次根源等问题进行了探析,并从加快社会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减轻或消除社会压力及其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培育、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与自觉践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