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催生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出发,阐述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将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部门应如何顺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实际,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加快老年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产生有其多种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老年人口需求大、而满足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的产品少的矛盾,本文提出了符合区域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政府的挟持政策、政府的助资补贴对吸引民间投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将会吸引大批致力于老龄产业的企业投资这一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
老龄住宅需求初显端倪 我们认为,老龄住宅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将会是我国房地产支柱性产业之一,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该文把老龄产业按老人需求划分为3个层次6个类型。2009年对江苏4个城市909个老年家庭调查发现,老人月人均收入为1430元,男性、高学历者收入偏高。分析发现,老龄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传统消费习惯、老龄服务和产品缺乏标准、企业对政府依赖过大、老龄产业投资效益低。最后,作者提出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6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析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快速扩大的老年人口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梅 《特区经济》2010,(6):265-267
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老龄产业,并推动老龄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存在发展不平衡、投资不足、发展低水平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迟缓,陷入困境。具体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老龄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有限;二是老龄产业的投资主体缺乏投资积极性;三是老龄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滞后。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中发展的中国老龄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梅 《特区经济》2009,(5):123-124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规律。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发展老龄产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老龄产业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老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在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助于我国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9.
王曼 《特区经济》2012,(7):131-133
日本在发挥政策主导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让各方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其中来,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且老龄产业和其带动的产业链形成了良性循环。"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特征,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却面临产品结构单一、总量偏小、功能泛化、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我国应借鉴老龄产业已实现良性发展的日本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老龄产业亟待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预测,2022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前后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不断上升,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及其比例将由2020年的4564万人和17.11%上升到2030年的6953万人和17.44%,至2050年进一步上升到12606万人和22%。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引发老年照护服务需求激增,按照90%失能半失能老人由家庭照护、10%由机构照护估算,照护机构护工需求将由202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52.2万人和2050年的101万人。考虑到家庭小型化趋势和“421”家庭普遍化趋势,未来由社区、家政、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提供照护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所需护工的规模还会成倍增加,当前的护理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远不能满足未来老年照护服务的需求。满足未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多层次照护服务需求,亟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护理人才中长期培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丁蔚 《科技和产业》2009,9(3):65-67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培育城乡新的消费热点、整顿城乡商品市场经济秩序等扩大内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邵长安  关欣  初玉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31-13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进步,推进了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关键性要素。对于北京而言,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针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对策,研究提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及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制度相统一协调;构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竞争能力;与服务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合理规划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升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北京市高技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春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8):125-128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老龄化、妇女化的严峻挑战,农业副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正在加剧,农村经济面临着发展活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融合的第六产业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从国外与国内实践来看,第六产业是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在政策取向上应积极推动多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李静 《特区经济》2011,(1):138-139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正进行重大调整。本文本着科学的发展观思想,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前提下,通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针对中国的现状,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在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措施中寻求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孙兵  余艳 《改革与战略》2012,28(5):87-88
我国金融业现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够强,尤其是金融结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薄弱,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多层次经济主体的创业与投资需求。因此,应通过切实有效地应对措施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业走出去的竞争力;完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培育金融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李靖 《改革与战略》2011,27(1):127-129,167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在满足国内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但给我国纺织产业增加了压力,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与拓展发展空间的契机。因此,文章提出在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导向下,我国纺织产业应通过产业转移,调整区域布局,推动跨区域纺织产业链的形成与产业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随着农业“双减”政策的提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从有机肥料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3个方面探寻有机肥料在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如何有效促进有机肥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价值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阁  郑蕾芸 《理论观察》2005,(6):116-117
价值投资理念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投资理念,中国的价值投资理念处于起步阶段,QFII与中国基金引导价值投资理念成为主流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理念在降低中国金融风险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