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零售     
Levis新品牌Denizen计划9月中国开20店 牛仔巨头LeviStrauss&Co宣布,计划在9月底在中国开设20家Denizen的门店,其新推出的品牌Denizen主要针对年轻的亚洲消费者。计划到2015年开设超过1000家商店。Levis计划到今年年底在亚洲开设50家门店,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和新加坡。另有100家Denizen门店将在2011年推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大连以及内地南方各城市,计划到2015年在中国将有1000多家Denizen门店。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我们以家中拥有一台日本电器而骄傲。但现在,无论是在家电领域还是电子通讯领域,韩国产品的比重日益增加,其品牌知名度也在大幅上升。LG集团作为韩国3大集团之一,1995年才进入中国。在短短的7年内,LG在中国内销市场上取得了CD—ROM第一位,显示器第二位的佳绩,被公认为成功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典范。  相似文献   

3.
商标和品牌名称是企业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轻易转让,一个国家著名商标拥有数量也是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品牌实力的重要标准。“达娃之争”再次提醒中国企业,商标和品牌名称的转让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经济的未来面貌。当下中国与日韩两国的经济转型前期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处于同等水平。理论上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步入第四阶段:工业化成熟期,也即将面临着转型。日、韩两国转型动因各异,中国与韩国转型动因大致相似,日韩同属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相较而言,日本又比韩国更加成功,日韩经济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业界百态     
首次登陆日本、韩国的自主品牌海尔流媒体彩电成功跨越日韩技术“高门槛”进入日韩主流销售渠道,成为国内唯一同时进入日韩市场的自主品牌。海尔彩电为中国彩电业赢得了荣誉,也受到业界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6.
一个产品营销的成功不仅要品质优良而且要有一个好名称。品牌营销是从命名开始的。但据我们所知.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命名,长城、熊猫、菊花……一大堆,缺乏个性.不易传播,没有人性.缺少形象.缺乏沟通。  相似文献   

7.
巴比博士     
《连锁与特许》2006,(6):2-2
韩国餐饮连锁项目中最成功的就是炸鸡.韩国现有300多个品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炸鸡加盟连锁品牌就是巴比博士。  相似文献   

8.
2005年,在成功进军美国、韩国及中国港台地区后,日本通信销售化妆品No.1品牌——DHC来到中国内地。由于在华遭遇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为破解通信销售化妆品难以进行有效体验的发展瓶颈,DHC在变革中超越,在华开展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多渠道体验营销”,从而在复杂的中国市场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相似文献   

9.
陈卿 《中国广告》2006,(9):62-64
如何看待广告代理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卜军:就我们的工作而言,广告代理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把代理看成自己业务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代理商能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并且对中国的消费者和品牌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品牌成功与否可能与广告代理的合作息息相关。目前.我们在与广告代理的合作中也面临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这家被磨损的法国公司,正试图改造自己,让品牌变得锃亮起来。理想很乍满——3年在中国开200家门店,而现实很骨感——开丁不到40家钱就亏光了.,这就是台湾人张麒镕2007年上任法同时尚户外品牌艾高(AIGLE)中国区CEO时面对的尴尬局面。此时,  相似文献   

11.
施华洛世奇是奥地利最早进驻中国的奢侈品品牌之一.也是国外奢侈品品牌开拓中国市场最成功的范例之一。近日.施华洛世奇旗下的全新品牌施华洛世奇元素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大型展览.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璀璨、更加无所不包的水晶世界。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一村一品”,也就是一个村子创一种品牌.是国际交流推进协会理事长、日本的平松守彦1979年提出并倡导的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该活动秉承“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的原则.旨在扶持欠发达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地区经济.加快脱贫致富。“一村一品”模式目前已推广到中国、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朱丽叶 《大经贸》2007,(4):20-22
半个世纪前的日本及20年前的韩国,其产品在国际上都曾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日韩不仅洗刷了这一耻辱,而且创建了一批顶级国际品牌,如日本的索尼、丰田、本田、三菱、日产,韩国的三星、现代、LG等。通过致力于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品牌形象的打造,日本品牌成为性能优异、高品质的代表,而韩国品牌也一扫人们心目中低档、跟随的印象,成为科技和创新的品牌先锋。  相似文献   

14.
冯继东 《创业家》2014,(8):33-34
正去年,千千氏推出"小区域高占有"招商模式,这在连锁加盟行业是很罕见的,这也响应了千千氏奉行的渠道下沉、团队下沉的战略选择。按照过去连锁加盟行业的思路,门店之间必须有足够的距离间隔,一个县城最多开两家店。而我们认为,一个县城可以开20到30家门店。在湖南怀化市区,一共开了36家千千氏门店——我去怀化时,市区只有5家加盟店,我跟他们不停地宣导:可以近距离开。  相似文献   

15.
《商业科技》2013,(29):18-19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服装市场。日本企业正相继在中国发起攻势,例如优衣库在上海市内日前开张了世界最大门店。除了欧美和韩国企业之外,中国当地资本也在崛起,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市场,该如何生存?优衣库的销售现场以及当地市民的真实声音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美国52席,欧洲41席,日本和韩国7席,中国零席——这是《商业周刊》最新出炉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榜"席次统计。美国360美元,德国、韩国和日本46.46美元,中国6.54美元——这是研究人员对一部iPhone4手机实施的利润拆解。酸楚的数字发出警示:在围绕品牌展开的竟逐中,中国历史性地落后于美欧老牌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一些亚洲  相似文献   

17.
<正>青岛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有媒体这样评价:这是一个随时能感受到品牌力量的城市,这里诞生的品牌已影响了中国,正影响世界……有一组数字尽管枯燥,但她让青岛、让山东、让中国倍感荣耀:目前青岛拥有中国“世界名牌”2个(2 005年国家只认定了3个,青岛占了2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名牌44个,国家质量管理奖5个,中国出口名牌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22个,山东名牌109个。据有关信息,到2005年末,青岛市著名商标和青岛名牌将分别突破200个。在产品品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青岛的品牌现象进一步向社会各个领域辐射,服务类和政务类品牌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该市获得2004CCTV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称号和企业家满意奖,2005年获得“品牌之都”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周蕾 《中国市场》2008,(51):68-69
<正>港士隆、圣保罗等一个个响当当的服装品牌纷至沓来,德国客商、韩国客商等国际商人慕名而来……即墨服装市场用什么方法一改过去"大路货"的批发市场形象,成功"变身"为国内外名牌服装的聚集区?山东青岛的即墨服装市场原建于1994年,市场定位曾以经营中低档商品为主。而近期,即墨市场的名牌榜上又多了一名新成员,"即发"牌T恤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从开始升级改造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内,即墨服装市场已拥有中国名牌6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76件。即墨服装市场,这个昔日的"大卖场"如今已成功转型为响当当的"品牌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4月28日,优衣库将在中国有11家门店同时开业。其母公司FastRetailing的网站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开第一家店是2002年。截止至今年4月30日,国内有127家店面。金融风暴中逆势崛起的优衣库一度被认为是日本最具活力的公司,创始人柳井正也曾问鼎日本首富的位置。这家日本公司身上有很多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开开”品牌的成功,开开集团发展史实际就是“开开”品牌的发展史。开开集团原先是前店后场作坊式的小商店,后来发展成为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开开”品牌同样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作坊品牌,一跃成为中国的著名品牌,“开开”商标荣膺上海市首批“上海著名商标”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