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桂林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问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桂林会仙湿地在受不同强度人为活动干扰情况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水平空间分异为原生湿地>垦后湿地>退化湿地>非湿地;垂直空间分异差异显著,表现出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均比下层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退化指数定量反映了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情况下湿地土壤有机质的退化程度,即原生沼泽退化程度随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加剧而加深.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湿地是存在于城市区域之内的湿地,其生态服务功能与乡野湿地有着明显不同.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中国城市湿地存在面积缩小、功能退化、污染严重,特别是富营养化现象突出.而由于长期对城市湿地研究薄弱,对湿地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城市湿地保护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中国城市湿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城市中的湿地保护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化对湿地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方文君 《价值工程》2012,31(13):44-45
以上海市临港新城土壤(20cm~50cm)中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采取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呈现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加,沿海周边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5,(27):186-188
说明移土培肥工程对土壤颗粒变化的积极影响,为今后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提供理论支持。采取土样进行化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移土培肥措施土壤比未采用移土培肥措施土壤粘粒和砂粒含量均有所增加,粉粒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在采取移土培肥工程措施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特征无论粘粒、砂粒还是粉粒均会发生分化。移土培肥对工程区域土壤颗粒特征分异有积极影响,说明以移土培肥为代表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对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树立科学旅游观,构建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此深入推动生态旅游产品、旅游管理及旅游业态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魏霄  邹玉君  孟科学 《财会月刊》2020,(10):151-160
根据2007~2017年我国各省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的空间短面板数据,分析区域发展背景下各省域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的变化,检验环境投资推动能源强度降低过程中是否存在门槛.研究发现:其一,沿着黑河—腾冲一线,全国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分布存在空间分异特征;该线东侧省域环境投资规模较大、能源强度较低,西侧省域能源强度较高、环境投资规模较小.其二,各省域环境投资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规模的决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相邻省域的影响.其三,总体上,环境投资与能源强度具有负向关系且具有门限,并呈现空间分异特征.这意味着,单纯依靠环境投资规模扩大无法自动实现产出降耗,各省域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伟 《民营科技》2010,(6):258-258
世上所有湿地并非都具有同等的生态功能,不良湿地(通气不良的湿地,包括人工湿地——潜育冷浸水田)还会排放地球温室气体,所以应该在保护利用湿地同时,更应重视改造和优化重建,尤其三江平原的原生沼泽湿地中潜育化湿地。可喜的是三江平原除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而且进行湿地改造和优化重建的许多实践(尤其湿地灌溉排水、打井种稻和水稻半干旱栽培),且取得可喜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评价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从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特征及累积趋势的研究来看,总体上还较为薄弱.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长期逐步积累的动态过程,重金属污染受土壤母质和人为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能够较准确地探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状况、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预测其富集趋势,成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对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武夷山的概况及成土条件;对武夷山土壤进行分带,研究了不同海拔处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分析了土壤基本性状的垂直变化规律: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土体厚度随海拔的降低,分别呈现下降、增加、增厚的趋势;土壤颜色随海拔降低逐渐转红,表土层亮度和彩度增大;土壤pH不遵循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郭璞  杨久俊 《价值工程》2011,30(20):1-3
研究了氢氧化钠、水玻璃、氢氟酸和磷酸对黄河中游不同地区土壤的侵蚀激活效果,结果表明,磷酸对土有很好的激活作用,掺入磷酸的土做成试件抗压强度较不掺加磷酸的土有很大提高,并且随着磷酸掺量的增多,强度继续增长,耐水性也有很大改善。红外及微观分析表明,磷酸能够改变土粒表面的羟基团,并且磷酸与土中的碳酸盐等生成肉丝状的磷酸钙晶体,分布在土粒的周围,胶结土壤。  相似文献   

12.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土石方,对环境危害严重。同时,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炸石采砂,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路液以各类建筑土方、矿渣、工业废弃物、废弃海涂淤泥、河道疏浚淤泥为原材料,将其转化为基础材料,使用这些基础材料替代碎石、沙子等,并减少水泥用量。论文通过实地试验,采用路液与砂砾石进行对比,从经济、环保、稳定性及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路液具有造价低、稳定性和强度高、施工速度快、交通零影响及生态环保的优点,拥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分析了高速公路石灰土处理路基技术,其中介绍了石灰、石灰土中活性氧化物的降解实验,分析了击实试验对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姜淑波 《价值工程》2010,29(32):130-131
本文系统试验研究了Base Seal加固剂加固土在最佳配合比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指标,分析了土壤加固剂加固土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Base Seal土壤加固剂加固土是一种适合东北寒冷地区的优良的公路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三个天然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采用C同位素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为371.9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Mg/ha。有机质分解过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的差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都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程军 《价值工程》2012,31(30):88-89
洽川湿地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退化明显。为了保护湿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对陕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贾晓非  杨英华  王磊 《价值工程》2010,29(32):93-94
为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时路基强度、变形以及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在缺乏优质填料的情况下,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路基回填采用石灰改良土来改善土的结构,提高承载力,以满足工程需要,并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土料料源、石灰质量、灰剂量、含水量四方面以及现场施工工艺来分析石灰改良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在尊重自然进程、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游憩活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兴义 《价值工程》2011,30(34):288-288
人为因素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形势比较严峻。新形势迫切要求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