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袁洁平 《中国广告》2014,(5):105-107
正"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是加多宝公司在2003年为其租赁的品牌"王老吉"生产的红罐凉茶宣传推广活动与广告公司合创的,但自2012年"王老吉"品牌被广药集团收回后,广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继续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作宣传,于是加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消费者发现加多宝的电视广告中不见了"王老吉"的字样,而部分户外广告也由原来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并在显著位置突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字样。随后,加多宝发布声明称,红罐王老吉凉茶产品启用新包装,是让消费者正确识别加多宝的正宗凉茶,保护正宗凉茶的单一性和纯正性。  相似文献   

3.
宋春宁 《光彩》2012,(6):41-41
加多宝云王老吉化一直都体现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内容上,忽略了事件营销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失去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也开始了艰难的去王老吉化征程。从3月份起,加多宝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不再提及王老吉,广告内容也由家喻户晓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正宗凉茶,  相似文献   

4.
一宗商业贿赂交易,让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名行贿受贿的直接当事人被判重刑,"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王国轰然坍塌,"广药王老吉"前路漫漫5月16日下午,中国香港加多宝集团宣布:因仲裁败诉,企业开始生产"加多宝正宗凉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归还广药集团,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从此消失。所有这一切,起因于早已尘封多年的一宗"损了国企、  相似文献   

5.
从打官司到"打架"、抢渠道,凭着"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红罐凉茶的争夺战不断"上火"被誉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纷争,并没有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决书而告终,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从打官司到"打架"、抢渠道,凭着"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红罐凉茶的争夺战不断"上火"。  相似文献   

6.
黄欣 《商》2013,(6):170-170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定,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之间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已经落下帷幕。然而,因为加多宝开创的红罐包装在凉茶领域的影响力,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与加多宝红罐相似的王老吉红罐凉茶。由此也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议。笔者结合对"红罐凉茶"争夺案的分析,论述包装装潢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已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充满变数,竞争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结起来,加多宝集团拥有多年的凉茶市场营销经验,而且近期的市场表现也体现出其市场运作的娴熟和干练;作为王老吉的东家广药集团则有强大的政府背景以及市场对王老吉品牌的现实认知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向君 《消费导刊》2013,(12):22-22
加多宝作为一个新兴凉茶饮料类品牌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在与“广药”的战役落下硬伤后,如何使“加多宝”这一品牌如“王老吉”般迅速的被消费者所接受是加多宝集团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1年鸿道集团已预料到自己无法获得"王老吉"的商标权,从2012年起,鸿道集团开始全力打造全新的"加多宝"凉茶品牌,从零开始创造品牌奇迹。2012年9月,《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委托北京零点调查结果显示,喝过凉茶的消费者中,70.4%的人已经知道了"原红罐王老吉凉茶已  相似文献   

10.
加多宝用"正名"、"造时"与"取道"这三个策略,取代王老吉成为了凉茶第一品牌。而在加多宝时代,王老吉应该"比附与建渠"、"取道"和"重新定位"的策略,争取与加多宝凉茶并立于凉茶市场。  相似文献   

11.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王友海 《商界》2009,(7):78-81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加多宝     
《中国品牌》2014,(1):91-91
【新闻回放】12月20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广州中院宣判,法院判加多宝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红罐王老吉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了”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并立即销毁使用了上述广告语的宣传物品。同时赔偿广药公司经济损失费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技术》2016,(21):127-128
正2016年11月1日,国内两家凉茶生产龙头企业——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厮杀",在鏖战数年之后突现出现转折:加多宝开始全线收缩。但对中药材行业来说,最为关注的则是,这一转变是否会对相关凉茶原料行情产生影响。中药材天地网调研显示,目前的"凉茶风波"尚未波及相关原料需求。  相似文献   

15.
言论     
《中国广告》2012,(6):162
"加多宝一定会团结好员工、经销商、供应商、农民等上下游产业链,继续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正宗凉茶产业。"——在加多宝集团失去对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后,在采访时,加多宝集团品管部总经理庞振国如此说。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市场上的凉茶战才刚刚打响。  相似文献   

16.
被市场热炒多时的凉茶之争似乎并没有因为“王老吉”商标仲裁的终结而终止。5月底,由北京亦庄加多宝集团凉茶生产基地生产的第一罐新装“加多宝”凉茶正式亮相,由此拉开凉茶市场新一轮角逐帷幕。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5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各月均超过2亿,其中4月、5月更是接近4亿,频频超过传统广告大户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7.
赵卓  王媛 《大经贸》2012,(8):82-86
随着"红绿之争"继续发酵,未来凉茶市场的格局将有望被打破。广药与加多宝"王老吉之争"的战火继续蔓延。8月28日,记者参加广药集团半年业绩会,王老吉新闻发言人倪依东向记者称,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民商法学会会长周林彬,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关永宏,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黄丽萍等多位专家律师联合发表意见并出具意见书,认定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的红罐和红瓶包装装潢权自始至终都属于广药集团,加多宝继续使用红罐包装侵犯了广药集团的权利,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目前处于上诉阶段。此前,面对广药"抢商标"、"抢广告  相似文献   

18.
李毅彩 《现代商业》2013,(17):66-67
中国凉茶行业的第一品牌东莞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罐装“王老吉”凉茶在2012年5月更名为“加多宝”凉茶品牌。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在短短的半年内不仅品牌认知度遥遥领先,且仍然是终端销售最好的凉茶品牌产品。本文在分析了加多宝在更名后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认为其在品牌宣传上采用了借助于消费者“怀旧情感”的营销策略,极力打追加多宝=王老吉的情感认知公式,继续维持原有的强大销售渠道覆盖,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王老吉”到“加多宝”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9.
王颖沛 《商场现代化》2012,(21):344-345
被称为"中国第一商标案"的‘红绿王老吉’之争,以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终告完结。加多宝的母公司鸿道集团,面临的是快速制定策略,顺应广药的策略进行全面接盘。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品牌忠诚度的维系的目的即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一信任需要消费者对这一产品深度的情感共鸣。本文将通过"红绿王老吉"之争探究情感因素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为加多宝维系品牌忠诚度寻找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代微 《现代商业》2012,(15):10-13
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5月11日晚,价值1080亿的中国第一商标案尘埃落定。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不管是红罐还是绿盒王老吉,以后只有"广药"一个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