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结合辽宁实际,研究提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有机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都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有机衔接的。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有机衔接的关键是:积极实施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积极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苇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2):76-81
依据各市县的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基础,对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已涌现出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可归纳为八种建设模式;总结这些先进典型带有共性的、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经验,并予以理论概括,并探索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尚待处理好的一些关系和问题,有助于陕西乃至西部条件相似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与推广;加强理论创新,完善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政策宣传、文化传播等功能,是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与推广;加强理论创新,完善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政策宣传、文化传播等功能,是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等特点.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确保这一体制的运转,在城乡制度的设计上,城乡执行两套不同的制度。改革开放后,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城乡分治、城乡隔离局面还未彻底打破,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以及“三农”问题的显现是长期执行“重工轻农”政策的结果,而收入分配制度失衡是重要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新农村建设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平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生产现状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的单位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不高,难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以邵阳为例,邵阳是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740万人口中有600万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不足0.6亩,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发展不快,人均收入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甘肃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进行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农村绝对贫困面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薄弱,以及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育迟缓等四个问题.因而,甘肃进行新农村建设主要应采取:进行生态环境的重建,有计划分步骤的建立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等政策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原材料来源或历史的角度讲,工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地表资源进行深加工而形成的工业企业,另一个则是对于地下资源进行开采或深加工而形成的工业企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从路径上讲,主要有:"反剪刀差",废止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产品支农,工业化理念和制度的支持,捐赠和税收的支持,等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有着本质的差异。它具有科学发展的新内容,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实现了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公共财政还存在许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政府与市场职能的界定不清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界定不明确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和税制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建立完整的分税制体制和地方税收体系是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方面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外众多的学者都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然而,我国农村文化供给状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农村文化供求中的错位需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而财政资金的注入有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财政投入合理将助推优秀文化创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农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庆阳市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扎实推进庆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积极运用价格杠杆,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价格矛盾和问题,要求运用价格杠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惠农价、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价格服务工作,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要切实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使各种惠农的价格政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从而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冬生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6):13-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事关国家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工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存在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生产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完善村民自治实现管理民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道德化的农村,是物质生产、民主法制、利益分配机制、人际交往方式、精神文化生活等与不断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的理性农村。构筑时代道德、创建道德环境、完善道德化制度、注重道德教育、重视官德建设是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法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田惠琴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1):79-82
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机制总体上来说就是工农互动机制。表现为人力、技术、自然资源、环境、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两大产业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促进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机能,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政策是工农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保证,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鼓励农村走内含式城市化道路和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等。通过推动二者相互促进机制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实现陕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惠琴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8,(1):79-82
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机制总体上来说就是工农互动机制。表现为人力、技术、自然资源、环境、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两大产业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促进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机能,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政策是工农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保证,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鼓励农村走内含式城市化道路和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等。通过推动二者相互促进机制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实现陕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